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草 日期:2015-11-20 21:33:34
★“明日灭亡三部曲”首部,被奉为华文科幻经典、张草的代表性著作,首次引进大陆。
★第三届“皇冠大众小说奖”首奖,倪匡、司马中原、南方朔、候文咏等强力推荐。
★明末天启六年,顺天府(今北京城内)突发惊天大爆炸,死伤惨重,威力相当于现代核爆。这是人类历史上**有详细记载的神秘事件,迄今无人能做出准确解释。公元2950年的地球联邦,一个纯种东方人的胚胎被秘密培育成才,力图寻找甚至扭转当年这场灾变与历史转折的关联……本书以此展开,历史与科幻的结合,充满气魄不凡的超时空想象。
★不同于任何一本科幻小说,作者将佛教生灭变化的宇宙观注入小说中,通过科幻的形式看生命及文明的兴亡与虚幻。佛教和科幻的结合非常少见,充满符号般的神秘感。
本书简介:
公元2950年,一部生物电脑玛利亚重建了人类社会“地球联邦”,人类血统已经完成大融合,所有种族的染色体被混合,“民族”已无意义,混种生化人将作为未来的新人类。唯一获保留的“纯种”中国人81402028被选派担任时间旅行的危险任务,由八个浸泡在液体里的“奥米加”人头用意念送他到古代。
在一次次时空的交错重叠中,他始终无法忘记明朝天启六年的史料记载,他被“读史者”悄悄培育成人,并在引导下找到了天启大爆炸的史料,隐隐感到其中深藏着解救中国古文明的契机,他要逃离地球联邦的控制,他要到明朝天启六年!他要破坏历史,设法阻止那场爆炸!
作者简介:
张草
本名张容嵻,祖籍广东南海,马来西亚华侨第三代,毕业于台湾大学牙医系,正职是医生。从中国的玄学、历史,到西方的侦探、科幻、电影、电视、漫画、美术、音乐,无所不通,是当代华文科幻、奇幻小说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曾以《天启爆炸》获得评审压倒性的青睐,成为第三届台湾“皇冠大众小说奖”首奖得主,并与之后的《地球觉醒》及《末日涅槃》构成“明日灭亡三部曲”,成为华文科幻的经典之作。
多年来笔耕不辍,致力于各种小说类型的创新,著有《双城奇谭》《庖人三部曲》《云空行》系列,以及极短篇《很饿》《很痛》等。
目录:
总序蝙蝠的文章
特别推荐绝妙好小说
自序
序章顺天府
天启六年五月甲辰(初二)
天启六年五月乙巳(初三)
天启六年五月戊申(初六)
第一章缘起
婆罗门
胚胎室
菲立普
试探
沙也加
停经日
第二章证因寺总序蝙蝠的文章
特别推荐绝妙好小说
自序
序章顺天府
天启六年五月甲辰(初二)
天启六年五月乙巳(初三)
天启六年五月戊申(初六)
第一章缘起
婆罗门
胚胎室
菲立普
试探
沙也加
停经日
第二章证因寺
早课
早斋
清晨
三明治
云水堂
数字
种族
中国
正午
第三章东城
失踪
铸锅巷
转折点
席会
东安门
相对论
棋盘街
人选
噩梦
中场一
名词解说一:次元
名词解说二:神通
第四章火神庙
闭关
正思
蚩尤旗
鸿福
奥米加
锦衣卫
集合
第五章王恭厂
明天
脱逃
分道
线索
重逢
第六章端午
中邪
流出
阴谋
玛利亚
慧施
天坛
问题
叛变
答案
前兆
中场二
名词解说一:东方的威胁
名词解说二:安德鲁
第七章灭劫
对话录
出动
震声
异象
原因
遗忘
第八章既济未济
报告
中阴
始末
初坛
后事
前言特别推荐绝妙好小说
倪匡
《天启爆炸》这篇科幻小说采用了历史事实和天马行空的幻想结合的方式来写作,所以必须先了解小说所采用的历史事实。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神秘的、不可解释的事实,都是幻想小说的好题材,在这些事实上可以有无限的发挥,做任何方式的设想,而变成引人入胜的小说。
神秘事实有一个共通性,就是有关事实的记载语焉不详,或者只是传说,或者那些事实根本就是当时会作故事者所创造,根本不是事实,传久了才被人以为是事实。
只是这篇小说取用的天启大爆炸这件事是例外,发生在中国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顺天府内的大爆炸,不但有确实的时间、地点,而且爆炸之前的种种异象,爆炸发生时候的种种恐怖情形,爆炸之后的人心惶惶,都有十分详细的记录。
当时顺天府是首都,文化十分发达,不但有私人的记载,而且有官方新闻机构的正式报道。所以天启神秘大爆炸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有详细记载的神秘事件。
只可惜这样有研究价值的神秘事件,并没有引起世界上实用科学家的注意,没有对它进行深入研究,所以只好由幻想小说作者来努力,用小说作者的想象力来设想这场神秘大爆特别推荐绝妙好小说
倪匡
《天启爆炸》这篇科幻小说采用了历史事实和天马行空的幻想结合的方式来写作,所以必须先了解小说所采用的历史事实。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神秘的、不可解释的事实,都是幻想小说的好题材,在这些事实上可以有无限的发挥,做任何方式的设想,而变成引人入胜的小说。
神秘事实有一个共通性,就是有关事实的记载语焉不详,或者只是传说,或者那些事实根本就是当时会作故事者所创造,根本不是事实,传久了才被人以为是事实。
只是这篇小说取用的天启大爆炸这件事是例外,发生在中国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顺天府内的大爆炸,不但有确实的时间、地点,而且爆炸之前的种种异象,爆炸发生时候的种种恐怖情形,爆炸之后的人心惶惶,都有十分详细的记录。
当时顺天府是首都,文化十分发达,不但有私人的记载,而且有官方新闻机构的正式报道。所以天启神秘大爆炸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有详细记载的神秘事件。
只可惜这样有研究价值的神秘事件,并没有引起世界上实用科学家的注意,没有对它进行深入研究,所以只好由幻想小说作者来努力,用小说作者的想象力来设想这场神秘大爆炸发生的来龙去脉,虽然幻想不等于事实,可是也不能绝对否定幻想会接近事实。
当然就小说而言,最主要的并不是采取的题材是不是独一无二的好题材,而是要成为小说之后,这小说是不是好看。可以很肯定地说,《天启爆炸》是极好看的好小说。
小说利用了历史记载(作者肯定下了不少功夫去研究这些资料),而且运用得巧妙无比,不但将大关日完全融入想象之中,而且连细节也不放过,有一节描写爆炸之后将一个人的脸完完整整地印在墙上,连五官的表情都在,更是恐怖诡异兼而有之,如果不知道那是当时灾变之后确实的记载,一定会以为是小说作者的创作,所以必须一再说明:小说中有关当年在顺天府发生的事情,从皇宫中到小巷口的种种异象,都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有详细记载的神秘事件,都是确然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印在墙上的人脸,和日本广岛原爆之后在墙上发现的血人影何其相似,然而天启爆炸却又不像是核子武器所造成,因为破坏力不同,所以更显得神秘。)
之所以在小说选用的题材上说了很多,是因为三十年来,这场神秘大爆炸一直在吸引本人的注意,在超过三十年的幻想小说创作过程中,不知道多少次想在这件神秘事件上加以发挥,可是想来想去,都想不出该如何处理,也可以说,要在这件神秘事件上落墨,化为小说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在看了《天启爆炸》之后,格外佩服。掩卷深思,肯定自己就算可以做出同样的幻想,可是在小说的结构上、写作技巧上、情节动人上,也及不上《天启爆炸》。
相信大家看了《天启爆炸》之后会和我有同样感觉。
这篇小说不是没有缺点,缺点在于最后天启爆炸是由“地球联邦”所发动,可是似乎并没有达到目的,有些含含糊糊。然而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阅读过程之后,相信读者不会在意,而会不断回想小说的情节,越想越觉得其味无穷。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神秘的、不可解释的事实,都是幻想小说的好题材。要在神秘事件上落墨,化为小说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看了之后,格外佩服。掩卷深思,肯定自己就算可以作出同样的幻想,可是在小说的结构上、写作技巧上、情节动人上,也及不上这本。
——倪匡
这是一部气魄不凡的超时空想象之作,熔历史与科幻于一炉。在交叉呈现的叙述中,“过去”和“未来”这两个界面彼此相叠,并造就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小说以明代顺天府的一次大爆炸为楔子而展开,而后引发未来对历史的介入;那场大爆炸是否能被阻止?历史能否改写?这是时空旅行里古老的问题之一,作者写来仍盎然有趣,而未来世界的统治形态及出现的问题亦发人深省。
——南方朔
历史与科幻的结合,古典与现代,完整的历史考证、大胆的想象,令人充满了期待。这篇小说的风格之创新,唯当代少见。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神秘的、不可解释的事实,都是幻想小说的好题材。要在神秘事件上落墨,化为小说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看了之后,格外佩服。掩卷深思,肯定自己就算可以作出同样的幻想,可是在小说的结构上、写作技巧上、情节动人上,也及不上这本。
——倪匡
这是一部气魄不凡的超时空想象之作,熔历史与科幻于一炉。在交叉呈现的叙述中,“过去”和“未来”这两个界面彼此相叠,并造就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小说以明代顺天府的一次大爆炸为楔子而展开,而后引发未来对历史的介入;那场大爆炸是否能被阻止?历史能否改写?这是时空旅行里古老的问题之一,作者写来仍盎然有趣,而未来世界的统治形态及出现的问题亦发人深省。
——南方朔
历史与科幻的结合,古典与现代,完整的历史考证、大胆的想象,令人充满了期待。这篇小说的风格之创新,唯当代少见。
——侯文咏
紧握住明代末期的历史线索,书写顺天府神秘恐怖的巨劫……依据巨劫后人们的臆测,升华为一种科幻灵异的审判世界。
——司马中原
天启六年五月甲辰(初二)
顺天府,大明帝国的京师。
当日夜晚,顺天府前门的城楼角,出现异象。
守在城楼角的兵卒,看见许多青色小光点,发出幽幽的荧光,像有千百只萤火虫在抖动。
兵卒的耳中,还感觉到低沉的振动声,像有人在窃窃私语,他的脑子顿时浑浑的,感觉怪怪的不爽快,皮肤表面麻麻的似乎披上了一层薄雾,隐然有触电的感觉。
五月,天干物燥,即使在晚上,空气也很是沉闷。
可是这一晚,守卒觉得空气中充满了骚动的粒子,很像是暴风雨前的天气。而那些诡异的萤火,并不像平日一般一闪一闪的,而是泛着冷漠的、阴森森的光芒。
由于很黑,他判断不出萤火的距离。
也就是说,他也判断不出萤火的大小。
萤火渐渐有了动静,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集中,凝聚成越来越大的物体。
守卒睁大了眼,惊讶得说不出话,一双腿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起抖来。
萤火的光并没照亮四周,只凝聚在自己的范围内,是以只有城楼上的守卒们瞧见。他们纷纷疏离职守,往那位发抖的同伴走过去,从各自的守备位置来到楼角,一起观看这诡异的一幕。
面对这种从未想象过的场面,他们完全不知该做出什么反应。
荧光聚成了一个大车轮。
那是个无月的夜,大车轮冉冉地升上天,叫人以为月亮弄错日子出来了。
当大车轮消失时,顺天府的一角又恢复了平静,空气中的不安和浮躁骤然消失,只留下夏夜的闷气。
守卒们如梦初醒,没人说一句话,因为无话可说。
这件事,被天文官“钦天监”们记下,载入了《明史》的《五行志》之中。
这件事的意义当时没人明白,一直到五天之后另一件事发生,也没人将它们牵连在一起。
真相要一千年后才有人了解。
天启六年五月乙巳(初三)
张政图收好了铜制的官印,向属下交代了一声,便步出“通政使司”,慢吞吞地踱回家去。
跨出“通政使司”大门,步入大街,免不了经过“锦衣卫”大门,他向“锦衣卫”门口的两个人打了个招呼,他们微微点了头,算是回礼。
张政图可不想得罪这些隔壁的人,所以才这般恭恭敬敬,否则按他正三品的官阶,何必?这年头,官阶保不了身家性命。
天色尚未全然黑去,张政图带着一名仆人,一路上寡默地回想今日的事,有多少完成了,多少又须明日完成,又有没有遗漏了什么。
从全国各地传来的奏折和一些最新消息,他已吩咐人整理了一份清单,今夜就会到达魏忠贤的手上了。只要这件事完成,其他也就没啥大不了的。
要不是他身为“通政使”,管理全国各地的消息,要将它们送到皇上面前,又要编成《邸报》给百官们看,魏忠贤也不会派人来拉拢他。
魏忠贤要的,谁敢不给?
这样一来,魏忠贤就会比皇上早一天知道所有的消息,因此也就比皇上更耳聪目明,有的时候,还甚至会派人来明示:将某则消息消失掉。
官场黑暗,不如早辞官去吧?
张政图又沉思了一下:《邸报》已经编写好,书办们会抄写两百多份,明日就能发往全国各大省会衙门了。
虽然有属下提议用刻板,甚至活字印刷,可是这么一来,许许多多的书办们,包括全国各地专门抄写的一些穷文人,就得失业了,是以迟迟未定,《邸报》的发行也就不够快了……
在琐碎的思绪间,只听见仆人说﹕“老爷,到了。”他惊一抬头,看见家门已在眼前。
“老爷回府啦──”仆人一喊,里头便有房门提了灯笼开门,照亮灰昏昏的路。
是个大热天,即使傍晚了,屋宇内还回荡着沉沉的闷气呢。
家人早用过饭了,他的小妾吩咐下人弄了饭菜摆上,又自个儿弄了壶热茶,一面饮茶,一面侍候丈夫。
这小妾是他来京上任才讨的,发妻留在家乡。
这小妾甚是灵巧,很得他欢心。
他吃了几口热乎乎的饭菜,又喝了口茶。
“老爷,热吧?”
“吃得浑身大汗,怎么不热?”
“待用完了,妾吩咐人取冰镇酸梅汤来,可好?”
张政图打从心里高兴,点了点头,又吃起饭来。
“老爷,今日可有啥趣事?”
张政图笑道﹕“又要我说新闻了。”
“可不是?也省得再去看《邸报》,妾平日与些姊妹们聊着,都比别人先知道新闻呢。”
“给你拿去炫耀去了。”张政图笑盈盈地捋胡子,想了一阵,“有一件事,不有趣,有些恐怖哦。”
“妾才不怕,有老爷在呢。”
张政图吃完了饭,用茶水漱漱口,吩咐下人收拾了。
“上酸梅汤吧。”他说。
“不行,”小妾嘟起了嘴,“老爷不先说一则,就没酸梅汤喝了。”
张政图累了一天,一被小妾撒娇,反而精神来了。
他捋须一笑,说﹕“似乎是本月初一的样子,在山东济南发生的怪事。”
小妾两手捧腮,专心听着。
“那天济南知府到城隍庙去行香,一行人浩浩荡荡,可是才到庙门,忽然之间,知府、皂隶等一伙人,全都昏倒了在地上。”
小妾听得两眼都睁大了。
张政图很喜欢她这个表情,刻意停顿了一下。
“为什么全昏了呢?没人知道,倒是有人赶忙去通知了家人。”张政图变了表情,表示要说到可怕的部分了,“此时,其中一名皂隶的妻子接到通知,急急忙忙赶来,远远看到庙管门前,站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近一看,吓了一跳,差点也一起昏倒在地。”
小妾没吃惊,反而兴奋地屏着呼吸,津津有味地微笑着。
“站在庙管门前的,是她的前夫,她已经死去多年的前夫……”张政图顿了一下,“此时却在庙前摆手,示意她离去,还对她说﹕‘此地进不得,进去不得,天下城隍在此造册。’”
说完,他啜了口茶。
“就这样而已呀?”小妾觉得没趣,又问,“天下城隍都在做啥呀?”
“造册,”张政图说,“就是在编造名册。”
“为什么呢?”
“这我可不晓得了。”
小妾若有所悟地说:“恐怕,是有很多人要死了。”
“别乱说,这几年只出了个不成气候的奴酋,天下太平,何来死人。”
“奴酋”是指万历四十四年自立为王、建国“后金”的建州酋长努尔哈赤,说这句话时,他还不知,大明国运只剩十八年了。
“可是,天底下的城隍爷都来商量了呢……”
张政图没想到小妾会那么认真,忙扯开话题﹕“甭伤脑筋了,再告诉你一件事吧?”
小妾点点头,又很高兴地倚腮倾听。
“东城这头的证因寺,今早发生了一桩异事……寺里的和尚,大白天诵完经后,全部鱼贯走出大殿,忽然有个站在后排的和尚,心念一动,回头一瞧,看到方才做早课的大殿上,居然赤裸裸地躺了个和尚。”
“咦?”小妾问道,“先前没人发觉吗?”
“先前还坐满了人呢,那和尚是在他们离开大殿时才出现的,不但赤身裸体,还昏迷不醒。”
“这真奇。”
“不奇就不告诉你了。”张政图抚摸她的小手,满脸堆笑,“你官人的冰镇酸梅汤呢?”
天启六年五月甲辰(初二)
顺天府,大明帝国的京师。
当日夜晚,顺天府前门的城楼角,出现异象。
守在城楼角的兵卒,看见许多青色小光点,发出幽幽的荧光,像有千百只萤火虫在抖动。
兵卒的耳中,还感觉到低沉的振动声,像有人在窃窃私语,他的脑子顿时浑浑的,感觉怪怪的不爽快,皮肤表面麻麻的似乎披上了一层薄雾,隐然有触电的感觉。
五月,天干物燥,即使在晚上,空气也很是沉闷。
可是这一晚,守卒觉得空气中充满了骚动的粒子,很像是暴风雨前的天气。而那些诡异的萤火,并不像平日一般一闪一闪的,而是泛着冷漠的、阴森森的光芒。
由于很黑,他判断不出萤火的距离。
也就是说,他也判断不出萤火的大小。
萤火渐渐有了动静,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集中,凝聚成越来越大的物体。
守卒睁大了眼,惊讶得说不出话,一双腿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起抖来。
萤火的光并没照亮四周,只凝聚在自己的范围内,是以只有城楼上的守卒们瞧见。他们纷纷疏离职守,往那位发抖的同伴走过去,从各自的守备位置来到楼角,一起观看这诡异的一幕。
面对这种从未想象过的场面,他们完全不知该做出什么反应。
荧光聚成了一个大车轮。
那是个无月的夜,大车轮冉冉地升上天,叫人以为月亮弄错日子出来了。
当大车轮消失时,顺天府的一角又恢复了平静,空气中的不安和浮躁骤然消失,只留下夏夜的闷气。
守卒们如梦初醒,没人说一句话,因为无话可说。
这件事,被天文官“钦天监”们记下,载入了《明史》的《五行志》之中。
这件事的意义当时没人明白,一直到五天之后另一件事发生,也没人将它们牵连在一起。
真相要一千年后才有人了解。
天启六年五月乙巳(初三)
张政图收好了铜制的官印,向属下交代了一声,便步出“通政使司”,慢吞吞地踱回家去。
跨出“通政使司”大门,步入大街,免不了经过“锦衣卫”大门,他向“锦衣卫”门口的两个人打了个招呼,他们微微点了头,算是回礼。
张政图可不想得罪这些隔壁的人,所以才这般恭恭敬敬,否则按他正三品的官阶,何必?这年头,官阶保不了身家性命。
天色尚未全然黑去,张政图带着一名仆人,一路上寡默地回想今日的事,有多少完成了,多少又须明日完成,又有没有遗漏了什么。
从全国各地传来的奏折和一些最新消息,他已吩咐人整理了一份清单,今夜就会到达魏忠贤的手上了。只要这件事完成,其他也就没啥大不了的。
要不是他身为“通政使”,管理全国各地的消息,要将它们送到皇上面前,又要编成《邸报》给百官们看,魏忠贤也不会派人来拉拢他。
魏忠贤要的,谁敢不给?
这样一来,魏忠贤就会比皇上早一天知道所有的消息,因此也就比皇上更耳聪目明,有的时候,还甚至会派人来明示:将某则消息消失掉。
官场黑暗,不如早辞官去吧?
张政图又沉思了一下:《邸报》已经编写好,书办们会抄写两百多份,明日就能发往全国各大省会衙门了。
虽然有属下提议用刻板,甚至活字印刷,可是这么一来,许许多多的书办们,包括全国各地专门抄写的一些穷文人,就得失业了,是以迟迟未定,《邸报》的发行也就不够快了……
在琐碎的思绪间,只听见仆人说﹕“老爷,到了。”他惊一抬头,看见家门已在眼前。
“老爷回府啦──”仆人一喊,里头便有房门提了灯笼开门,照亮灰昏昏的路。
是个大热天,即使傍晚了,屋宇内还回荡着沉沉的闷气呢。
家人早用过饭了,他的小妾吩咐下人弄了饭菜摆上,又自个儿弄了壶热茶,一面饮茶,一面侍候丈夫。
这小妾是他来京上任才讨的,发妻留在家乡。
这小妾甚是灵巧,很得他欢心。
他吃了几口热乎乎的饭菜,又喝了口茶。
“老爷,热吧?”
“吃得浑身大汗,怎么不热?”
“待用完了,妾吩咐人取冰镇酸梅汤来,可好?”
张政图打从心里高兴,点了点头,又吃起饭来。
“老爷,今日可有啥趣事?”
张政图笑道﹕“又要我说新闻了。”
“可不是?也省得再去看《邸报》,妾平日与些姊妹们聊着,都比别人先知道新闻呢。”
“给你拿去炫耀去了。”张政图笑盈盈地捋胡子,想了一阵,“有一件事,不有趣,有些恐怖哦。”
“妾才不怕,有老爷在呢。”
张政图吃完了饭,用茶水漱漱口,吩咐下人收拾了。
“上酸梅汤吧。”他说。
“不行,”小妾嘟起了嘴,“老爷不先说一则,就没酸梅汤喝了。”
张政图累了一天,一被小妾撒娇,反而精神来了。
他捋须一笑,说﹕“似乎是本月初一的样子,在山东济南发生的怪事。”
小妾两手捧腮,专心听着。
“那天济南知府到城隍庙去行香,一行人浩浩荡荡,可是才到庙门,忽然之间,知府、皂隶等一伙人,全都昏倒了在地上。”
小妾听得两眼都睁大了。
张政图很喜欢她这个表情,刻意停顿了一下。
“为什么全昏了呢?没人知道,倒是有人赶忙去通知了家人。”张政图变了表情,表示要说到可怕的部分了,“此时,其中一名皂隶的妻子接到通知,急急忙忙赶来,远远看到庙管门前,站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近一看,吓了一跳,差点也一起昏倒在地。”
小妾没吃惊,反而兴奋地屏着呼吸,津津有味地微笑着。
“站在庙管门前的,是她的前夫,她已经死去多年的前夫……”张政图顿了一下,“此时却在庙前摆手,示意她离去,还对她说﹕‘此地进不得,进去不得,天下城隍在此造册。’”
说完,他啜了口茶。
“就这样而已呀?”小妾觉得没趣,又问,“天下城隍都在做啥呀?”
“造册,”张政图说,“就是在编造名册。”
“为什么呢?”
“这我可不晓得了。”
小妾若有所悟地说:“恐怕,是有很多人要死了。”
“别乱说,这几年只出了个不成气候的奴酋,天下太平,何来死人。”
“奴酋”是指万历四十四年自立为王、建国“后金”的建州酋长努尔哈赤,说这句话时,他还不知,大明国运只剩十八年了。
“可是,天底下的城隍爷都来商量了呢……”
张政图没想到小妾会那么认真,忙扯开话题﹕“甭伤脑筋了,再告诉你一件事吧?”
小妾点点头,又很高兴地倚腮倾听。
“东城这头的证因寺,今早发生了一桩异事……寺里的和尚,大白天诵完经后,全部鱼贯走出大殿,忽然有个站在后排的和尚,心念一动,回头一瞧,看到方才做早课的大殿上,居然赤裸裸地躺了个和尚。”
“咦?”小妾问道,“先前没人发觉吗?”
“先前还坐满了人呢,那和尚是在他们离开大殿时才出现的,不但赤身裸体,还昏迷不醒。”
“这真奇。”
“不奇就不告诉你了。”张政图抚摸她的小手,满脸堆笑,“你官人的冰镇酸梅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