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2-09-28 02:22:34
强烈推荐给你们6本好书,虽然种类有点多,但我相信总有一本适合你目前的状态,给自己充充电吧。
1、《也许你该找个人聊一聊》
这段时间女朋友在追《女心理师》,看了几集之后,小编也打算找本心理学的书研究研究。
筛选了很多本之后,一段简介吸引住了我。
不论我们的身份如何,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
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
于是,我忍不住打开了它。
时隔多天,我看完之后,脑海里只有一句话:「抑郁症」是我们所有一切的杀手。
想起前段时间轰动全网的「鹿道森事件」中,他也是因为校园暴力和原生家庭备受折磨,最终以结束自己的生命作为解脱。
但是我们不要美化自杀,可能会有人模仿,用最后一跳博得世界最后的善意跟关注。
而这本书披着「治愈」的外衣,却一针见血指出问题:
面对生活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痛苦,我们无法去指责它,更不能用逃避来解决问题,而是要直面它。
最喜欢书里说的观点是:
「虽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
但,我们常常不能意识到:有时真正难相处的,是我们自己。
没错,有时候“自身即地狱”。」
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你们带来力量,平心静气地去剖析自己的痛苦、去接纳不太完美的自己。
2、《绝叫》
这是小编读过的书中,人生遭遇最悲惨的一位女性人物。
主人公阳子小时候就不受父母喜爱,内心极度缺乏爱;
依赖丈夫,结婚后却遭遇婚内出轨,被家暴;
信任上司,工作时却被上司pua,最终丧失自己的底线,用出卖肉体走捷径获取更多的业绩。
用阳子的一生,诠释了“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只有自己才是最靠谱的”。
在现实中,大部分女孩子被世俗定义成好的宿命就是——「找个好人家嫁了」。
特别是毕业之后,过年总会被父母苦口婆心说:
回来找个收入不高但稳定的工作,再物色个门当户对的男生,嫁了这辈子就不用愁了。
一直在强调女性要当一个好妻子,找到一张靠谱的饭票,人生才是完美的。
很多事业成功并且单身的女性,反而被贴上“大龄剩女”“不结婚就是不成功”的标签。
这是在扼杀女性独立的机会。
之前看过一句话:
“其实你不是废物,只是他们给你贴上「废物」的标签,再把它撕下来,你便觉得自己得到了救赎。”
pua的本质,也是如此。
所以,不如先抛开自己的性别,忘记自己可以依靠别人,让自己耐造点。
至少在濒临崩溃的时候,靠自己,还能坚持下去。
3、《一生的旅途》
你知道怎么判断自己的格局大不大吗?
一个人如果一直在执行层面上,他的视野会越来越窄。
每天盯着芝麻大小的事情,自我价值的发挥自然也会受到限制。
如果你也是这样,这本书刚好可以扭转你的思维。
当你不断能从不同纬度,看待事情发展时,你就已经在成长了。
主人公艾克在面临换届任选的时候,为了避免不把前任ceo拉下水,把目光放在了未来发展上。
将绝大多数的时间和资本,投入在打造高质量品牌内容上。
最大限度地拥抱科技,利用科技为打造更高质量的产品创造条件。
必须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企业。
采用了清零模式,而不是纠缠于过去的一些鸡毛蒜皮。
之前跟一个从事几年编辑的朋友聊天,得知他到现在还是在做文案的工作。
我还是有点吃惊的,并不是看不起写文案,只是他还一直停留在成长初期的阶段。
在聊天过程中,他跟我抱怨的基本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领导修改他提供的标题,自己又不屑市场上的谐音梗,觉得很low。
但他把自己写的东西给我看,我也没觉得高级到哪里去。
几年前助理做的事情,他现在身为副主编,还在重复着做。
在他身上,我没有看到一点管理者的思维,反而像一个工具人一样,没有多余的开发价值。
相反的,有个大学同学从运营,做到了管理者的职位,之后攒足了经验跟金钱,再选择了自己创业。
将自己学到运营技巧,营销方法,运用到了自己创建的电商上。
对此,罗伯特·艾格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表述:
“人们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以此来掩盖他们对清晰连贯的大格局缺乏把握。”
把格局打开,不要被暂时眼前的利益牵绊住,长期的发展才是值得花精力跟时间去投资的。
希望我们都能够不断审视自己,在职场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4、《贪婪的多巴胺》
为什么浪漫的爱情会变淡?
为什么成功的人一般都不觉得自己很成功?
为什么心心念念买回来的东西就后悔了?
这是因为多巴胺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最大化利用未来的资源,追求更好的事物。
恋爱谈久了,终究会归回平淡,因为一切神秘感会消失,变得无趣。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追求时的热情,会高过在一起的时候。
这一点,小编特别有感触:
特别是过了热恋期,我女朋友会经常跟我说一句话:你变了。
一开始还不懂自己哪里变了,看完这本书,了解多巴胺之后;
我也更加注重一些仪式感,或者跟她去尝试新的事物,维持彼此之间的满足感。
多巴胺像是一把双刃剑,会让我们不断追求新鲜感,甚至成为“出轨”的元凶。
但是你足够了解这贪婪的多巴胺,你会更好掌控自己的欲望,避免不必要的冲动,甚至会成为感情中的保鲜剂。
毕竟新鲜感这事,还是得跟旧人去体验新的事物,才是最合适的。
关于后面的两个问题,小编也想给你们保留探索的空间,相信你一定能从书里找到答案。
5、《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之前看过知乎有个问题:
消费主义的盛行,富人和穷人谁是从中受益者?
其实,消费主义带来的讨论,不仅仅是富人与穷人之间谁受益。
而是正在重新定义谁是“穷人”。
在这本书中提到,新穷人不再是指没钱不上进的人,而是不爱消费,或者说一旦生活需求满足就终止消费行为的人。
通过贬低这部分人的价值,让高消费的人得到应有的虚荣心,刺激他们的花更多的钱,去维护自身的形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天都是在内卷中精疲力尽,却常常感到自己赚的钱不够多,自己不够优秀……
人人都会体会到这种“不够”的感觉。
即使降低了欲望,但幸福本身已经被消费能力挂钩了。
就像之前上过热搜的“女子毕业九年抠出两套房”,用她的话说:
我已经达到最低档次的财富自由,不是我挣得多,是我花得少。
这何尝又不是消费主义,只不过是从“冲动消费”过渡到了“物质消费”。(即买必需品或者增值品)
但却在本质上,打破了盲目跟风购买的怪圈。
我们摆脱不了消费,在各种刺激下,避开消费大坑才是关键。
时不时看看自己的余额,不断提醒自己不要乱花钱;
保持存钱的习惯,哪怕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也能积少成多;
明确自己所需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购买的商品,你会有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做到这些当然不容易,但只要每个人都努力这么做,总能淘汰不好的消费风气。
6、《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说起“收拾”,你会不会和小编有同样的感受,这仿佛是一件永远也完不成的事情。
特别是年末,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收拾。
但是总要来个“断舍离”,新的一年才不会有那么多冗余。
这本书里面教给我们整理的原则只有一个——留下自己怦然心动的东西。
以前我只把焦点放在“需要丢弃的东西”上,而对那些真正值得重视的“留下来的东西”,却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
其实,何止是物品呢,看自己朋友圈通讯录,能联系的人的确不少。
可是真正能让我们牵挂的,并且值得继续维持下去的,恐怕不会很多。
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拥有了让自己开心的本事,不会把快乐太多地寄托于他人,和不必要的物质之上。
希望你也可以。
写到最后
以上就是小编推荐的6本书籍。
虽然不多,但是每本都是我用心去读,并且有收获的。
我知道,在这个离不开手机的时代,很难静下心读完一本书。
但在这里,想分享一段话给大家:
“读书是一个人的旅程,你的焦虑也许不会因为读了书就减少了;
但你总会在知道很多人,在转折点的种种做法,从而给自己多了一个选项;
我们读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读到自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