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跃儿 日期:2014-11-24 21:41:22
作为父母,你真的了解孩子吗?孩子为什么见到什么啃什么,为什么见了什么抓什么,为什么哪里不平往哪走,为什么那么固执执拗,为什么喜欢挑战强者和权威……相信天下的父母没有一个不想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然而因为不了解孩子的成长密码,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中遏制了孩子的潜在发展。
在孩子幼年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关键期。在孩子显现某些特征时,便被家长认为是错误的,从而粗暴地被打断或阻止。以致后来某些方面发展的不完善,或形成了某些陋习,贻误了最宝贵的成长时机。
所谓“关键期”是指敏感期,在0-7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本书是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坚持23年创办中国式巴学园,把西方主流教育思想应用于东方儿童教育的全面总结,是帮助父母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把握系统爱育方法的通俗读物。
本书收录了芭学园的孩子在关键敏感期的真实案例。这是第一次系统深入地揭示0-7岁孩子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金钥匙,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了解了关键期,你就了解了你的孩子,打开一扇通往儿童心理世界的奥秘之门,为成人打捞失去的童年,想起曾经渴望的自己。
作者简介:
“李跃儿芭学园”创办人;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特聘教授;《父母》杂志、央视少儿频道签约专家。
代表作:《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把幸福还给孩子》《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等畅销育儿书,在家长中拥有很高的人气。在芭学园拍摄的电影《小人国》和纪录片《成长的秘密》,在全国多所师范院校、培训学校和幼教机构作为教学片使用,引发幼教界人士和家长的热议。
2004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华表奖”和“形象大使”称号。
2006年,荣获“2006年中国幼儿教育百优十杰”(第一名)称号。
2009年,荣获“2009中国民办幼儿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2013年,作为“教育创新者”的代表之一,参加了搜狐教育的2012年度盛典,并获得“教育木兰奖”。
目录:
写在前面/001
序言李跃儿,一个把画布变成立体乐园的人尹建莉/003
家长的心声/005
第1章认识孩子
1、孩子从哪里来/003
2、人群中的儿童观/006
孩子不是空罐子/006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009
孩子不是玩具/011
孩子不是麻烦/013
孩子不是上帝/015
孩子是一颗种子/016
第2章关键时期关键帮助写在前面/001
序言李跃儿,一个把画布变成立体乐园的人尹建莉/003
家长的心声/005
第1章认识孩子
1、孩子从哪里来/003
2、人群中的儿童观/006
孩子不是空罐子/006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009
孩子不是玩具/011
孩子不是麻烦/013
孩子不是上帝/015
孩子是一颗种子/016
第2章关键时期关键帮助
1、(0~1岁)帮助孩子安全起航/021
每个人都需要安全起航/024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026
2、(0~2岁)大脑工作模式发展的关键期/029
孩子为什么见到什么啃什么/030
孩子为什么见了什么抓什么/039
孩子为什么哪里不平往哪走/045
找到真爱的感觉/049
探索物质是对孩子精神的保护/051
3、(1~2岁)孩子探索的兴趣从哪里开始/053
孩子从探索物质开始探索环境/053
孩子从探索环境中发展自己/054
孩子探索世界的同时发展语言/057
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环境和材料/059
1~2岁给孩子的自由范围/060
4、(2~3岁)探索事物与人的关系对孩子有什么用/063
孩子为什么那么固执/064
怎样面对孩子的执拗/068
怎样引领孩子的工作/070
怎样面对2~3岁孩子的想象力/073
2~3岁孩子的情绪帮助/075
3~4岁孩子的情绪帮助/078
5、(3~4岁)这一阶段的孩子在发展什么/080
孩子是如何工作的/081
为了生存而寻找友谊/084
按家庭的模式建立关系/086
为友谊不屈不挠/087
为友谊使用智慧/087
社会性能力的培养/090
怎样帮助孩子进入群体/092
怎样帮助孩子发展情感生活/094
6、(4~5岁)孩子需要探索他人心智/097
探索他人心智/099
怎样面对4岁孩子的魔幻现实/101
被夸张的思想冲突/105
孩子为什么挑战强者和权威/107
4~5岁孩子的情绪帮助/109
7、(5~7岁)孩子由探索精神到探索文化/112
孩子会自然对文化产生兴趣/112
上学前班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117
孩子开始探索群体/131
为孩子选择一个好幼儿园/135
第3章选择幼儿园要考虑什么
1、根据孩子的个体特征选园/137
根据家庭的情况选园/139
根据家庭成员的意向选园/140
2、好幼儿园的8项指标/141
尊重儿童自然发展轨迹/141
有一个能创造性地使用教育理念的领头人/143
教育目标建立在帮助孩子发展上/144
人员的素养提升朝向所定的教育目标/145
教师必须对自我提升感兴趣/146
有适合儿童工作发展的硬件设施/146
非常注重营养卫生/147
有很好的安全保障/148
第4章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
1、入园前的准备/151
父母的心理准备/152
帮助祖辈做好心理准备/153
给孩子做好心理准备/154
2、孩子入园期可能出现的状况/157
因介绍不当引发孩子对幼儿园失望/157
因分离引发安全感丧失/158
由同化到顺应引发心理失衡/159
3、孩子入园后家长可以做哪些事/161
平静耐心/161
配合老师工作/162
理解孩子的每一个行为/163
学会倾听/164
引发孩子的工作乐趣/165
引导孩子发现朋友/165
引导孩子发现老师/166
在将孩子送到门口时家长可以这样做/166
第5章教育的误区
1、对自由理解的误解171
当孩子失去内心的自由会是什么样/173
当孩子失去身体的自由会是什么样/175
当孩子获得放纵的自由会是什么样/177
为什么要给孩子自由的边界/178
2、如何为孩子建构原则/180
帮助孩子遵守群体原则/180
安全原则与巧妙坚持/187
3、什么时候给孩子自由/190
当不妨碍孩子自己的发展时/190
当孩子探索的时候/193
当孩子工作的时候/195
4、不能给孩子自由的12个方面/198
5、爱的误区/199
公式化的爱/200
求助型的爱/202
焦虑型的爱/204
仆人型的爱/205
偏执袒护型的爱/206
过度保护型的爱/207
第6章给孩子建构哪些人格
1、使孩子成为他自己/213
2、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215
3、使孩子具有对人类有利的审美观/217
4、使孩子具有探索精神和尝试欲望/220
5、使孩子具有对工作和学习的热爱/223
6、使孩子具有质疑和解决疑惑的精神/225
7、使孩子具有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228
8、使孩子对文化和自然具有浓厚的兴趣/232
9、使孩子头脑清楚/234
10、使孩子站在自我的立场选择和判断/236
11、使孩子有参与群体的兴趣/239
12、使孩子有进入主流教育的适应能力/242
13、使孩子具有易于适应环境的能力/244
14、崇尚真理、坚守原则的素质/246
15、使孩子具有抗冲突能力/248
后记/251
我赞成李跃儿朴素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脚,教育是鞋;也赞成“李跃儿教育感悟丛书”所提倡的爱育法则。建议父母都来学一点儿童教育学知识,懂一点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快乐成长!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我很赞同把《小人国》作为一个幼儿教材,让每一个幼儿老师,每一个家长都能看一看。
--卢勤(团中央中少总社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
李跃儿是个真正懂教育和爱教育的人。她的芭学园表里如一,在中国当前的教育形势下,独树一帜,自信地坚持着自己的教育风格。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
我赞成李跃儿朴素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脚,教育是鞋;也赞成“李跃儿教育感悟丛书”所提倡的爱育法则。建议父母都来学一点儿童教育学知识,懂一点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快乐成长!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我很赞同把《小人国》作为一个幼儿教材,让每一个幼儿老师,每一个家长都能看一看。
--卢勤(团中央中少总社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
李跃儿是个真正懂教育和爱教育的人。她的芭学园表里如一,在中国当前的教育形势下,独树一帜,自信地坚持着自己的教育风格。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
李跃儿正以她的理念和行动改写着中国儿童的教育版图,她尊重孩子的意志,呵护儿童的心灵,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同时,她又耐心帮助孩子们建构原则,绝不漫无边际地放纵。
--著名央视特约编导纪录片《小人国》导演张同道
芭学园的孩子呈现出来的状态就像是美国孩子的状态。
--FritzvonKlein(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亚洲区社长)
我很喜欢芭学园,我觉得它和我在瑞典的幼儿园差不多。
--艾迪特·弗雷(瑞典幼儿教育专家)
第2章关键时期关键帮助
(0~1岁)帮助孩子安全起航
在母亲的子宫中,胎儿一举手一投足能够触摸到的是光滑的子宫壁,那里可能一点光都不会透进来,所以胎儿不需要使用视觉,但他能够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因而在出生后,婴儿对母亲说话的声音会特别敏感,这就是母亲所使用的语言成为母语的原因。我们可以想见,在子宫中,胎儿还能够听到母亲内脏活动的声音,包括心脏跳动的声音,胃和肠子蠕动的声音,因而胎儿出生后,听觉已经可以很好地被他们利用,几乎是一出生婴儿就能根据声音判别方向。
我们还可以想见,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能够闻到一点羊水的味道,所以出生后他的嗅觉是最好用的。由于婴儿出生前的生活内涵是安全的,这些环境是他容易掌控的,来自外界的刺激还不是很丰富,所以他们不容易出现担心和焦虑,不容易出现突然的恐惧,婴儿跟随着母亲的身体在失重的世界里晃动。
我们无法知道孩子出生之前在母亲的子宫里是否具有对秩序的需要,想必是应该有的。出生后,胎儿变成了婴儿,来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中,四周充满了他完全不了解的事物,他们的身体突然感受到了重量,不再能听到子宫中经常听到的声音,感触不到光滑的子宫壁,这时,这个婴儿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我们这些有经验的成人从我们习惯了的子宫中的环境放置到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可能首先有的就是恐惧,然后是没有安全感,有了这两种感受之后,我们尽快要做的事情一定是摆脱这种恐惧与不安。
再来继续想象一下,如果是一个在地球上生活了30年的人,突然被放在一个语言不通,完全陌生的外星世界,他会用什么方式来摆脱恐惧,获得安全感呢?
第一步,他可能先要想办法去探索他身边的事物,看看有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探索的方式一定是先看后摸,当他把身边所有的事物都看熟了之后,他就会先留在这个他熟悉的安全地带。
第二步,在这个安全地带里,他也只是先待着,先适应,不敢轻易改变,因为他身边这些事物的特性他还没有完全了解,他只好先保留一开始他看到它们时的样子。
第三步,等他确定他所在的这个环境是安全的之后,他也就熟悉了身边的孩子在子宫里安详的样子所有事物,这些物体的样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他安全的标志,只要看到这些熟悉的事物,就等于是安全了,有了安全的保证,他就感到可以放松了,陌生感消失安全感就被建立起来,这时,他才可以慢慢地深入研究他身边的这些事物,深入地了解它们,探索它们,由此获得一个普遍经验,提取出这些事物的普遍规律,这个人就开始使用这些规律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扩大自己的生存领地。
一个婴儿从妈妈的子宫来到外面的世界,所做的事情可能就跟一个成人到了外星球一样。专家们发现,婴儿所做的事情与我们前面讲的那个流程非常近似。
第一,他们首先通过妈妈的声音找到了妈妈,并记下了母亲的味道;只要记住了妈妈的味道,他们就能肯定地寻找到妈妈,找到母亲,他们就安全了。抓握是婴儿一出生就会做的事情,这是他的一种自然反射,从一出生,婴儿就会攥紧拳头,在他们还不知道谁是他们的妈妈时,他们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握,这就像小动物一出生就会走路一样,是人类天生的本领,这种天生的本领造成我们人类一种普遍的象征性行为,在我们感到紧张和愤怒时我们就会攥紧拳头,因为只要攥紧拳头我们就会感觉到安全一点。
第二,当婴儿睁开眼睛,能够看到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他们就会将身边所有的一切铭刻在大脑之中,他们反射性地把身边的生物的样子和位置,以及他们形成的氛围铭刻在大脑中,把这种完整的图像当成是安全的标志,这看上去他们对环境是有秩序要求的,他们像那个被突然投入陌生环境的成年人一样,把他们身边外在的秩序转移为内在的秩序,这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那个安全的环境,也像小动物对自己出生的窝的绝对依恋,因为信任窝就是信任母亲,母亲就是安全的象征,只有母亲才能带给婴儿绝对的安全,只有深深依恋自己的窝才能保证没有危险,人也是这样。
第三,当婴儿确定这个环境不再危险,他们就会开始探索他们所处的这个环境中的事物,我们管这种探索叫作儿童的工作。
每个人都需要安全起航
我们看到婴儿是经历了这样一个程序:先安顿好自己,不让自己感到恐惧,确定自己肯定能活下去,才开始发展自己,所以早期的安全感建立对一个人的一生非常重要。
作为一个婴儿,当他能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能做的第一件事是把生活环境中所有的因素固定下来作为一个模式,使之成为自己安全的需要,这就是安全感建构关键期的特征。
婴儿通过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固守而建立起对环境的控制安全感。在孩子居住的环境里,各种物品的摆放、物品的样式都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形成孩子内在的记忆模式。当环境的模式改变时,孩子会感觉到痛苦和焦虑。固定的环境模式能为孩子建立起很好的安全感,所以孩子会固守于已经形成的生活环境而不愿意接纳新的生活环境。
从出生后孩子就开始了这一活动,到3~4个月时已经能明显地表达出来。当环境更换后,孩子就会显出不安和恐惧,出现反常的情绪。这一状况有可能会延续到1岁半到2岁。有很多人可能发现,当孩子第一次被抱到一个陌生人群中和陌生环境中时孩子就会莫名其妙地哭闹和睡觉。他们用哭闹来抗拒,用睡眠来逃避突如其来的不安全感。这就是由于家的模式已经被铭刻在孩子的大脑中,离开了这个模式孩子就会感觉到不安全,就会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这样就会迫使成人不得不把他们再带回那个安全的港湾之中,孩子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确定自己是否是安全的。
有一位妈妈每天下午四点,都会躺在自家后花园的一张躺椅上给她的小女儿讲故事。有一天她生病了,还没讲几句,就感到很不舒服,和女儿说完对不起后,便回到屋里躺在床上。这时,女儿伤心地大哭起来。
在场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可能是看到妈妈生病才着急大哭的,纷纷感慨才这么大的孩子就知道因为妈妈生病而着急,于是不断地有成人来安慰她,告诉她妈妈的病会好的,但是孩子像没听见一样仍然大哭。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帮助这个孩子。
后来孩子拿着书哭喊,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不要,不要,躺在床上的妈妈以为孩子要让她读书,于是忍着病痛从床上爬起来给孩子读书。但孩子仍然在大哭并不断地说不要,不要。大家都很着急,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后来,孩子又不断地喊:“椅子!椅子!”
直到家中有一个成员醒悟过来,将妈妈经常坐的那张躺椅的垫子拿进来,放在妈妈身边,女孩才止住了哭泣,并微笑起来。
原来,每天下午四点妈妈都会坐在这个躺椅上,身后垫着这个垫子,为她讲故事,这已经成为一种秩序固定在孩子心中。当这一天下午,由于突然的事件,这个秩序被打破时,孩子就会感到痛苦。当妈妈又和那个椅子的一部分放在一起时,秩序就被恢复,孩子的痛苦感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