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折腾吧小青年


作者:李峙,小马  日期:2021-12-27 05:13:49




  写熟悉的人容易脸谱化。就像小学的时候,所有妈妈都是善良勤劳勇敢持家,每位老师都曾雨夜送伞带病上课。
  这次要写钟立风,既熟悉又陌生的小钟同学。
  熟悉是因为好像几百年前就知道钟立风这个名字,而且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陌生是因为对他的音乐本身,我了解得还真不够。
  还在做民谣节目的时候,一位同事告诉我钟立风耍来上她节目,问我认不认识。我当即说认识,很棒的一位歌手啊!这感觉就像,大家都说小野洋子很牛,但除了她是列侬的第二位妻子以外,她具体怎么个牛法却说不上了。
  忘了又过了多久,小钟再次做客电台,不过这次以嘉宾主持的身份。直播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吃饭,就在台里的咖啡厅。那时的咖啡厅还主营盖饭,其实我们对这寒碜的招待规格感到非常抱歉,但小钟却丝毫没有嫌弃的意思。
  吃完饭坐着聊天,提到陈升。小钟稍稍清了两下嗓子,竟直接清唱起了《风筝》。那声音和完美天籁什么的扯不上关系,可不知为什么,我当时就是一阵不分青红皂白的感动。
  再下一次像样的见面就是在野草莓了。野草莓是那时小钟参与经营的一个咖啡店,在后海旁边。周末有演出,于是拉上一朋友去听民谣。去之前朋友以为民谣就是晚会舞台上孔雀服大妈们尖利的歌颂,或者“太阳出来我爬山坡”那种粗放的山村流行乐。
  那天小钟一口气从7点多唱到10点多。演出结束以后,这家伙也不闲着,对观众说大家可以上台唱歌,他负责弹吉他。那天听小钟的女士大多是豪放派,哗的一声就冲上去四位。这阴阳严重失调的局面怎能无视?小钟竟然来了个突然袭击,点名邀请同属婉约派的我上台合唱。
  我唱了什么记不得了,就记得快12点的时候,小钟建议散场前大家合唱《张三的歌》。副歌部分被反复唱了至少+遍,在场的每个人都唱得或听得面色潮红热血沸腾。
  和小钟道别,和朋友走在午夜的后海。她说,民谣是个好东西。
  嗯,民谣的确是个好东西。
  和小钟聊究竟什么是民谣。他说,不是抱着吉他随便弹几个和弦就是民谣,也不是编曲复杂了点就不再是民谣。民谣,重要的是“根”和“魂”.那是一种返璞归真,一段生活的体验和情感的旅程。
  如今的民谣越来越极端:要么是不问世事的小清新,要么是不共戴天的大愤怒。有的音乐里全是公寓、咖啡、看海云云,似乎普天之下皆已歌舞升平;而有的人则像是每天都在蹲点等待不公正的发生,以期音乐里多一些“观点”。
  我喜欢小钟对待生活、对待民谣的姿态:它有阴暗的一面,但也有春暖花开的时候。
  有一位潦倒的老画家,每晚都去听钟立风唱歌。有一次他进门的时候小钟正在唱《亲爱的小孩》。看着眼前那个依旧对生活固执的老小孩,台上的歌者几乎哭了出来。
  刚到北京,敲了N家唱片公司的门都没人理睬。后来终于有了机会,给歌手写歌,却不署自己的名字,因为这样可以多卖些钱。这就像是在出卖自己的亲生孩子。音乐是他的生活,但他首先得生存。
  去上海演出。只见过一次面的朋友放心地把钥匙交给小钟,自己却出差去了。临别时,一个大男人,眼里有泪水。他信任和不舍的,不单单是钟立风,还有民谣这东西所搭建起来的阶级感情。
  广州。朋友说别指望有太多人听民谣,但没想到演出现场人满为患。有人说,小钟,我大学时就听你的《在路旁》。现在工作都几年了,终于有机会现场听你唱歌了,我想拥抱你一下。
  P38-41
  哪部电影票房又破十亿,哪首神曲一夜之间突然爆红,谁跟谁又怎样了……每天的耳边眼前都被这些充斥着,一边抱怨着这个世界太闹腾太堕落,一边又得在第一时间追赶着它,生怕落在了后面。
  文艺之声的小青年们也一样,他们耍娱乐、要逗比、要八卦,耍用年轻人敏锐的触角曰复一日的紧跟着时代的陀螺旋转!
  谁又在乎谁心里在想着什么呢……
  《文艺日记本》的产生来自几句闲聊,有人说:“我们用最新的形式来做做那些经典文艺作品的推荐吧!”“有人会喜欢听吗?”管它呢,先折腾一把再说……
  于是,这形色各异的一帮人,聚在了一起。
  小莫眼中的小青年:李峙 听友们口中的“李师傅”。
  大学学英语,高分拿下专八。却硬是折腾了一路,最终做了电台DJ。
  年纪轻轻,却有着一颗“老广播”的心。生活中温和没“气场”,一
  面对广播就来劲。
  错过传统广播的黄金时期,却赶上互联网音频爆发的年代。网上只要
  能听广播的地方,就一定有《李峙的不老歌》,而且收听排名都是全
  国第一。有人说,怎么走哪儿都能听到他?
  就是这个人,两年前却巴巴地来找我,说: “我能不能来文艺之声?
  我就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广播电台音乐DJ。”
  在许多传统媒体人都纷纷全力奔向互联网的时候,这个本就在互联网
  上风生水起的人却想“拥抱传统”。他说,他心里有——个“央广情结。曹然 每天早晨6点前,她都必须赶到台里当早班编辑和导播。心里却装着
  勃拉姆斯、帕格尼尼、王小波和莱昂纳德.科恩。她给老科恩写的那封
  情书,真的让人看着汩奔。
  来台三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寡言少语的早班小妹早就过了小提琴10
  级和英语专业
  8级……宫伟 文艺之声外表与内心最相符的童鞋:光头,还留着胡子。最习惯与人
  沟通的方式是写信。他什么都能写:资讯、新闻评论、专题、电影、
  音乐……而且都写的还不锚。
  不过他的梦想是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像昆汀一样牛逼的导演(我觉
  得有这个可能)小马 年纪和我一般大,还在执着的坚持做一名单纯的主持人。
  年轻时是修车工的段子已经被他讲烂了,现在再说,俨然成为励志的
  素材。
  因为工作之便,他免费读了很多书,出版社、作家们都争相想上他的
  读书节目。因为别人家的读书节目都做死了,只有他的《品味书香》,
  活了十年,而且,跟他的人一样,越老越吃香!黄欢 是我见过的最无心机的“天蝎座”美女。被她那著名的搭档大铭常在
  节目里调侃为73岁,身高1米2,却也总是呵呵一笑,淡然了之。看她
  写李宗盛,写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爱在三部曲”,才明了,还是大
  铭最了解她,干帆过尽的女子,拥有的是73岁老人的智慧与豁达,还
  有,1米2少女的纯情与浪漫。小钊 办公室里最犀利的评论常常来自于她。上学时的辩论高材生,在广播
  里总是用性感的声音说着理性深刻的话语,可是在她整齐洁净的工装
  制服后却隐藏着~颗风情万种的心。熟悉N种鸡尾酒的调制方式,也
  熟悉家常菜的各种做法,对于真实的生活和热烈的爱,始终抱有不灭
  的好奇和奋不顾身的热情。王雪 她是枚记者,每天为文艺圈儿和娱乐圈儿操碎了心的那种。
  不过,按她自己的说法,她更喜欢那些古老的,有情怀的东西。这大
  概和她的经历有关。在20啷当岁的时候,她飞去了英国小住5年。后
  来,自己又跑遍了世界上五个大洲的40多个国家。曾经还在杂志上写
  着浮躁的旅行专卡兰.
  她的报道里最长有的是那些散发着人文气息,和历史味道的东西。比
  如戏曲国乐,比如舞台艺术。
  当然,爱旅行的姑娘性格不会太内向,有她在的地方就会很热闹。大
  概,她把所有的安静,都放在了文字里面吧?刘宇迪北京大男孩,拥有北京孩子的特性“贫”,看起来有点玩世不恭,跟
  谁都逗贫几句,跟谁都没太多正经,可是i你懂的,这样的男孩,看
  他写的字,你就会了解他有多内向多感性,有多招女孩喜欢……乔乔 一个让我目噔口呆的东北大妞,满身的名牌硬是能穿出女汉子的味道,
  看韩剧能看的又哭又笑,节目里也是笑声多于话语量的“二”妞……
  在日记本分工时,她却执着的要写“十七岁的单车”和“莉莉周”,
  而且写得如此内敛和神经质……不知为何,她的字和人,让我想起
  《梦旅人》里带着黑色天使翅膀的可可。霍树正北京大院里土生土长的90后,开过饭馆,说过相声,做过生意,干过
  主持。
  常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拿起笔来,却大巧无工,斐然成章。
  用他的话说,这是他的“范儿”。李雅男日记本里唯一一个隔壁班的女同学,没事就来文艺办公室,给绿植浇
  浇水,喜欢粉色和Blingbling的东西,有些癖好还实在让人费解……
  其宴并没有什么人真正了解她,但这并不影响她带给我们快乐。
  他们究竟是怎样一群人,日记本,也许可以给你答案……
  文艺之声还有许许多多这些“表里不一或表里如一”的人,有了他们.也就有了我们这20O多篇的“文艺日记本”,也就有了你现在从广播里听到的FMl06.6文艺之声。
  曾经怀疑,那些沉淀了几个世纪的大师们的经典,是不是在中国的当下,会被嘈杂与浮夸陨没掉?可总有人还迷恋他们吧,总有人还会崇尚高贵的灵魂吧!我相信,总有那些爱折腾的小青年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文艺永远传承……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不会孤独!
  特别感谢:“文艺日记本”有声版的播音:宝木中阳;
  后期制作:张吴;
  策 划:周彬 
  还有一直纵容着我们折腾的李涛先生、魏胜利先生!
  谨以此书献给文艺之声所有的小伙伴们!
  大龄文艺女青年小莫
  (文艺之声执行总监)
  2015年7周29日







阅读提示:折腾吧小青年的作者是李峙,小马,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折腾吧小青年下载地址

上一本:中国精神--民间图像中的信仰幻影
下一本:造化钟神秀--景观美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