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4-01 14:00:58
Hi,我是欧维~
今天为你推荐的是一本告诉你为什么中国人喜欢送礼,以及送礼背后的人情事故的好书《礼物的流动》
不知道在你的社交中,送礼是否很常见,或者送礼是否开始变得有负担。
让我们看看这本书中作者举到的一个例子: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下岬村在1990年送礼活动上花费的统计。超过一半的家庭在送礼时花了500元以上。而当时下岬村每户的平均现金收入大约是2500元,这意味着500元的礼物开支占了家庭纯收入的20%左右。
考虑到收入差距,贫困家庭在礼物馈赠上的支出比例要高于富裕家庭,因此送礼的负担更大。
此外,自从1984年实行包产到户以后,礼物开支迅速增长。这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新仪式的出现、礼物价格的上涨、通货膨胀的推动、收入水平提高后更加慷慨的消费心态。
既然为何开支如此之大,为什么还要继续随礼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刘家的例子。阎云翔在与村民聊天时,得知了刘家要为老父亲办70岁生日宴的消息,村民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刘家人有意借此收取礼金。然而有趣的是,村民们还是打算参加宴会,一个村民对此说道“跟刘家人在村里相处不可避免。如果不去宴会,以后怎么面对刘家人?”
而刘家人向阎云翔解释时,则说他们是无奈之举。因为一开始他们只想办一个小型宴会,但很多客人主动上门送礼,不得不将其升级为大型公开宴会。这些客人似乎受到了一种强制力的驱使,在交换网络中履行了送礼的义务。
从刘家人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行为层面上,礼物交换构成了一个道德经济体系,道德原则超越了经济考虑,在生活中形成了习惯产生了压力,使得客人和主人都不得不参与礼物交换。
另一方面,根据斯科特对农民道德经济学的分析,农民尽可能地将经济风险转移给其他制度,即破财消灾。所以,在功能的层面上,强制性的送礼为村民们提供了一种建立、维护和扩展关系网的基本方式。
在阎云翔与村民讨论礼物馈赠主题或者别的社会交换形式时,村民们总是会谈到“社会”二字,比如私人关系称为社会关系,在社会交换情境中比较活跃的人被称为“社会上的人”。
社会可能是意指围绕某一个体的私人关系网络,这是身处地方性世界中的村民们理解关系的通常方式。
“人类学的礼物交换理论主要源自马歇尔·莫斯的名著《礼物》。该书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是受礼者必须报偿的原则?所送的东西中有什么力量迫使受礼者要作出回报?
萨林斯确定了决定馈赠与交换之一般属性的三个重要变量:亲属关系的远近、合群度及慷慨度。交换现象的三种类型:一般互惠,均衡互惠,否定性互惠。
人们倾向于在亲属间交换礼物而在非亲属间交换商品,商品交换确立了交易物品之间的客观的定量关系,而礼物交换确立了交易主体间个人化的定性关系。
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在中国,互惠规范在很大程度上由等级性结构化了的社会关系网络形塑,并总是通过“面子功夫”而达成。
这是一本社会调查书籍,详细的记录了作者在村子里的观察,从中,你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