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对中国古代墓葬感兴趣,也很想去了解学习
但每次想在某宝上查找书籍时,结果是这样的。。。
一言难尽。。。
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古墓的书单。
有时间,再继续整理,求分享~~
《黄泉下的美术》
作者没有像一般书籍那样百度百科式的介绍各个朝代的古墓,而是挑选国内发掘的从商代到宋辽金时期的典型墓葬,从时间、空间、物质三个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墓葬文化
从当时人们的心理和现实出发,走近千年前的人们,了解当时人们如何为何修建这些墓葬。
《洛阳古代墓葬壁画(套装上下册)》
《洛阳古代墓葬壁画(套装上下册)》收录的洛阳的40余座壁画墓分属西汉、新莽、东汉、北魏、唐代、五代(后晋)、北宋、金、元等9个时期。
包括墓葬壁画产生、发展、定型、高峰、衰落的各个时期,整个就是一部中国墓葬壁画的发展史。
这些深藏地下的绘画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真实的社会、历史面貌,为研究古代社会生活、丧葬观念和绘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浙江宋墓》
《浙江宋墓》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发掘的各地宋墓,主要是南宋墓葬的考古报告结集。
这批宋墓除了地下墓室及随葬品外,各墓均保存有残整不等的地表茔园遗迹,并伴随数量不等的建筑构件,这是复原、研究南宋茔园制度的第一手资料。报告后附录五篇论文,以前述考古报告及相关调查陈果为基础,探讨浙江南宋墓葬地表制度的相关问题。
《两汉帝陵》
讲完从西汉到东汉的所有帝王皇后陵,顺带帝王皇后的人物生平,重客观历史、多实地调查数据。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1辑)》
墓葬美术是传统中国历时最久、植根最深的一个礼仪美术传统,无论是时间的持续还是地域的伸延,都在世界美术史上无出其右。
它也是考古信息最为丰富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系统,包涵了建筑、器物、绘画、雕塑、装饰、葬具、铭刻书法以及对身体的处理。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1辑)》所收论文从美术史学和考古学等不同的学科背景入手,既有宏观观察,也有个案分析,展现出多元的解释方法,显示这一新的学术领域广阔的研究前景。《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1辑)》由巫鸿和郑岩主编。
《汉墓的考古学研究》
本书是以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为主轴来展开基础考察和分析的,从墓葬结构的特点和变化角度出发进行比较详细的考察和论述,揭示中国古代墓葬形制的传统性及地域特点。
阐述室墓在各地确立和推广之后的形制及特点,从墓葬中直接或间接出土的绘画、雕刻、文字资料入手,寻找解释汉墓变革的蛛丝马迹。引用古文字、古文献的记录,附加经过考古发掘而得到的实物资料,探讨了由宗庙祭祀向坟墓祭祀转变的具体过程及重要内容。
《冥界的秩序: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概论》
由刘振东所著的《冥界的秩序(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概论)》以坟丘墓的发展演变为线索,从墓葬的地上设施和地下设施两大部分人手,重点探讨中国东周至南北朝这一较长历史时段的墓葬制度,尤其是墓葬等级制度。
并触及中国古人的冥界观问题;另外从东亚文化交流的视角,对中日两国古代坟丘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四辑)》
这本书对墓葬美术采取了一个广义和灵活的界定,涵盖了墓葬的整体设计、墓葬出土的艺术品和文物,墓葬中不同视觉形式和物质形式的配置,墓葬所反映的礼仪、宗教和文化因素,以及墓葬的发现史和研究史。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学者采取了对各种学术传统和方法兼容并包的态度,既鼓励对考古个案的缜密分析和对历史源流的宏观思考,也提倡对研究和解释方法的认真探讨。
这本书论文所收文章一方面对墓葬艺术的若干根本范畴——包括建筑类型、空间结构、建造技术、画像装饰、随葬器物、刻铭志文、新考古信息的贡献——进行了持续的探讨,一方面也引进了新的研究维度。
《中国古代壁画 唐代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壁画 唐代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以时间为纵线,将二十个唐代墓葬按历史先后次序排列。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出唐朝从建国之初到鼎盛再到衰败时期的审美习惯、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唐代绘画风格逐渐发展的痕迹。从初唐时期,壁画绘画线条沉稳内敛,展示女性秀而不弱, 男性刚而不野。
到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运用圆转流畅、刚柔相济的线条展示衣裙的华美飘逸、山石的沉稳凝重。从初唐时期,构图采用上下两栏,上栏为婀娜多姿的飞天,下栏为仪仗出行。
到唐末,家居生活题材盛行,六扇屏风题材盛行。墓道不再绘仪仗、出行场面。
《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
《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重点介绍了从远古时代直到明代,中国历代陵墓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综合研究的概况。
以时代为纲,大体分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辽金元时期和明代等部分,以重要的考古发现和主要的研究论著为基础,着重从帝王陵和贵族平民墓葬两个方面,对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古代陵墓考古学进行较为全面、较为客观的述评,力求描绘出20世纪中国古代陵墓考古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整体学术研究水平,体现出近一个世纪,特别是1950年以来半个世纪中国古代陵墓考古工作的辉煌成就。
《懿德太子墓壁画》
懿德太子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西北约三公里的乾陵东南隅从墓葬的形制、规模、随葬的玉哀册、贴金甲马骑俑,壁画中的列戟、三出阙来看,都是目前唐代墓葬等级最高者。
墓地表有双层覆斗形封土,周围设围墙,南面有土阙、石狮、石小人、华表等。地下由斜坡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四对小龛、前后甬道和方形前后砖室组成。全长100.8米。葬具置于后室,为庑殿式石椁,外壁雕饰头戴凤冠的女官线刻图,墓壁满绘壁画,保留约40幅。墓道两壁以楼阙城墙为背景绘太子出行仪仗,过洞绘驯豹、架鹰、宫女、内侍等。第一、二天井绘列戟,为天子之制。甬道及墓室壁面绘持物宫女、伎乐等宫廷生活画面。墓顶绘天象。
此墓壁画用色大胆多变,注重物象的主体感与明暗变化,既有浓彩重墨的绚丽,又有焦墨薄彩的轻淡。线条运用亦很讲究,通过笔法的各种变化,营造出气势磅礴的宏伟场面,塑造出一个个精美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初唐画坛具有代表性的绘画流派在墓葬壁画中留下的杰作,在唐代绘画真品不多见的今天,尤其显得重要。
《新城、房陵、永泰公主墓壁画》
《新城、房陵、永泰公主墓壁画》图与文字相结合,中央对照。壁画是古代绘画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唐代的皇家宫室、豪门邸宅、佛寺道观等等建筑物的墙壁上,普遍绘有壁画。据《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等书所载的206名唐代画家中,就有110人参加过壁画创作活动。
《陈国公主墓》
陈国公主墓是辽国王室贵族墓葬的代表,是一座公主与驸马合葬的砖室墓。墓葬由墓道、天井、前室、东耳室、西耳室及主室六个部分组成,全长16.4米。墓道呈阶梯状斜坡式,墓道两侧及墓室、耳室的顶部均有彩绘图案。
墓葬前室呈长方形,东、西耳室及主室平面呈圆形。墓室内还安装有门槛、门框、门扇及门楣等设施。主室内壁还有木护围墙,这是辽代王室贵族墓的一个重要特点。
墓葬主室内有以五层砖砌成的长方形尸床,两具骨骸并列其上。公主与驸马全身穿有银丝网衣,头戴金冠,面覆金面具,脚穿鎏金银靴,并系有腰带。墓内壁画以契丹传统的写实风格,形象再现了墓主日常生活的情景。
《德安南宋周氏墓》
德安南宋周氏墓,1988年9月下旬在德安县宝塔乡杨桥村桃源山发掘清理。墓主周氏武宁人,曾封安人。丈夫吴畴,新太平州(多安徽当涂)通判,德安人。开棺后,周氏面目安详,五官端正,仰面直肢,穿戴整齐,尸体极为完整,肌肉富有弹性。随葬器物408件,以服饰和丝织品居多,计329件,梳妆用品21件,其它文物58件。
该墓出土的一些丝织品在数量上与其它宋墓出土地的丝织品相比,堪称全国之最。丝棉最多14宋;单夹裙、长袍、丝线、月经带也是最为丰富。这些丝织品工艺精美、质地结实、手感性好。品种以罗为最,并有少量的绫纱、绮、绉。这些丝织品对于研究宋代的服饰制度、纺织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外,该墓还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实物粽子。
《五代李茂贞夫妇墓》
《五代李茂贞夫妇墓》为李茂贞夫妇墓的考古发掘报告。李茂贞及其夫人墓的发掘为研究五代史、五代时期墓葬制度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大唐秦王忠敬即李茂贞及其夫人晋故秦国贤德太夫人生于唐末,死于五代的后唐、后晋,是唐末、五代时期极为重要的历史任务。二人墓葬位于宝鸡市凌源村。
《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墓壁画》
《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墓壁画》收有1972年清理发掘近30年来,首次全部编辑、出版所有壁画的内容,提供了一部权威性的有关嘉峪关魏晋时期和酒泉十六国时期的全部壁画资料。包括:嘉峪关魏晋墓及墓室壁画、嘉峪关魏晋一号墓室壁画、嘉峪关魏晋三号墓室壁画、嘉峪关魏晋四号墓室壁画、嘉峪关魏晋五号墓室壁画、嘉峪关魏晋六号墓室壁画、嘉峪关魏晋七号墓室壁画等。
下一页更精彩:古墓 | 喜欢古墓的你们,书单已为你们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