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3-23 13:38:39
并不容易、并不平凡的2022已经过去,站在2023开端,《新京报·书评周刊》又一次来到分享年度阅读推荐的时间节点。从2022年10月开始,历时三个月,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收集行业专家学者意见,经过多轮讨论,从全年出版的新书之中选出了27本书。
今年,在“时间的眼睛”这个大主题之下,我们将书单分成了四个单元,它们跨越了文学、社科、艺术等传统书单划分类别的藩篱,提供了更综合的观察面向。我们通过寻找共同点和差异,将它们分别集合在“记忆与留白”“视野与方法”“对话与回响”和“凝视与想象”等四个单元,以“时间的眼睛”的名义和大家一起搭建起本年度的思考版图。
下文刊发“对话与回响”单元目的完整版推荐语。2022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的其他单元也将在近日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2022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特刊
年度阅读推荐
2022
新
京
报
VOL 3
对话与回响
对话,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却并非每一次发生都能被识别的过程。无需他者识别的对话是内省,部分解码的对话叫沟通,而等待回音的对话,人们称它为撒播。无论何种形式,对话的发生都来自于走出自我藩篱的努力,最终寻找的是个体经验的汇流,于是我们得以在这条长河中彼此照见,收获各自涉水前行的力量。这也是为何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渴望对话的原因。
有时,对话发生在与他者的相遇中,那些长久停留在记忆深处的对话无一不是双方都从中寻获了新生。但“灵魂对话”又何其珍贵难得,当自我的轮廓模糊不清时,进入他者的通路就成了一场徒劳的跋涉。更多时候,对话其实首先发生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个体完成的一场漫长的关于时间的行为艺术。它可以是一次寻根之旅,恰如《北流》中生性疏离的主人公李跃豆偶然踏上的回乡之路,在故人相逢和往昔时光的翻涌中,她看到了几十年前的自己一路走来的行迹,以及背后无法被忽视的时代的印记,于是完成了一次浩大的“自我救赎”。它也可以是一次虚拟的时空穿梭,跟随《这样折起来》的提示,在书页的翻折中回望每一次选择成型的过程,重塑儿时学到的许多原则,在一次又一次与自我对话中加深对世界的理解。
究其根源,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实则殊途同归。人类的“知”从来便是觉知式的,需要的不只是用眼睛“看”,还要用手“触摸”。对话即发生在接触的临界点,于是我们在认识自我的同时亦构造着自我,在理解世界的另一端也与所处的世界相互影响着。这种复杂性呼唤对话,诚如《感知·理知·自我认知》中的希冀,最终希望看到的是真实下面的虚伪,亦是虚伪之下的真实。
然而,并非每一次对话都能立即有所回音,那些跨越时空与圈层的交互,等待着的或许是历史的回响。《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通过文化间的“交错互动”开启了一次重写中国文学史风潮的尝试,为既有文学研究提供中国文学在“世界中”的开放视角。而《发明人类》则超越了单一门类的范畴,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边境经验出发,追溯两千多年来不同大陆和文明之间有关平等和文化差异的观念交锋。可贵的是,这些对话都埋藏在一行行文字背后,便也分得了几分神性的永恒。《书籍秘史》完成了这场永恒对话的加冕,回溯古希腊与罗马时代书籍的历史,揭开了人类如何在过往千年中,逐渐争取到独立思想战胜被监护思想的自由。我们看到,对话始终在阅读中延续,在一批又一批读者当中碰撞出回响,无论好的坏的,我们的故事一直在对话中传递。或许正如汉娜·阿伦特所言,正是未来在引导我们走向过去。
/
时代与个人命运彼此交融
《北流》
作者:林白
版本: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2年7月
推荐语
《北流》以一首长诗开篇,随之而来的四百多页小说文本也呼应并延续着这一诗意。诗意源自作者林白的语言(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和语感,也源自书中回望“往时”的视角,而这诗意绝非天真浪漫的。当生性疏离的主人公李跃豆因一次作家返乡活动偶获回乡机会,往事、故人与逝去的时光便如倒流的河水在恍惚和惊讶中显现,无论她喜欢与否。母亲、弟弟、朋友、同事、舅舅、姨婆,像被一条条钓起来的鱼,连同他们随身携带的“时代”一起再次被看见,被叙述,被审视。样板戏、消费主义、微信、抖音……这些不同时代的标志或名称与一个个鲜活的人不可分割,比如当写到样板戏《白毛女》时,林白不刻意于笼统概括时代,而是细致书写那个曾被李跃豆无限仰慕的白毛女扮演者,一个曾经光芒万丈、如今却沦为清洁工的女人。时代与个人命运就这样彼此交融,对具体的人的感慨和反思也因此有了深层意义。然而更重要的也许是李跃豆自己,她在这场漫长的回忆中看到了几十年前的自己,看到自己一路走来的行迹,她的回忆像是写给自己的一首长长的诗,而“写诗是对自己的拯救,不是别的”。
“认识你自己”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作者:陈嘉映
版本:理想国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年1月
推荐语
“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德尔斐的神谕,也构成了历代哲学关注的最根本命题之一。时至今日,谈及哲学之于普通人的意义,“知”的问题依然绕不过去。我们常常认为,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是一个“用眼睛看”的过程。哲学家陈嘉映则试图用一种生动新颖的方式带我们重新理解“认识”:不要用眼睛“看”,而要用手“触摸”。人类的“知”更应是触觉式的,我们和认知对象并不像“看”的过程那样完全分离,就像我们触摸螺丝刀时,会同时感知到自己的手和螺丝刀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认识自我的时候也在构造着自我,我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也在与世界相互影响。在感知、理知、自我认知的道路上,我们并不是孤立的。
这本书所聚焦的这个主要问题并不仅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还有着重要的伦理价值。既然我们无法用一种超然世外的静观来完成认知,那么用认知和紧接而来的行动来介入世界便成为必要。在一个政治性抑郁蔓延、社会和自然风险频仍的时代,这是一份哲学沉思给予生活的信念。同样,对于哲学来说,它也绝不应仅仅成为纯粹抽象如密码一般的概念游戏,人们也必须在具体的生活经验中理解哲学的道理。从此前的《哲学·科学·常识》《说理》《何为良好生活》到这本《感知·理知·自我认知》,我们也能看出陈嘉映为让哲学和日常生活建立联系所作出的探索与努力。
照片中那些远去的时光与人物
《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
作者:赵元任 摄赵新那 黄家林 整理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2年4月
推荐语
2022年是赵元任先生诞辰130周年,也是他逝世40周年。这位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中国现代音乐学的先驱,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的崇高声誉自不必赘言。但他同时也是一位妙趣横生的“好玩儿”的人物,这位心地始终保持赤子天真的大师,始终对人生保持一种好玩的态度,这种好玩既非游戏人间,也非纵情逸乐,而是以无穷无尽地好奇之心去发掘日常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细节,无论是在学术殿堂的讲席上,还是在田野考察的乡间,抑或是战火纷飞之时的颠沛逃亡,他都不忘去寻找途中趣味的细节,并且将它们记录下来——用他的照相机。
摄影,便是赵元任好玩儿人生的一大爱好。这一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摄影术,不仅提供了一种科学记录世界的方式,更具有某种定格时间的美学意味,更具有一种捕捉瞬间的趣味性。而对赵元任这样的大师级人物来说,他的一生所见既多,所历既广,他的摄像镜头记录下的种种瞬间除了个人所见所闻,更具有记录时代的意义。《好玩儿的大师》收录了赵元任拍摄的一千余张照片,这些照片自然是他个人生活经历的记录,但穿过一个世纪的烟尘来到今天,却也成了一份珍贵的史料。他拍摄下的中国科学会的诞生、罗素访华、国语统一运动、史语所的搬迁、战时的流离转徙,自然是时代的珍贵见证。而他在田野考察途中拍摄的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则具有人类学上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即使是他与家人、朋友生活交际的照片,也勾勒出那一时代知识精英群体生活的样貌。
这些照片在尘封多年后,首次在书中公之于众,无论是翻看还是凝视,照片中那些远去的时光与人物,都因照片而变得亲切可见,毫无疑问,这部由好玩儿的大师所拍摄的影集,将会成为一座近代史深入发掘的富矿,当年不经意间拍下的某个瞬间的细节,正是开启历史深处奥秘的钥匙,只待一双训练有素的眼睛,去发现、去探索。
人类道德史上的阿基米德点
《发明人类:平等与文化差异的全球观念史》
作者:(荷)西佩·斯图尔曼
译者:许双如
版本:新民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8月
推荐语
如果说20世纪的历史是对不平等进行挑战和质疑的历史,是一段思考“他者”的历史,那么在文明冲突不断、全球化陷入危机的21世纪,我们或许更有必要思考有关平等与共同人类的演进历史。《发明人类》正是针对后者展开的思辨之旅。
在这部具有标杆意义的全球观念史著作中,荷兰历史学家西佩·斯图尔曼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边境经验出发,追溯两千多年来不同大陆和文明之间有关平等和文化差异的话语轨迹与观念交锋。从轴心时代到哥伦布大交换时期定居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互动,从16世纪的大西洋边疆到现代欧洲扩张和殖民主义开创的海洋疆界,再到当下有关全球人权和“文明冲突论”的辩论,斯图尔曼向我们指出: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平等,并非不言自明的事实,而是需要被不断想象、争论与构建的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东方学》以来将边境经验放置于他者性和不平等的话语之中,斯图尔曼将边境经验视为构想共同人类与平等观念的场域。于是,我们看到,人类对于跨文化平等的追寻历史,同样也是关于根深蒂固的民族中心主义是如何被克服的历史,是人类如何一次又一次将外邦人视为同胞的历史。而共同人类,如其所言,代表着人类道德史上的阿基米德点。
一部颇具实验性的“新”文学史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王德威 主编
译者:张治等
版本:理想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2年6月
推荐语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是“重写中国文学史风潮”的又一次尝试,其重要性和吸引力在于多方面的创新性。主编王德威受中国传统“文”的概念启发,极大拓展了“文”之内涵的边界,书中所论不止诗、小说、戏剧、散文等常规体裁,还包括电影、流行歌词、政论乃至网络漫画等;关于中国文学的“现代”之起点,书中给出不止一“点”,最早的一种径直上溯到遥远的1635年;本书绘制出的文学图景也非常广阔,延伸至域外各地,展现出文化间的“交错互动”和中国文学在“世界中”这一开放视野,并关注到中国文学中的非汉语写作。
在这部颇具实验性的“新”文学史中,161篇文章各有风格,但都自觉地追求文学性,都从一个时间点和事件切入历史脉络,表现文学和历史之间的对话关系,揭示事件的长远意义。《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不仅在文学史领域反思制式写作,也通过对所涉文学人物、事件等的评论,反思着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
追问书籍的价值究竟何在
《书籍秘史》
作者:(西班牙)伊莲内·巴列霍
译者:李静
版本: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年4月
推荐语
写一本书或许不难,但写一本关于书的书却并不容易。在过往“万书之书”的写作尝试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繁杂典籍的罗列归类,又或是书籍诞生过程的历史回溯,多数全面性有余而重点稍显模糊,即便脉络清晰却仍难免读来乏味。西班牙作家伊莲内·巴列霍的这本《书籍秘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全书以“猎书人”的视角邀请读者奔赴一段旅程,共同背负埃及国王交付的使命,去搜罗世界上所有的书。在搜寻散落“珠宝”的过程中,伊莲内次第揭开古希腊与罗马时代书籍的历史,核心回应的是书籍的价值究竟何在——它们为凝聚人类而存在,为使个体能超越有限的存亡,抵御生命无情的短暂与遗忘。
在“书籍史”的外壳下,这本书亦是一部书籍流通史,传播媒介史,以及人类阅读史。不同于传统的历史书写,其中极具现实感的问题意识串联起了纷繁的史料,故事化的叙述又悄然为当下诸多议题赋予了历史的回响。于是,我们得以在古今对照中窥见纸质书与电子书之争的根源,亦从另一个视角审视希腊化与全球化的推拉,共同完成了一次历史书写的散文化探索。这部作品同样再次提醒我们,开启复杂议题的讨论,不只有严肃论证这一种方式。
成为孩子的“同行人”,而非“领路人”
《这样折起来》
作者:(波兰)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译者:明书
版本:接力出版社
2022年12月
推荐语
好的童书,面向的绝非仅是儿童读者,它往往具备在不同年龄受众中激起共鸣的力量,既写给成年人心中的孩童,也写给儿童心中住着的大人。这意味着写作者面临的是双重挑战,既要有成人视角的深刻,能穿透习以为常的生活世界直视被掩盖的复杂,同时亦保有儿童视角的敏锐,于看似平滑的表述中捕捉到裂隙。《这样折起来》的作者伊娃娜·奇米勒斯卡具备的正是这样一种换位的意识。这本图画书有着极强的互动性与衍生性,伊娃娜邀请读者沿书页虚线折叠,通过折书角直面日常生活中不同选择所产生的结果,从而挑战那些成长中被灌输的许多规则。不同的折叠思路,打开的是多重的阅读空间。
在这场不会产生任何实际后果的思想实验中,伊娃娜更是大胆地将围绕“善良”“正义”“宽容”等概念的讨论渗透其中,从日常小事,延伸至儿童权益、弱者保护、动物福利、难民救助等复杂的道德议题,追问真实处境中每一次抉择之下的犹疑,堪称经典“电车难题”的图画版重现,这无疑开启了一场成人与儿时自我的对话。该书同样向传统的道德教育提出质疑,在笼统直陈善恶之外,我们是否敢于尝试一种更为开放的方式,成为孩子的“同行人”,而非“领路人”。
-
点击“”,即可进入“2022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售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