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36:32
今天的微信,相比以往,迟到了。
因为等着几本书最终定下,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以后理想国每月月底盘点新近作品,也好给编辑们压力——说好的书呢,出来没有?
忽然想到有读者吐槽:更新慢,书又那么厚,理想国的书怎么看?对此,那耳熟能详的话怎么说来着:反正你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所以,书我们一本本做,大家耐心等待。
1.木心作品
木心说,“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2019年,是木心回归写作的35周年;2020年,是木心美术馆成立5周年;2021年,是木心辞世10周年——我们说了很久,终于,木心遗稿系列2020年就要来了。
木心生前见到的,只有“作品集”,无“全集”,今遗稿系列即将亮相,木心全集展开眉目了。
在装帧设计上,2020年新版木心作品(木心散文小说系列、木心诗歌系列、木心讲稿系列、木心遗稿系列……将陆续亮相)均为布面精装,继续请到“最美的书”陆智昌装帧设计,统一遵照木心在世时指定的精装开本,尊重其不事张扬的美学风格。
木心说,“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
木心散文小说系列
木心诗歌系列
木心讲稿系列
《文学回忆录》,这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木心谈木心》,在历时五年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 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全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2013年初,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出版了。出于当时的顾虑,陈丹青没有收入九堂课的相关内容。后经商酌,为读者考虑,仍以他的笔记为依据,编成《木心谈木心》一书,是为《文学回忆录》补遗。
《鱼丽之宴》,江楼夜谈,海峡传声,雪夕酬酢,仲夏开轩,迟迟告白,战后嘉年华,以及有朋自西方来,木心珍贵的文友们,本书是一份难得的作者答问录,木心少见地披露了其1983年至1998年“航程纪要”。
木心精选系列
《木心诗选》的诗歌,共七辑(158首),从最早期的《阿里山之夜》,到最为读者所知的《从前慢》,以及最最“天书”的《同袍》四言诗等,各个时期的,均由童明精选于木心生前自订的全部六种诗集——《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三棵树》《伪所罗门书》《巴珑》《诗经演》《云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的诗,例外与常态,跳出惯性思维的思维,是空话套话的死敌。诗的品质,嫉俗如仇,不炫耀不喧闹,以“故实”抒情,形成“遐想中低声吟咏的力量”,和现实生活、历史时空、古典文学、西方文化文学都形成互文。
《豹变》,按木心生前的心愿,依次收入十六个短篇——《SOS》《童年随之而去》《夏明珠》《空房》《芳芳No.4》《地下室手记》《西邻子》《一车十八人》《同车人的啜泣》《静静下午茶》《魏玛早春》《圆光》《路工》《林肯中心的鼓声》《明天不散步了》《温莎墓园日记》。各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成为有着自己的结构原则的特殊作品,海明威著作即有此类a short story cycle,照英语译为“短篇循环体小说”。
书名源自《易经》:“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豹变是由弱到强的过程,隐含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成长史。此外,《豹变》收入编选者童明的长篇代序,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下,如何看木心文学的世界性。
木心上海往事
铁戈著
木心一生中有两大重要时期,一是上海时期,即1947年从故乡乌镇走出,来到上海的这一阶段,直至1982年远去纽约,历时35年之久。二是在纽约时期,直至2006年回到故乡乌镇定居,历时约24年。
读者们所熟悉的,基本上是纽约时期的木心,以及木心在纽约时期完成和发表的作品,绝大多是从文字中理解了木心,欣赏着木心。在此之前,对上海时期的木心则一无所知,也几乎都没见过上海时期的木心。
作为木心在上海时期的忘年好友,作者铁戈认为,一个被时空割断开来的木心,不是一位完整的木心。木心一生中最为动荡起伏的时期在上海,绘画和写作的发端,思想的成型、成长、成熟,基本上在上海时期,魂牵梦萦,居住最久的也是在上海。
2.文字的故事唐诺 著
文字本性喜欢游山玩水,人间四下浪荡。
《文字的故事》是专业读书人唐诺的文字学,百科全书式的文字通识读本。真正人的活动是用字而非造字。那么,文字究竟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未来它又将走向哪里?书中,唐诺用诗意的想象带领读者重返大造字时代,在远古先民造字的生命现场,展开对文字这种“极坚忍世故的动物”的生命历程、本质与意义、责任与困境,及未来命运等问题的深度思索。一个个习见的字被还原出它们不可能相同的温度、色泽与记忆刻痕,鲜活灵动。同时,唐诺将丰富的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知识熔铸其中,对语言、命名、时间、历史、记忆、自由等人类重大主题展开思索,一幅幅由文字绵延开来的历史与文化画卷也由此展开,阔大深邃又亲切可感,磅博优美且发人深省。
文字的故事,即文字与时间、空间、历史、人类角力的征程。这是一部讲述文字历史与命运的寓言,也是一部文字学视角书写的思想文化随笔。
阅读的故事唐诺 著
书街里没有王,人人任意而行。
《阅读的故事》是专业读书人唐诺谈阅读的经典散文作品,一部诚恳实用的阅读辞海。以马尔克斯《迷宫中的将军》的片段开启每一章的话题,探讨书籍和阅读的本质困境与种种迷思。十四篇文章涉及阅读的各种面向——阅读的时间、开始、代价、方式、记忆、限制、意义、困惑,等等。唐诺诚实地去正视,去描述,把自己的思考和因应解决之道提供给读者,帮助读者解决阅读途中遭遇的各种难题,并与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本雅明、格雷厄姆·格林等大家共同分享探讨阅读的欣悦与困惑,以及阅读所能唤起的千般感触。唐诺以专业读书人的深度体验、博学者的广阔视野、诗性而绵密的思维路径,为读者打开阅读这个寻常行为下所未曾见的极其宽广而深邃的世界,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意义之海。
在书籍铺成的永恒困惑之路上,你必会遇见做同一种梦的人。
3.理想国译丛041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平庸面具下的大屠杀刽子手[德]贝蒂娜·施汤内特 著周全 译
1963年,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其代表作《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以纳粹高官艾希曼及其审判为典型,提出了著名的“平庸的恶”的概念——服从命令的公务员,庞大体系运转中的一个小小齿轮,几乎没有思想,“从未意识到自己做了些什么”。
然而,贝蒂娜·施汤内特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艾希曼本人写下的1300多页笔记,以及他在20世纪50年代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每周举办的纳粹沙龙上留下的73卷录音带,描绘出一个令人恐惧的人物形象:艾希曼不是一个隐遁的、不苟言笑的逃亡战犯,而是一个老练世故的操控者,一个不思悔改的谋杀犯。他清楚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却不知疲倦地伪装自己,渴望有人追随他,与他一起讨论昔日的“荣光”,同时还在与其他类似的亡命之徒狂热地计划未来目标。
本书按时间线索,追踪了艾希曼从“犹太人的恺撒”到耶路撒冷阶下囚的历程。不仅纠正了长期以来对艾希曼的误读,更还原了战后纳粹与残余极右翼分子构成的逃亡网络、呈现了联邦德国的鲜活片段、揭示了美洲纳粹圈子的真实面貌。
4.生存还是毁灭: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南非]大卫·贝纳塔 著张晓川 译
我们出世,我们生活,我们一路上受苦,然后我们死去,此后永远地被抹除。我们的存在不过是宇宙时空中的一次小小波动。难怪很多人要问:“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在本书中主张,对上述问题的正确回答是:“说到底,不为什么。”尽管有不多的慰藉,人的境况实际上仍是一种悲剧性的困境,这种困境无人可逃,因为困境不仅在于生,也在于死。
无可否认,找到正确的道路很难,因为既要避免大而无当的宣言和过度修辞造成的故弄玄虚,也要避免深奥、乏味、细而又细的条分缕析。换言之,对复杂问题做出易懂、有趣而严格的探讨,并非易事。……不过,本书的写作确实有个目标,那就是既让有悟性的非专业读者能读、能懂,又足够严格,能满足构成本书期望读者群的另一部分人,即专业哲学家(及有志于哲学专业的读者)。但愿我取得了恰切的平衡。
5.历史的原声:清季民元的“共和”与“汉奸”桑兵 著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最新学术研究的文章结集,着眼于思想概念史,是努力承接前贤、续写辛亥历史的第三本书,与之前出版的《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2)》以及《旭日残阳: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一起,作为对清季民元重大历史转折重新审视的结果,同时构成尝试续写大历史的开端。作者希望从不同层面努力深化对辛亥民元历史大变动的认识。贯通各类新旧材料,订正重大史事的错误,澄清学界坊间的各种彼此歧异的说法,避免随心所欲甚至别有用心的解读,扩展视野,关注以往大历史较为忽视的人事。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重新审视既有研究和文本史事,叙述清季民国时期“共和”在近代中国的演进,将“共和”作为一个名词,以之为对象,进行概念史研究。第二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辛亥时期“汉奸”指称的转义及其使用为主题,进一步耙梳史料,重现史事,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历史本相及发展进程,进而依据历史实事把握相关概念及其演化。
6.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魏泓 著王姝婧 莫嘉靖 译
丝绸之路上,民族和政权的盛衰如风云流散,往来贸易、文化交流则沉淀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那些僧尼的经卷、寡妇服用的药材、公主佩戴的项链、画师的绘画、某位官员记载星辰轨迹的纸张……所有今天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物件,背后可能充满了欢喜、愤怒、挣扎、信仰,甚至浓缩了一个人的全部人生。正是这些或平凡或多舛的生命轨迹,照亮了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进入历史,涌至现在。
英国敦煌学家魏泓以大英图书馆“国际敦煌计划”为基底,以五万余件文物原稿为素材,拼接起丝绸之路上十二段尘封得我往事。
7.谁在看中国画?[英]柯律格(Craig Clunas) 著梁霄 译
柯律格用两百余幅传世名家的经典画作,将我们从中国画的惯性认知里赶出来,在士大夫、帝王、商人和人民的文化思考中,在西域、中东、欧洲等不同域外观众的审视中,重新思考两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中国画?谁在看中国画?
纵观整个时期各种媒体的报道,《谁在看中国画》一再暴露意料之外的讽刺,试图打破人们对中国乃至欧洲艺术传统的简单预设。通过这项创新工作,柯律格为全球艺术史设定了一个新的标准。——包华石(Martin Powers)
8.小手[西]安德烈斯·巴尔瓦 著童亚星 刘润秋 译
本书收录了巴尔瓦广受赞誉的中篇《小手》与中篇集《正当意图》中的四篇小说:《血缘》《消磨》《夜曲》《马拉松》。五部中篇的形式不同,题材各异,叙事颇具原创性,风格也难以归类:从童年、青春期、中年危机到衰老与死亡,从友谊、亲情、爱情到爱与恨,从孤儿院、医院、公园、精神病院到马拉松赛场,从校园暴力、厌食症、爱无能、老年同性恋者到婚姻危机……从一种执念到另一种执念,从一种残酷到一百种残酷,从一种孤独到所有人的孤独。
“时不常地就会有这样的小说出现,它并不是对现实的记录,而是创造出了一整个全新的现实,就像一盏灯,照进我们最黑暗的感知。卡夫卡做到了,舒尔茨做到了,如今,巴尔瓦凭借《小手》也做到了。
尽管《小手》建立在如索福克勒斯悲剧般命定而庄严的恐怖情节之上,我们还是能在阅读时感到极度的愉悦,这不单是因为线索的跌宕,更要归功于行文的独特。当我们被它那喃喃的语调折服时,让我们激动不已的不是在其中认出了某种常见的、既有的感觉,而是一种被我们遗忘已久的感觉。”——埃德蒙·怀特
光明共和国[西]安德烈斯·巴尔瓦 著蔡学娣 译
虚构的中美洲城市圣克里斯托瓦尔,曾经与周边任何一座大城市一般无二,地区的经济中心,种植茶叶和柑橘。随着小企业的繁荣发展、水电站的建造与河道的修葺,整座城市开始加入到现代文明的行列。人们如此沉浸在繁荣中,却不知他们身处的世界早已全然失效,变成了一个粗陋的、没有意义的构造,官僚机构像沾了胶水的网一般笼罩着所有人,生活像节拍器一样呆板而乏味,有的房子把它的住户变成了爬行动物,有的把他们变成了人,也有的,把他们变成了昆虫。
有一天,圣克里斯托瓦尔的街头突然出现了一群来路不明的孩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说着无人能懂的语言。起先他们靠沿街乞讨过活,随即开展了一系列破坏活动。更令人心惊的是,本地的孩子似乎也被这种暴乱的气息感染了,有人声称能听到他们的心声,有人在暗夜里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政府的搜捕之下,孩子们先是躲进大森林,后来又藏进下水道,在那里,建立起了一个名为“光明共和国”的法外之地……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孩子们是新世界的美梦,旧世界的遗民,他们的出现,恰如一声轻轻的叹息,宣告了古老美洲文明的终结;如下水道中精心搭建的光之殿堂,破开了目之所及的一切迷雾。
9.聋哑时代双雪涛 著
90年代末的东北小城,那个外面一切都在激变的夏天,对于十三四岁的少年来说却是一首悠长的朦胧诗。故事的主角是108中校园里的一群初中生,小说通过少年李默“我”的讲述视角,叙写了七个凌厉的少年成长故事,如同奈保尔的《米格尔街》,这些人物相互独立又命运交织,有着互文性,勾连起“我”的成长轨迹。科学怪人刘一达、天才少年霍家麟、古怪的早熟迷人女孩安娜,永远穿白衬衫的艾小男……一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时刻,来自成人世界的权力之手也在拨弄着这群少年:被监控的教室、枯燥无味的书本、充满戾气而势利的老师。面对与世界的第一次冲撞,有人激烈反抗,有人陨灭、失去踪迹,更多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聋哑时代》勾勒出80一代的精神成长史。大雪覆盖的工业城市,下岗潮中陷入困境的家庭,在少年们的内心世界投射挥之不去的影子,校园生活也始终有一层压抑暗沉的时代底色。
《聋哑时代》是小说家双雪涛的自愈之作,如同把往事说进树洞,泥巴封好,日后好好珍存。新版恢复原作千余字篇幅,保存小说最初面貌。不同于《平原上的摩西》的锋利冷硬,作家用温柔的笔调、元气饱满真挚的汉语、爱与温存的目光,打量少年时代的梦和伤痕,为和自己一样活过的人们做传,把聋哑时代失声者的故事讲出来。这部长篇小说写于28岁,那时他过着白天在银行上班,晚上回家写作的双面人生,“写完那天,已经是夏天了。我知道自己再也写不了这样的东西,可能我成了另一个人吧,从那时开始,我就要作为另一个人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