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凤凰网、法治周末报社共同举办,深圳福田区政府等单位承办的“法治的突破:1978-2014影响中国法治图书致敬盛典”在深圳福田会堂举行。本次活动于10月20日正式启动,历时一个多月,中国法学界享有盛誉的“法治三老”江平、郭道晖、李步云担任评选顾问。由张文显、李贵连、何勤华、孙笑侠、许章润、高全喜、林来梵等领衔的25位评选专家委员会,在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基础上,经严格筛选投票,从108本初选书目中选出了30本“1978—2014影响中国法治图书”,以及10本荣获“1978-2014影响中国法治图书奖”的书目。
1、《法治与人治问题讨论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依法治国,在实行法治的过程中加强民主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的政治共识和法律共识,而这一共识的达成无疑经历了极为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本论文集就是我国法学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次就法治与人治问题展开讨论的结果。回顾这次讨论,不仅可以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探索我国法治发展的背景,也对今天的法治实践和理论探索,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2、《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龚祥瑞 法律出版社
宪法与行政法本来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但是,从两者的基本内容上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行政法是宪法的一部分,既是宪法的动态部分;而宪法,则是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因此作者将两者合编在一起。“比较宪法”部分主要是介绍英美法等国家的宪法,在这里,也要论及其他国家,但重点是西方国家。书中,作者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形势,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宪政和行政法原则的成败得失,提供对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有益的宪法学和行政法方面的知识。
3、《比较法总论》 郑祝君 清华大学出版社
《比较法总论》介绍和阐释了比较法基础理论,以世界主要法律体系的比较为基本线索;分析了世界主要法律制度之历史传统和当代形态及其异同,并立足于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和世界法律发展状况,探讨了当代比较法学所面临的法律移植与法律本土化、法律多样性与法律全球化等基本理论问题。
4、《法治论》 王人博 程燎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权利论》一书,为《法治论》的姊妹篇,将《法治论》里的论题从中释出加以拓展研究,把关涉每个个体的权利问题从“宪法/法律性”视角转换成一种“社会性“的书写路径,着重讨论了社会中的权利问题。
5、《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梁治平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法辨》收入本书的19篇文章里,13篇刊于《读书》杂志,这些文章曾经以其锐利之思想、清新之文风而引人瞩目,不但令众多外行一窥法理堂奥,因得以亲近法律,同时也使法律学子领略了法律写作的另一种样式,耳目为一新。
6、《走向权利的时代》 夏勇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社会发展与公民权利保护”课题的一个研究成果。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以及其他机构的中青年学者本着共同的学术兴趣,一起探讨权利问题,并到全国若干城市和乡村做了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权利观念、权利保护机制、基本权利以及特殊主体的驻利作了一些描述和解释,提出了若干见解和建议。
7、《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苏力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例如: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问题,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其学术背景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阐释学、语言哲学等。以力求从平易中展现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交叉学科的知识引入到中国的法学研究中来,并融合进中国法学。
8、《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王泽鉴 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的写作期间长达二十年,旨在论述1945年以来台湾民法实务及理论的演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促进台湾民法的发展。《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乃在建构请求权基础体系,作为学习、研究民法,处理案例的思考及论证方法。
9、《法治秩序的建构》 季卫东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法治秩序的建构》是一部涉猎广泛、内容凝练、同时又蕴含着深沉的现实关怀的学术论文集。本书在对中国的固有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社会变迁的实践以及西欧式控法治主义的各种学说和历史经验等进行全面梳理和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直接或者间接地提出了根据当下的客观条件创造性地建构民主法治秩序的一些基本设想,观点新颖并富有挑战性却不失稳健的衡量。
10、《论法治》 李步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论法治》缬选李步云先生三十年来有关法治问题的文章五十余篇。记录了先生在法治与人治、法治入宪、法治国家基本标准、执政党依法执政等问题上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我们从中既可领略先生敏锐的思想,也可感悟中国三十年来法治的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