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本书带你领略独立女性的魅力和风采!在这些女性角色之外,8本书中关于女性权益、性别平等与差异等议题的书写也同样值得读者注意和思考。
电影《简·爱》剧照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造就的,因为改变而软弱,因为改变而强大。”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写道。
近年来,国产剧里的“大女主戏”相继霸占荧屏。与以往大多电视剧不同,这些故事里的主要女性角色性格坚强,敢于斗争,在事业方面也野心勃勃,游刃有余。她们往往主导着剧情走向和情节发展,并在结尾时赢得事业、爱情的双丰收。也许是长期以来对电视剧中的“贤妻”及其他较柔弱的女性的审美疲劳,再加上对强势女性的偏爱,“大女主戏”中的自由、独立的女性角色收获了高人气,收视率也水涨船高。
戏外,“大女主”们的成功引起了观众对女性奋斗、独立的思考。对于这一话题,波伏娃曾将其与女性的不幸关联在一起。在她看来,女性的不幸在于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可在时代的变化中,情况是否与波伏娃之言相同?女性杂志《Ms.》创始人,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葛罗莉亚·玛丽·斯坦倡议女性不要放弃梦想:“想象力不发达,或是没有梦想,我们对未知的事物就不再好奇、不再探索。毕竟,梦想是计划的一部分。”太平洋的另一端的中国,也曾在上世纪50年代有句传遍大江南北的响亮口号——妇女能顶半边天。诸如此类的鼓励女性奋斗的话语自20世纪以来层出不穷,似乎从一方面说明了女性奋斗的价值,以及独立自由的女性正在被时代需要着的现实。
文学世界里,追求自由的独立女性也一直被作家们书写着。她们大都有着独立的人格,挣脱各种束缚去主动追求爱情和事业,甚至为此奋不顾身。她们骨子里有股反叛精神,得以为自己、他人抗争。下面这8本书里便有着多位这样的女性,且由于时代背景等因素,她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尽相同:《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出现,从她身上读者看到了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早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文学里的独立女性的代表,激励人们为实现男女平等等愿景而努力;《莎菲女士日记》中的莎菲则成了五四浪潮中的“叛逆”青年的写照,从她身上可以窥见那代人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并且,在角色之外,作品中关于女性权益、性别平等与差异等议题的书写也同样值得读者注意和思考。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英]莎士比亚 著 朱生豪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6月
约写于1596年的《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经典的四大喜剧之一。它讲了一个借债的故事:身无分文的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为向富家嗣女鲍西亚求婚而向好友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因货船尚未到港,只好向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并被迫立约:如不按期偿还,就让夏洛克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不料,安东尼奥的货船遇险未归,在他将被罚割下一磅肉时,急中生智救下他的,正是鲍西亚。
鲍西亚不势利,不像夏洛克一样见钱眼开,她看中巴萨尼奥不是因为他的钱财,而是他身上能吸引自己的特质。鲍西亚还是聪明的,如果不是因为她最后一刻的发言,安东尼奥也许将身首异处。作为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正面女性形象,鲍西亚身上带着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女性代表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作品的讽刺意味。资产阶级的贪婪、罪恶都通过夏洛克这一角色体现了出来。但莎士比亚的高明在于,他并不是对夏洛克进行一味的批判,而是将他身上的复杂性写了出来:夏洛克是“恶”的代表,但这种“恶”之所以被激发出来,也离不开外界对犹太人的歧视和偏见。这个角色的邪恶,一部分正是畸形社会的产物。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英]夏洛蒂·勃朗特 著 宋兆霖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年8月
简·爱可能是许多人在文学里接触到的第一位追求自由的独立女性。出生卑微、相貌平平的她在权贵面前也从未自卑过。相反,她嘲笑他们的愚笨,蔑视他们的蛮横。即使受尽欺辱,简·爱也没有自我放弃或者沉沦,反而将这种悲愤内化为不屈的精神力量。对于爱情,她也有自己的坚持。她爱上罗切斯特,不是因为他那庄园主的身份,而是因为两人有共鸣。简·爱要求罗切斯特平等看待自己——“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
《简·爱》之所以能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夏洛蒂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简·爱。在她写作时,英国政府为了分裂工人运动,采取了某些对女性有利的措施,例如1846年开始实施的“女工10小时工作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有所改善,男女平等依旧没有实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简·爱》的横空出世堪称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夏洛蒂用一个孤女一生的故事,写出了英国妇女的悲惨处境,也写出了女性摆脱男子压迫和歧视的愿景。
在这之外,小说还揭露了英国慈善事业的丑陋真相,讽刺了资产阶级那“金钱万能”的观念,以及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观。凭借《简·爱》,夏洛蒂成为了轰动一时的作家,并在日后被称为“19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
丁玲《莎菲女士日记》
丁玲 著 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4年9月
莎菲是五四浪潮中的叛逆女性,痛恨和蔑视一切,却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患了肺病后,她开始放纵自己的感情,追求南洋华侨凌吉士,却又鄙视他卑劣的灵魂,终日陷于痛苦中挣扎。
莎菲的形象是矛盾的。她坚强自立,却又苦闷沉沦: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莎菲离开了家乡,决意南下,一个人“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向往自由自在的她选择独居,这在当时女性里并不多见。但与此同时,莎菲又异常苦闷沉沦,常常意志动摇,甚至借酒浇愁。爱情方面,她对凌吉士一见钟情,又敢主动追求,但偶尔又会胆怯退缩——“常常话到口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刺着了别人的隐处,虽说是开玩笑。”
理解莎菲身上的矛盾性,得从她那时代的复杂上着手。在五四运动退潮后,社会变得迷惘、混乱,部分青年也不似以前那样热血,目标明确,而是在人生道路和方向上不知所措。莎菲就是这样一类人的形象在文学中的代表:她的思想具有前卫和现代的特点,但她的行为又无法完全服从她这部分思想的指令,这就导致了她的意识和个体的扭曲。这也是我们看到她为何如此“别扭”的缘由。
部分读者对《莎菲女士日记》的写作水平不满,称作为丁玲的早期作品,犹显稚嫩。但抛开写作水平不谈,从这部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意义来看,《莎菲女士日记》的文学意义尚是名副其实的。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剧院风情》
[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著 俞亢咏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2月
朱莉娅·兰伯特正值盛年。身为英格兰一代名伶的她,在台上是美的化身,台下聪敏过人,善于察言观色,是上流宴会里永远的中心。婚后的她厌倦了自己的丈夫,在一个羞涩又野心勃勃的年轻戏迷汤姆的怀里重回爱河。好景不长的是,茱莉亚最终却被汤姆抛弃,陷入痛苦的深渊,但一次情伤,仍然损耗不了她半分风光。
可以猜测,毛姆写茱莉亚这个角色时带着私心——她俨然成了世界上最美丽,最聪明的女人。她的美丽不因岁月的流逝而离去,智慧和优雅也从不减半分。在毛姆的笔下,无论遇到什么窘境,茱莉亚都能全身而退,落落大方。对于爱情,她也一直有自己的把握。无论是丈夫迈克尔还是情人汤姆,她都知道如何捕获对方的芳心,并主动出击。“爱”对茱莉亚是重要的,给予了她需要的激情和快感,但相比事业和自我,“爱”的重要性又相形见绌——在茱莉亚心里,舞台上的光彩和自我的完整,才是最不可丢弃的。
从女权角度看茱莉亚这一角色其实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多地从这一角度解读,也许会失去些阅读的趣味,也背离了毛姆塑造这一人物的初衷。读完小说,我更觉得毛姆只是单纯地想写一个在人世间从容、优雅地活着的女子,和他一直以来偏好着笔的上流阶级的生活。
多丽丝·莱辛《另外那个女人》
[英]多丽丝·莱辛 著 傅惟慈等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1月
这也是个起初受爱情之累,最终从中解脱的女性的故事。柔斯与交往3年的男友乔治分手后,在失去双亲的脆弱中遇到了吉米。在被告知吉米已婚的情况下,柔斯劝说他尽快离婚,但吉米却一直拖拉。直到她忍无可忍,给柔斯妻子皮尔逊太太寄了封信后,才知道一直以来的真相,做出了最后的选择。
柔斯在故事之初的形象十分刚强、果敢:她可以不顾父亲的反对,与男友分手;可以靠工作来养活自己和父亲。当她的父亲劝说她不要再去上班时,她满脸鄙夷,说:“女人就应该独立生活。我喜欢独立生活。”对柔斯来说,她的生活应当是自己掌控的。直到她遇到吉米,她开始变得依赖他,变得优柔寡断。这段爱情几乎让她和她的生活失控,但最后柔斯还是彻底斩断了它,并借此回归到此前的那种独立、自信的状态。
借柔斯之口,多丽丝·莱辛说出了诸多饱含女性主义思想的话语,尤其是在与父亲的对抗中,柔斯那“女人必须自己照顾自己”“女人就应该独立生活”等话语不仅将她那独立女性形象刻画了出来,也引起了读者的许多共鸣。同时,多丽丝·莱辛在故事中还多处描写了男性与女性在感情、生活、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小说里的男性在破坏爱,女性则在守护爱;男性想要“自由”,女性则想要安稳……结尾柔斯决定与皮尔逊太太一起生活,且不依靠男性,更是把多丽丝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埃尔克·海登莱希《背对世界》
[德]埃尔克·海登莱希 著 丁娜 杜新华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大学生弗兰齐斯卡天天幻想能与一令她满意的男子度过初夜。终于,在古巴危机爆发的时候,弗兰齐斯卡和一钳工海因里希不问世事,在二人天地里合欢。一段时间后,两人分手,却又在多年后重聚,这一次,换成了弗兰齐斯卡让海因里希重拾自我。
这是短篇小说集《背对世界》中同名的一篇短篇故事。小说名“背对世界”不仅意味着在自己的时间内不理世事,也暗示着弗兰卡对性的束缚、家庭的束缚的反叛。她其实有两个名字:弗兰齐斯卡和弗兰卡。前者是规矩的,后者是大胆的反叛者形象。她名字的变化其实也是身份、性格的变化。当她变得放纵、乖离时,她就成了弗兰卡,而回到规矩的世界后,又变回了弗兰齐斯卡。两个身份间存有差异,但不变的是她一直是自由的,并有着自己的思想,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在婚姻里,她也游刃有余。 对于自己的人生,弗兰齐斯卡一直握有主导权。
1968年,联邦德国爆发了一场运动,大学生们在性解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小说中的弗兰齐斯卡,现实中的作者海登莱希,都是这场运动的受益者。在这场运动及其他20世纪的女权运动中,她们接触到了性自由及性别平等的思想,并在女性自身身份和权益的探索中前进。值得注意的是,她们个体的努力和改变的意义,与世界的进步是相映衬的,且从未因自身力量的微弱而削弱其意义。
埃莱娜·费兰特 《新名字的故事》
[意]埃莱娜·费兰特 著 陈英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这是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本。作者以莉拉的婚姻和莱娜的转变为线索,继续书写这个被称为“女性史诗”的故事。相比第一本,《新名字的故事》无论是在内容,还是立意上都丰富了许多,尤其是关于婚姻、家庭、女权的部分充斥着诸多矛盾和冲突,而这些冲突的中心则是小说中的主角之一——莉拉。
从故事开头起,莉拉的人格里就具有强大的“破坏性”。她有着天才般的聪明,智力超群,却又喜欢作些常人不能理解的坚持;她独断、“专制”,只要她想做的,几乎没人能阻止她。不过,在第二部里,莉拉的强势受到了婚姻和家庭的挑战:丈夫斯特凡诺的暴力与蛮横、家庭其他成员的嘲讽、自身对怀孕和“妻子”身份的厌恶......婚后的莉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幸福的,却只能与之抗衡,逃脱不了痛苦。直到她在海边度假,遇到了尼诺,她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她出轨,与尼诺相恋,到最后与恩佐一起抚养小孩里诺,莉拉始终是独立的。她向往自由,并一直为其与周围抗争。她身上有着不可想象的巨大能量。
除了莉拉,另一主角莱娜在《新名字的故事》里有迎来了生活和自身的转变。她进入大学学习,还出版了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在这些成长中,莱娜逐渐与过去的部分自己告别,也开始从那不勒斯中抽离出来,但故事中的女性的处境依然不容乐观,深陷在婚姻和家庭泥潭中,且并未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好在,那不勒斯还有莉拉和莱娜。
珍妮特·温特森《时间之间》
[英]珍妮特·温特森 著 于是 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4月
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在诸多纪念活动里,一个“改写莎士比亚7部剧作”的写作出版计划就在其中。7部作品里,“打头阵”的是珍妮特·温特森的《时间之间》。小说改编自莎士比亚晚年的重要作品《冬日的故事》,主题之一是“宽恕”。
何为宽恕?不同人有不同答案,温特森在《时间之间》里的选择是“找回失落”。那失落的又是什么? 是联结众人生活与内心的爱。因为列奥的自大和偏执,两个家庭失去了幸福。他怀疑自己的妻子咪咪和挚友赛诺通奸,生下了女孩帕蒂塔(实际上两人没有通奸,帕蒂塔也是列奥自己的孩子),在愤怒和嫉妒中失去理智,酿成大祸。好在帕蒂塔活了下来,并在养父谢普和义兄科洛的照料下长大。十几年后,她成了联结过去与现在、未来的钥匙。
帕蒂塔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这也助她形成了善良、勇敢的品质。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也敢于找回失落的亲情。还有咪咪,只有她的原谅,才能让这场惨剧收尾,得到一个不那么圆满但令人欣慰的结局。从少女到少妇,咪咪坚信自由与爱,即使在被爱伤得遍体鳞伤后,她仍然在一个契机下重归爱的怀里。在咪咪身上,我们看到了太多:坚强、独立、宽恕......
再来谈作者温特森。从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到如今的《时间之间》,温特森的写作一直充满着激情和力量,但《时间之间》让读者体味到,在这些激情和力量之外,更多了份与时间和解、与恨和解的温情。正如封面上的那句——“时间终将抚平一切伤痛,我们终将被它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