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书单|迟早,你都会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很久以前总是冒冒失失很冲动,
现在想想,
谁没有个矫情装高冷或是愤世嫉俗的过去。
这确实是份书单,
但不是那些被说烂了的标题:
"成长必备的十本书"
"痛过以后,你才懂得"
“如何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生活的姿态”
▼
这是一份18℃的书单,
用最舒适的温度陪伴你。
希望无论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
你都能触及一页纸质的暖 。
然后,
明白生活,
明白理想,
明白爱与被爱,
明白自己。
《不持有的生活》金子由纪子著
“不持有生活,是由金子由纪子提出的概念,主张以不持有的生活之道来享受一种简朴、美好、有品质的生活。”
不只是物品需要整理,生活也需要整理。生活没有负累,抛开所有的“不需要”,和最少的东西进行最本质的精神释放。
现代生活,需要一本合理的收纳书,教会你收纳,教会你生活。日常的扔弃废,日常的断舍离,日常的不持有。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著
书里的真真假假不予置评,不过当作一本小说来看比较不容易陷入其中,书里颠覆太多从前认识的世界。书里那些“疯子”逻辑清晰,思维敏锐,基础知识强大,对信仰执着,这倒是跟我们认同的精英品质有很多共同之处。关于书里那个世界,看完书我都混乱了,但是我倒是认同一点,很多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并不代表就不存在。ps:看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可能也要疯了,后来才发现,嗯,我的智商和知识估计只能变成傻子,做不了疯子的。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李尚龙著
“我一直坚信,英雄,永远是孤独的。”
这本书我一度一直带在身边,他点醒了身处学生时代的我,也点醒沉溺与社交生活的我们。真正的治愈不应当说着青天白日的梦想,让人永远活在想象的温室里。而是戳破幻想的泡沫,告诉你什么才是该做的。
似乎说来这本书略显鸡汤,可我觉得这样的文章是适合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党的,还在有梦的年纪,理应适度理解现实,同时也能敢想敢做梦。
《岛上书店》(美)加布瑞埃拉·泽文著
几天休假,在海边把书读完,感觉真好~就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一个天使为一个生活失意的中年男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可能我们平时过的都太累或者太匆忙,所以总是这样慢节奏的治愈系更打动我们。对呀,看书就是为了消遣,何必总是那么沉重~
《请把我留在最好的时光里》莫梵稀著
“旅行不是关于在外地看到什么风光品尝到什么佳肴消费了什么纪念品,不是你佩戴了什么行头的行李,不是花费了多少假期和金钱,不是你拍回多少漂亮的照片,不是追逐飞行公里数及护照本上的印章页。”
这本书像一本游记,更多又是一种在旅行中的思考。如今有许多人憧憬着去国外旅行,感受异国的一种文化,旅行可以丰富人生,这没有错。而我们总是真正到了一个地方,看看,拍个照,就算来过了。事实上我们需要学会与自己对话,对自己发问。
在旅行中明白生活,明白自己。如果可以,请把我留在童年里,留在青春里,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如丧》高晓松著
看完之后好矛盾,一边觉得他好烦,一边觉得他脑子里的确好多东西。看第一部分小说的的时候,真的不想看了…无聊…酸的要命…但是因为强迫症发作,想坚持看完,才看到第二部分,剧本比小说好的多~我不否认他的才华,不过看完这本书更多的是讨厌 [[挖鼻]] ,看奇葩说建立的好感又没了…就这样…
《水问》简媜著
“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花的朵影、叶的凋图、情的沧浪、人的聚散。”
这是简媜的第一本书,以清纯的少女心怀叙说大学校园里外的人生幻化,也给我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书中的许多话都耐人寻味,让人心生一片安静。
简媜出身乡村,文字也相对更加干净纯粹,读这本书是需要心境的。只有够安静,才能读下去,内心的平和是这本书的开始,也是结尾。
《冰河》余秋雨著
第一次看剧本呀,很奇怪。故事的部分也是为了后面的剧本服务,如果单独作为一个小说,肯定不完整,但是这是一出舞台剧,有了表演,很多地方似乎就完整了,当然,前提应该是表演的也是好的演员。不过不喜欢那种不屑于写所以跳过的态度。
《世界与你无关》丁丁张著
“人注定是孤独的,希望你过的特别好,再去想世界是什么,别人是谁。我们生命中最好的时光,都是以秒计算的。
这十万字是写给世界的狠话,丁丁张也曾写过《人生需要揭穿》,文艺青年的自救须知。现在电子书逐步占领生活,但是这样的一本书,会给我想买纸质书的心情。整本书读起来酣畅淋漓,作者的遣词并不优雅,但说的都是大实话。
一句话:看完如同大梦初醒。
《让我留在你身边》张嘉佳の金毛狗狗梅茜著
“时间会摧毁一切。我要我们永垂不朽。”
这本书描写着狗狗梅茜眼中的存在与消逝,人情与冷暖。
张嘉佳的文字一度让我觉得从一种深深的绝望里渗出一丝的温暖。或许可以说,这是一种别样的治愈系。有些人写出来的文字,叫矫情。而张嘉佳更多得在生活里淡淡地说着触动人心的话。
这本书说着人生、感情里的那些事,告诉我人要学会回顾过往纷纷,也要怀揣一往无穷的孤勇。翻一页温暖的睡前故事,也祝你有个好梦。
韩松落的《老灵魂》里说:我们似乎总会在某一年,爆发性地长大,爆发性地觉悟,爆发性地知道某个真相,让原本没有什么意义的时间的刻度,成了一道分界线。
在十八岁到八十岁之间,我们在不断更新着自己的人生态度。迟早,我们会学会满足拥有,学会好好生活,敢于追逐所想,学会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