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自画像


作者:爱德华勒维  日期:2014-05-03 15:19:46



《自画像》小说从头到尾只有一段,经常一句话就是一个非常个人和主观的看法,涉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想过的、喜好、厌恶等等,前后句多为没有逻辑关系的语句,好像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同样很碎。如果说《自杀》是作者无法与外部世界和解的结果,那么《自画像》则是一个开端:无法与自己和解。这部作品可以看做是是对《自杀》的预设,也是对自己生命走向的“预设”。
  《自画像》是一本充满智性的作品。即使放弃了叙事,即使采用了最直接、无修饰的陈述句,爱德华?勒维依旧不时展现了他的奇思妙想、幽默感、对语言的敏感和哲学深度。
  
  作者简介:
  爱德华勒维(1965—2007),法国作家、艺术家、摄影师。这是一位很特殊的作家,他毕业于法国精英ESSEC高等经济商学院,却自学成才走上了艺术之路。自1991年开始钟情于抽象画。1995年,结束印度的两个月之旅回国后,他决定放弃绘画,焚毁了自己的几乎所有画作,开始涉足摄影。先后出版了三本摄影集《恐慌》(2002)、《复原》(2003)、《假象》(2006)。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了7部作品,包括《自画像》、《日记》、《著作》、《虚构》、《自杀》等。他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语言灵动,情感真实,淡淡的悲怆凄凉跃然纸上;特殊的句子构造,又犹如“碎片的组合”,被称为“文学立体派”(LiteraryCubist)。
自画像:一幅不可能的图景
  文/btr
  1
  请做好准备:《自画像》将很可能有别于你过往的任何阅读体验。它不是一本自传,不是传统意义上由文字构成的人物肖像,所以它不属于由《道连?葛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詹姆斯?乔伊斯)和《一位女士的画像》(亨利?詹姆斯)等文学经典组成的参照系,而在某种意义上有点接近保罗?奥斯特书写父亲的《一个隐形人的画像》,却又在本质上几乎成为它的反面——如果说奥斯特的书写是让隐形的现形,那么勒维仿佛是在书写一种不可能。《自画像》也迥异于那些表面上与之略显相似的先锋文学文本:它不像纪约姆?阿波利奈尔的图画诗那样自足并追求形式,也不像大卫?马克森(DavidMarkson)那样以后现代的方式来构建叙事,也没有对他影响颇深的潜在文学工厂作品中的那种游戏感,而是一次独特、异质而大胆的尝试。
  2
  且让我们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方式来描述《自画像》——
  1.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只有一个段落;
  2.这个段落有近两千句短句组成,最长的句子也不足半页;
  3.这些短句几乎都是陈述句;
  4.这些陈述句的主语大部分都是“我”;
  5.所有句子的内容都关于“我”:讲述了“我”的喜好、感觉、观点、经历、观察等;话题则涉及童年回忆、政治、性爱、文学、艺术、心理感受、哲学思辨等;
  6.这些句子虽然在书页上呈现出一种顺序,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顺序,读者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读,以任何顺序读。或者说:时间和叙事是不存在的;
  7.这些陈述句往往简单、直接、戛然而止。相邻的两句句子之间常常并无关联,或仅有晦涩而隐秘的关联。
  3
  “点彩派”(Pointillism)——评论家们经常会用这个词来形容爱德华?勒维的写作风格。当谈论《自画像》时,这个形容显得更加准确:点彩派画家反对在画板上调色,而只用原色的彩色粗点堆砌来作画,利用人们视网膜的感知特性来创造整体印象;爱德华?勒维的《自画像》里的每一句句子不啻就是那一个个原色粗点,它们并没有先后顺序,或者说,它们是非线性的,因此这些句子无法构成叙事,而只能在读者读完全书后留下一个总体印象。或许正因如此,《自画像》没有分段,它仿佛要予人一种印象:这些句子是同时出现的。
  然而,画像真的出现了吗?当爱德华?勒维将关于自身的一切和盘托出、仿佛无止境地谈论自身时,我们是否看见了一幅关于作者的、更真实的图景?
  4
  “我五音不准,所以我不唱歌。”“因为我有趣,所以大家就认为我是幸福的。”“听一位老人讲述自己的一生时,我在想:‘这人是他自己的一座博物馆。’”“不想改变东西不意味着我是保守的,我喜欢让东西自己去改变,无需亲力亲为。”《自画像》里的每一句陈述句的确都令读者对作者有了更多了解。
  “我不写回忆录。我不写长篇。我不写短篇。我不写剧本。我不写诗歌。我不写推理小说。我不写科幻小说。我写碎片。”“我努力成为自己的专家。”“确切描写我的生活比过我的生活要花去更多时间。”“说起自己的话题时,我会滔滔不绝。因为喜欢听别人讲述他们自己,我谈论自己时就没有任何顾虑。”《自画像》中也有不少像这样充满元叙述意味的句子,作者在描述正在进行的写作时,也在探究人是否真的可以了解自己,并通过描述自己为他人所了解。
  但最终,在全书近末尾处,爱德华?勒维写道,“我写的一切都是真的,但那又怎样?”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书中唯一一句反问句,它带有那些客观却刻板的陈述句所没有的感情浓度。爱德华?勒维似乎在问:当时间不存在,当叙事缺席的时候,这些真实的叠加最终达成了什么?他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画像是否可能的怀疑。
  5
  《自画像》(Autoportrait)是法国作家爱德华?勒维已出版的四部作品之一,其他三部分别是《著作》(Oeuvres)、《日志》(Journal)和《自杀》(Suicide)——书名皆仅由一个单词构成。《著作》虚构了533本不存在的书,并加以描述,其中一些(如摄影图册《美国》和《色情》)后来被实现;《报纸》是对新闻陈规的戏仿和反讽;《自杀》则以第二人称描述了一幅多年前吞枪自杀的作者好友的肖像。而最惊人的是:就在爱德华?勒维把《自杀》手稿交给出版社十天之后,他自杀身亡。
  “你读字典,就像其他人读小说。你说,每个词条都是一个人物,会出现在另一个词条的解释里。”《自杀》里的这段话仿佛在鼓励读者以《自杀》中的“你”来解释《自画像》里的“我”甚至作者自己——或者,在更宽泛、更本质的意义上,谈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存在的意义。
  如果说,《自杀》中使用第二人称是在暗示叙事者(“我”)与自杀离世的作者好友(“你”)之间“交流之不可能”的话,那么《自画像》所说的则是“我”了解及描述自己之难。《自画像》是一张试图穷尽描绘自我的清单,一张翁贝托?艾柯所说的“无尽的清单”——如同英译本封面上那幅作者自绘的插图:白色的点终究敌不过无尽的黑,似乎要湮没其中——《自画像》成功描绘了自身之不可能。
  6
  但这悖论般的不可能丝毫没有减弱阅读的乐趣。《自画像》是一本充满智性的书。即使放弃了叙事,即使采用了最直接、无修饰的陈述句,爱德华?勒维依旧不时展现了他的奇思妙想(“躺在草地上,我想起六岁时有过的眩晕,那时我躺在草地上想,如果没有重力我就会掉到天上。”)、幽默感(“如果上帝是一位女神,我会更加相信她。”)、对语言的敏感(“Titbit这个词不知为何让我想到了恋童癖。”)和哲学深度(“造就我风格的,不是文字,而是思想。”);在更多时候,他对于日常生活的种种思考,对于文学、艺术的看法仿佛是对读者的一种邀请:就好像《自画像》是一张庞杂的测试问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而就在这时,自画像就变成了一面镜子,不可能的似乎变得可能了。
  2014年2月27日
  【书摘+内容】P1我可能在不知情的时候,和杀了人的人说了话。
  P2我拿死亡开玩笑。我不爱自己。我不讨厌自己。我忘不掉去忘记。我不相信撒旦存在着。
  P3我不说“A比B更好”,但是说“我更喜欢A,而不是B”。
  P33我没有参加过裸体主义者的葬礼。
  P40我喜欢旅行,在别处停下。生活之于我好像和童年的周日下午一样永无止境。
  P44餐桌上,冰块或是气泡让水不再那么无聊,但我喜欢水的无聊。
  P50在生命里的一些阶段,我会过度使用这句话:“在我看来,一切都很复杂。”
  P58小时候,我常常做这个噩梦:重力消失了,人性消散了,亲人们远离了我,没有回来的希望,每个人都是一个无限膨胀的世界的中心。
  P63作为艺术家和作家,我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成了疯子:人们煽动了我的古怪,由于我是自在工作,没人来核实我做的事情,得过一定的时间让周围人明白我从另一边来,而且,偶然地,他们向我指出了这一点。
  P67我十四岁时在韦尔农的好农夫买了第一条李维斯501款粗制牛仔裤,我着迷于盖有纸板的蓝灰色棉布和有纽扣的口袋,穿上它,我在时间里跳跃。
  P70我希望人们在我的墓碑上刻下这句墓志铭:“一会儿见。”
  P91在那些消沉的时期里,我想象着自杀后葬礼的画面,有很多朋友、悲伤和美好,事情感人得让我渴望经历它,所以渴望活着。
  P97我已经活了14370天。我已经活了384875个小时。我已经活了20640000分钟。我身高一米八六。我的眼睛没有看个够,我的耳朵也没有听个够。似曾相识的幻觉比一大杯酒更能让我开心。
  P99幸运的是,我不知道自己对生活的期待是什么。
  P112十五岁是我生命的中间,无论我的死亡日期是什么。我相信在生命之后还有一个生命,但是死亡之后没有另一个死亡。
  ……







阅读提示:自画像的作者是爱德华勒维,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自画像下载地址

上一本:桃红李白
下一本:那年我所喜欢的男孩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