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5月读完这些书,开心过“六一”/《三联生活周刊》好书榜


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34:52



  到了我们“三联好书榜”的第三期,刚好赶上了“六一”前夕,于是除了邀请我们的顾问唐克扬推荐一本书之外,我们还邀请了编辑部的同事陈赛推荐一些童书。近几年她一直关注童书,还出了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成年人也可以看童书,“一点点学着像孩子一样思考、感受、理解,一点点学着将孩童的心智重新运用到成年人复杂的生活中,培育它,给它力量,而不再隐藏它。”
  5月轮值主持唐克扬目
  《此地何时:城市与变化的时代》
  凯文·林奇
  最近读过凯文?林奇的一本不大为人注意的书:《此地何时:城市与变化的时代》,(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很难界定本书的读者到底应该是谁,作为《城市意象》的作者,林奇其实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规划学者”,他的生平兼有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双重身份。所以这本书的体例是蛮繁杂的,有的时候似乎是理论家的喃喃自语(讨论原则),中间也穿插了一些作者给城市实践者的实际建议(管理“变化”)——不过这恰好也是我喜欢本书的原因:一个毕生讨论空间而且试图给空间“画像”的人,在此又谈起了时间和变化,执迷于“活在当下”和“保护未来”(均为本书章节名称)。
  在本书中他常常引用俄裔美籍的作家纳博科夫:“从时间上说,一个人曾观看的东西都不是关闭的……时间的那种柔性的半透明质地就特别受到心灵的欢迎,就像窗外的海景会让一个人兴奋不已,即使他并不向往航海。”
  中国从来不缺乏历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这也解释了当代人对于新兴的考古学的兴趣和一轮轮对于“文物”的痴迷。可是这却不能解释每一次对于物质历史同样无情摧灭的逻辑,我们感兴趣的家国兴亡的历史很多时候还是缺乏明确的个人化的意义,城市的历史也是如此。过去可以长久流传的,其实也是历史中真实发生过的,同时也是要援引为未来所借鉴的东西,两者从不矛盾。无论你在其中填充多少事实,最终,历史还得是能够触动你的历史,或说,时间是一种内化于人的内部时间,历史,也是就将要在明天的城市发展中实际起作用的那些真正可以“剩下来的”图像和结构,正如凯文?林奇所说,“假设变化也是一种循环,将前进的时间想象为一系列永恒的,对照的,互为因果的反复……衰落和瓦解只是表象,随之而来的必是重生” ——凯文?林奇告诉我们,伊斯莱塔居留地的老人坚持讲述而不是记录古老的故事,因为如果没有人再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他们觉得这些故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种想法也适用于保存“地方”信息的一切手段:图像和结构的发生和阐释机制应该是同一的,或者,一个地方给人的纷繁的印象,其实是可以变换、统合在一起的,最终演变成它实际的存在,相信这也是从《城市意象》以来延伸的思考。
  陈赛目
  疫情期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怎么让孩子理解“变化”这件事情?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一个孩子体验时间的方式与成年人不一样。对成年人来说,时间像一支箭,始终指向一个方向,而孩子们的时间却像一个圆圈,既没有来处,也没有目标,所以,他们的时间过的更慢,对于世界的体验也比我们更新奇、更丰富。
  但是,总有一天,那个时间之环会崩开裂口,他们会意识到岁月流逝的方向无可更改。突如其来也好,不知不觉也好,他们的生活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比如搬家、上学、失去祖父母,甚至像全球性疫情这样的事情……
  这些变故,既非他们所愿,也非他们所能理解。这种时候,我们要如何解释,如何安慰,如何让他们明白,这个世界有不幸,有疾苦,有黑暗——有时候,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有时候,失去了再也无法复得;有时候,你必须让一个故事结束,才能让另一个故事开始。
  以下这份书单,是为儿童节特别推荐的童书,其中大都暗含了“变化”的主题。
  《你好,灯塔》
  书的力量之一,就是让我们能够逃避到书中,逃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生活在大海中一个小小的岛屿之上,哪怕这种生活方式早已不再存在。
  去年,《你好,灯塔》的作者苏菲·布莱科尔来北京,我有过一次采访她的机会。我们聊到她创作这本书的动机,她说这本书是她在自己人生的漩涡中画的,最近几年美国的政治气氛很糟糕,感觉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好的事情正在发生,很多的战争、冲突、分裂,分歧,所以,躲在画室里,一笔一笔的勾画海浪的形状和颜色,给了她莫大的安慰。
  她独自在灯塔里住了五天,观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下,大海看起来是多么的不一样。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她,喜欢以各种方式描画大海,雨中的大海,雾中的大海,阳光下的大海,冰封中的大海……
  但在她的笔下,灯塔总是一样的,白色的塔身,红色的塔顶,青冷的垒石堆,以及从房间映照出的明黄的灯光。每翻开一页,你都能看到灯塔总是高高伫立在左边同样的位置,而右侧页是风霜雨雪,不断变化的环境。变与不变之间,是茫茫大海中央的一点人间烟火,其中甚至不乏戏剧性的小高潮,比如一场营救,一次婚姻,一场疾病,一次出生,一只鲸鱼的造访。住在灯塔里的人,跟我们一样,要经历生与死,悲与喜,爱与失落。
  有父母读完这本书,觉得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不是吗?守塔人一家最终不得不离开灯塔,那里曾经是他们的家,但现在那一部分的人生结束了。
  但孩子却说,不悲伤啊。与灯塔道别后,他们会关上门,走到楼上,在他们的房子后面,有一整个世界等着他们去探索啊。

  《一座岛的600万年》
  这本书描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第一座岛屿,如何从诞生,到幼年、壮年和暮年,再到沉没尾声的全过程。加拉帕戈斯群岛以许多神奇的物种而闻名于世,喙特别大的达尔文雀、龟壳形态各异的象龟、夜间捕食的海鸥、不会飞的鸬鹚……但是,为什么会这样?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华裔童书作家陈振盼是2018年的卡迪克奖得主。他几乎只画自然科普题材,比如《大峡谷》《穿越寒武纪珊瑚礁》《穿越侏罗纪公园》,都是非常精彩的作品。他的科普写作简洁清晰,绘画风格奇幻华丽,几乎每一本书,都是以一个极为宏大的时间尺度展开,展现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即使只是一块岩石,一个物种,也呈现出一个生态系统内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依存关系。
  他在一次采访中告诉我,他一直对“事情为何会如此”“是什么导致了地球是今天这个样子”之类的问题感兴趣。而当他追溯这些问题的时候,答案常常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故事,比如,如果你知道大峡谷的故事,你就会知道为什么大峡谷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化石;如果你知道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故事,你就会知道为什么那里每一座岛上的海龟都长的不一样。
  更难得的是,他的科普绘本里有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当加拉帕戈斯的第一座岛屿,在600万年后重新没入海底,归于虚无时;或者当《穿越侏罗纪森林》中小男孩从地铁中出来,发现自己置身一座茫茫红杉森林时,你都能感到一阵强烈的情感悸动。

  《我喜欢你》
  心理学家研究友谊对于孩子的意义,发现当一个孩子遭遇巨大的人生变故时,甚至可能滑向抑郁的深渊时,一个同伴的善意与友谊,就可以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我喜欢你》是我读过的,关于友谊最温柔甜美的一本童书。有人说,友谊和美一样,有很多无法言说的神秘之处。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人,其实你给不出理由。世界上所有的理由加在一起,仍然无法解释,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为什么会和这个人成为至交。同样,友谊无可衡量。似乎只有在你突然失去时,才能意识到一段友谊的重量。友谊,从来不在山盟海誓,不在宏大姿态,而在相濡以沫,无数细节的累积。就像这本书中所写:
  我喜欢你,是因为你是个好人,讨人喜欢。
  我喜欢你,是因为我告诉你一件很特别的事,你就知道它很特别。
  我喜欢你,是因为我说句有趣的话,你就哈哈大笑。
  我喜欢你,是因为如果我假装溺水,你就会假装来救我。
  我喜欢你,是因为如果我对你发脾气,你也会对我发脾气,不像其他人那样假装不生气。
  我喜欢你,是因为如果我折了胳膊,而你也折了胳膊,那么折了胳膊也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喜欢你,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和你在一起,无论什么事都变得更有趣。
  我喜欢你,是因为我忘了自己为什么喜欢你。

  《大海遇见天空》
  这本书在视觉上十分惊艳,那种惊艳程度,可以与《指环王》的猛犸象大战,《阿凡达》的外星幻境,甚至与《冰与火之歌》的火龙焚城相媲美。
  整整六页的巨幅画卷,巨大的鲸鱼缓缓游过云海星河,飞船、飞艇、热气球浩浩荡荡向天空之城进发,海月水母在云端浮浮沉沉……
  这是大海与天空相遇的地方,是爷爷的故事,化为孙子的梦境与追忆记忆,是失去,是连接,是了结,也是无尽的血脉绵延。

  《爱丽丝漫游奇境》
  安东尼·布朗曾经这么评价自己的画,“我那些爱幻想的主人公逃离了我的画笔,穿过镜子进入了理想世界。那是一个与我们的认知截然不同,好似大杂烩的世界。在那里,兔子会说话,水壶变成了猫。对于喜欢想像一切超现实事物的我而言,世间万物皆可成为关于想像和变化的形状游戏。”
  可以想像,这本150周年纪念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与安东尼·布朗的插画是多么的天生一对。
  布朗的画大都自带一种古怪的梦的特质,非常写实,但又充满了超现实的幻想。很日常的东西,在他的笔下会呈现出很怪诞的一面;很搞笑的地方,常常又让你觉得很悲伤;就像他笔下那只大猩猩,看上去那么刚猛,强大,甚至暴烈,但又总觉得哪里非常脆弱,非常敏感;而那只小猩猩威利,看上去弱小、孤独、悲伤,却有最狂野豪放的梦想。同样,他笔下的爱丽丝,长了一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少女时期的脸,美丽,高贵,坚定,偏偏又显得那么孤独、沮丧,迷惘。
  在《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世界里,你仍然会看到许多安东尼·布朗式的奇特的形状游戏——白兔子举着怀表走过一片茉莉花丛,花丛里长出一支怀表。疯帽子先生的脸一分为二,一半悲伤,一边高兴。蓝色毛毛虫穿了一件绣满了蝴蝶花纹的长袍……

  《龙牙颗颗钉满天》
  《龙牙颗颗钉满天》是一个苗族的民间故事,一个关于银河的传说,但作者和绘者都是日本人,尤其绘者是曾经获得安徒生插画奖的绘本大师赤羽末吉。
  赤羽末吉曾经在中国生活过15年,其间还在内蒙古度过了两年。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他最著名的作品《苏和的白马》就改编自内蒙古的民间故事《马头琴》。
  按照这套书主编唐亚明的说法,赤羽末吉对于日本人曾经在中国所做的事情怀着一种深深的负罪感,所以,他在1945年离开中国以后,再也无法单纯作为旅游者去中国,而是决定用画笔为中国做一些贡献。“赤羽末吉欣赏且理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把乐观、奉献、担当的中国道义,画进了一本本美丽的图画书中。”
  《龙牙颗颗钉满天》是他的“中国故事绘本系列”中我最喜欢的一本,故事讲的天真可爱,画面则是一派空旷辽远,跨页之间,远山、深海、星河、宇宙,仿佛就在眼前。

  儿童哲学智慧书
  这是一套热销全球的优质哲学图画书。作者奥斯卡·柏尼菲是一位哲学博士和畅销童书作家。他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的问题涉及许多带有哲学意味的思考,例如对“生命”、“爱”、“美丽”、“好与坏”的思索。而这些疑问是否能够得到解答,能够得到怎样的解答,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们未来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我对这套书的喜爱,是因为面对孩子的提问,这位哲学家应对的方式不是答案,而是不断的以问题引导问题,带领孩子一步步深入到问题的核心。
  比如在《情感是什么》那本书里,有一个问题是,怎么知道爸爸妈妈爱你呢?
  孩子回答说,“我想要的东西,爸爸妈妈会买给我。”
  哲学家反问,“爸爸妈妈可以买到所有的东西吗?”
  “爱意味着要接受拒绝吗?”
  “你想要的东西,都对你有好处吗?”
  “礼物就是爱的表现吗?

  特别提到这本书,还因为这本书的插画是我很喜欢的法国漫画家塞尔日·布洛克,他的插画不仅幽默可爱,而且充满了想象力。
  END
  日常主持:贝小戎、孙若茜
  《三联生活周刊》好书榜顾问
(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董强(翻译家)
  甘阳(清华大学教授)
  李敬泽(作家)
  苗炜(作家)
  孙甘露(作家)
  舒可文(策展人)
  唐克扬(哈佛大学博士)
  汪民安(清华大学教授)
  尹吉男(艺术史学家)
  张悦然(作家)
▼往期精彩回顾▼3月,哪些书最值得读/《三联生活周刊》好书榜读完这些书,4月就圆满了/《三联生活周刊》好书榜
  《三联青少刊》众筹开始啦!
  点击下图查看众筹详情
   大家都在看
  B站解读?UP主:三联编辑部⊙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头发的问题」
  ▼ 点击,参与《三联青少刊》众筹。    







阅读提示:5月读完这些书,开心过“六一”/《三联生活周刊》好书榜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5月读完这些书,开心过“六一”/《三联生活周刊》好书榜下载地址

上一本: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2020年5月..
下一本:书单丨5月好书榜出炉!这10本新书..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