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00:41
_
读书 × 新知 × 人文关怀
2022年3月华文好书榜
本期书评人:刘忆斯 陆梅 绿茶 项静 杨庆祥 杨早 羽戈 张弘 张明扬 张劲硕
根据书评人投票,本期评出3月好书榜top10。
根据读者投票,本期评出3月人气榜top3。
策划人:王姝蕲
特约编辑:Sueveanna Liu
出品方:腾讯新闻
《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
潘向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2月
华文好书评语 |杨早
赏析诗词者众矣。潘向黎此书的特色是不考辨章句、不求索生平,仅凭家学己感直接挑战唐宋诗词这一中国人私密的后花园,喜者不吝其赞,恶者不吝其弹,于评介古旧辞句中见出今世性情,是其快意动人处。作者于宋词中独爱苏辛,胸襟气度颇有可观,于诗文内外亦有所见,也恰当地证明了诗词在精神生活该有的位置。
《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
张泉
一頁folio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3月
华文好书评语 | 羽戈
张泉《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的主题,可以两句话总结。一是封底杨铨(杏佛)之言:“我辈于乱世求研究,本为逆流之妄举。”此书讲述了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这四个学术机构在近代中国的盛衰与兴亡,诚可谓于乱世求研究,不过虽属逆流却非妄举,飘摇的书斋与倔强的学者及其手中的笔与纸上的思想,何尝不在承担山河破碎的国运;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及其背后苦撑的道德感,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与虚妄无关,反而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二是封面上方的警句:“哪有什么黄金时代,从来都是勇毅者于深谷中劈出一线光明。”此言在书中原是两句:“风雨、天险、疾病、匪患、战争……任何一点变故,随时都可能将他们吞噬。近代中国的学人们,却在深谷中劈出一线光明。”“其实,哪有什么‘黄金时代’,从来都是勇毅者以自己的名字开创新的纪元。”这既回应了杨铨的感慨,同时可视为关于黄金时代的最佳诠释。
《妇女、家庭与法律实践:清代以来的法律社会史》
赵刘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
2022年2月
华文好书评语 |刘忆斯
《妇女、家庭与法律实践:清代以来的法律社会史》是一部围绕妇女、婚姻、家庭展开的法律社会史著作。作者从诉讼档案出发,以清代以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视角,探索中国妇女史、法律社会史的新路径,逻辑清晰、内容丰富,既尊重中国传统法律、结合中国礼法文化的立场,又有机地承续西方如韦伯、东方如瞿同祖等先哲,以及众多现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展开“古今对话”并深入剖析。作者既没有鼓吹中国传统的道德主义光辉,也不一味求知于西方法律的形式理性,而是实事求是、厘清实践,发掘出以“张氏”为代表的、被历史淹没的无名女性群体,照见“她们”在历史中的本来面目。可以说,本书没有落入俗套地沉溺于做历史故事、传统制度和抽象理论的讨论,而是着重展现中国妇女承受压力—获得解放—权利波动的过程,并体现妇女权益取得与保护之路的艰难与宝贵。
《若只初见》
程永新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华文好书评语 | 项静
《若只初见》收入了作家程永新近年创作的题材和风格各异的五篇小说,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避开沉重的历史与现实面向,他选取了对心灵世界的深度探求。历史、武侠、忧伤与怀旧,爱情与青春,看起来枝叶繁杂,而根本上都是抵达那个具有无限丰富和可能世界的途径,从中可以看到写作者对当代文学的思考和收放自如的心态。
《艰难转型:人物与近代中国》
迟云飞
中华书局
2022年2月
华文好书评语 | 张弘
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以修齐治平为己任,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代士人注重经世致用。然而,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在与列强的对抗中屡战屡败,西方现代文明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不可避免地使国人由经世致用转向学习西方。张之洞、康有为等人的体制内改革先后失败,而孙文鼓动的革命继之兴起,并以辛亥革命终结了帝制。然而,如何建设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宋教仁、杨度、蔡锷等人各有方案。《艰难转型:人物与近代中国》梳理了晚清到民国几代人的努力,揭示了他们与时代的关系。读者从中既能看到这些人物在大势中的思想变迁,又能看到中国现代转型的曲折坎坷。
《深圳自然博物百科》
南兆旭
海天出版社
2022年1月
华文好书评语 | 刘忆斯
《深圳自然博物百科》是深圳这座城市的自然百科、博物全书,除了深圳地理、气候与历史的纵向梳理,深圳生物与生态系知识的横向整合,还有人类与自然互助、文明共环境和谐的环保理念纵深的播种与延展。除了信息量大、深入浅出且饱含深情与诗意的文字,图片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其中既有作者、编者多方收集来的珍贵的摄影图片,还包括精美、精确的手绘图、解构图。
此外,针对移动互联时代读者的习惯与需求,本书也有新颖的尝试与实践,即利用大量二维码,将所有知识点进行纸面与云端的链接,手机一扫,就会从“纸上博物馆”进入“云上自然博物世界”,长视频、短视频、音频、VR全景景象……这些多媒介手段能对相关的自然博物知识进行全面、立体、直观的展现,便于读者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深圳多样的生态与生命。
《盛世的侧影:杜甫评传》
向以鲜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华文好书评语 | 绿茶
四川大学古典文学教授向以鲜年轻时候就为杜甫着迷,上大学时把杜诗全部背下来,想去考一位杜甫诗歌研究专家研究生。南开大学硕士毕业后,他选择到四川大学,就是想离杜甫落根的地方近一些。这么多年他一直从事杜甫诗歌研究,终于用这么多年的热爱写就这本评传。虽然杜甫传记名著很多,有冯至的《杜甫传》、洪业的《杜甫 :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陈贻焮的《杜甫评传》等,但向以鲜依然用自己的视角,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景仰与理解。
《成都的细节》
张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2年3月
华文好书评语 |张明扬
打开这本书,看完序言我就迫不及待的寻找着“川菜”,我找到了,有整整一章——“食辣小史”。我无需对此感到羞愧,张丰在书中反复提及的一个细节是:他当初来成都工作,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成都籍同学的诱惑:“在成都,100元4个人吃一桌,有酒有肉。”张丰对苍蝇馆子的定义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温馨感和成都烟火气。”
像苍蝇馆子和成都一样,这本书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温馨感和烟火气,甚至显得赵雷过于文艺了。
我一直对一个话题很有兴趣:写一个城市,究竟是本地人好,还是外地人好?作为一个在成都生活了十几年的河南人,张丰在序言中说了一句很精彩的话:“我们终将失去故乡,而是用一生去‘创造’自己的城市。”这让我似乎对以上的话题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要写好一个城市,他者的视角(未必一定要是外地人)和对这座城市足够熟悉可能都是必不可少的。
按照张丰的说法,历史上写成都最出色的人也是一个河南人,他的名字叫杜甫;而近十年我看过写四川最出色的人是何伟,他也是一个“外地人”。
张丰自诩为成都的“滞留者”,“滞留者”是一种不远不近恰到好处的距离,观察成都刚刚好。
《缺席的岛屿故事:从头开始说台湾》
杨渡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年1月
华文好书评语 | 张明扬
一次上海的大醉之后,曾经和“阿渡哥”有一个约定:我要和妻子一起去台湾找他们夫妇玩,带我们好好逛一下台北。
这些年的无数意外让这个约定至今遥遥无期。
我虽然去过三次台湾,但杨渡所讲述的台湾是一个行色匆匆的旅游者难以真正抵达的。
这本书已经是杨渡“台湾故事”系列的第三本,我们第一次见面,还是第一本《一百年漂泊》的上海沙龙。在我看来,没有人比杨渡更适合向大陆读者讲述“台湾故事”,他那种娓娓道来、自我克制和温暖的气质很难为其他人复制。
“唯有从人的生命故事入手,历史才会有人性、有温度、有感情”,阿渡哥喝醉了也是这样说话的。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
黄卫 著 黄缨童 绘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2年1月
华文好书评语 |张劲硕
从测风神器“相风铜乌”,到测量雨量的工具天池盆、圆罂;从“琴弦测湿”到“挂炭天平”,再到“鹿筋吸湿”……我国古代先民不仅天然地崇拜,甚至有些恐惧于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但古人们又极为聪明地发明或创造了各种观测、测量、记录气象的方法。甚至,我国古人对温度、湿度的精准测算,以及对像古气象台这样的综合气象、天文装置的发明与应用,即使到今天,我们都不得不赞叹先人们的智慧!
我国古代气候观测和测量科技在世界气象科技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甚至在当时是最先进的技术。这是一部关于各种气象仪器的博物史,更是一部以历史及人物为背景,以视觉信息图展现我国古代科技成果的文明史。
End
(来源:华文好书)
“书斋里外”公众号 | 出品
公众号目前有讲座、写作与投稿、新书资讯、学术情报和就业信息群,请关注公众号获取进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