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克武 日期:2014-05-18 10:39:58
《血染的情仇》由郭克武编著。
新婚大喜之日,父亲被日军枪杀,媳妇被鬼子抢去糟蹋。这弥天大仇,在男、女主人公心底深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为报仇雪恨,男主人公不惜铤而走险,而命运却一次次把他推向风口浪尖……《血染的情仇》以一家人多舛的命运为切入点,从全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的壮丽画卷,更深层面地揭示了在是非黑白的反复较量中,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内在规律。
作者简介:
郭克武,山东省汶上县人,高级经济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枣庄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担任金融教学、金融刊物主编和金融调研工作,先后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编或参编出版10余部图书,其中有30余篇文章(图书)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奖励;曾获市“十佳理论工作者”称号。主要创作有长篇小说《烽火大汶河》(获第一届中国金融文学奖)和《血染的情仇》;影视短剧《情如一家》等多个剧本被地方电视台拍成电视剧;部分短篇小说、散文、诗词被多家报刊、网络发表、采用。
目录:
一、晴天霹雳二、关山月寒三、冰清玉洁四、野草花香五、生死相许六、家仇国恨七、云遮雾障八、爱恨情仇九、怒向刀丛十、月缺月圆一、晴天霹雳1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
平津沦陷后,日军东路军沿津浦路南下,于是年底侵入山东。
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建据点,修碉堡,对山东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山东鲁南。小鲁庄村。
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趁春节临近,村民鲁大爷家正在准备为大儿子鲁大峰迎娶新媳妇。满面红光的鲁大爷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不停地与前来道喜的乡邻打着招呼。
堂屋内,鲁大娘虔诚地跪在神龛前,双手合十,双眼紧闭,口中正不停地祈祷:“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今天是俺大小子迎娶新媳妇的大喜日子,求菩萨保佑俺顺顺当当、平平安安;保佑鲁家早添贵子,人丁兴旺,俺给您磕头啦!”说着向菩萨连磕了三个头。
正在这时,小儿子鲁小峰“呼”的一声闯了进来:“娘,新嫂子快要到啦,您还跪在这里求神,快起来准备接新儿媳妇吧!”鲁大娘急忙站起身来:“就来!就来!”在大鲁庄通往小鲁庄的山道上,一乘四人花轿正由远而近地行进着。满脸欢快愉悦的新郎官鲁大峰骑着马走在轿前;轿内的新媳妇田秀姑不时掀起蒙头红子,透过轿帘缝隙偷偷瞅瞅走在前面的新郎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里憧憬着未来。
花轿进村,全村男女老少一齐涌上来看热闹。吹鼓手吹得更欢,唢呐声更响。一群天真的孩子跟在花轿后,口里不停地唱着童谣:新媳妇,俺瞅瞅,脸蛋白白嫩油油:新媳妇,坐幼幼,不生男娃生妞妞。
人群簇拥着花轿来到鲁家大门口。花轿落地,喜笑颜开的鲁小峰跑过来举着一挂鞭炮,围着轿子“噼噼啪啪”地燃放起来。鞭炮响完,轿帘掀开,在迎女客的搀扶下,新媳妇轻手轻脚走出花轿,端坐到轿前一把古色古香的椅子上。
一好事后生想看一眼新媳妇的模样,猛然上前掀起蒙头红子,“哇,新媳妇这么俊呀!”人群中发出一阵赞叹。迎女客急忙把蒙头红子盖好,从身上掏出一条红绸带,一头递给新郎官,一头递给新媳妇,两个年轻后生抬起椅子,新郎官在前面牵引着绸带,然后缓步走进大门。
院内天井里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两支燃烧的蜡烛光芒熠熠,香炉内一炷燃香散发着缕缕青烟。桌子后面的屋墙上,一个斗大的“囍”字格外醒目。
新郎官和新媳妇双双站到了八仙桌前之后,村长明保生亮开大嗓门对院内众多的男女老少说:“诸位四邻,各位乡亲,今天是鲁家大喜的日子,也是咱们小鲁庄的大喜事,新郎鲁大峰和新娘田秀姑就要正式结拜为夫妻。下面我宣布:结婚典礼仪式现在开始。一拜天地!”新郎、新娘双双跪地,在八仙桌前磕了三个响头。
明保生:“二拜高堂!”新郎、新娘双双向在一旁正襟危坐的鲁大爷、鲁大娘跪地三拜。
明保生:“夫妻对拜!”鲁大峰、田秀姑转身面朝对方,跪地互拜。
明保生:“送人……”明保生“送人洞房”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大门外“砰砰”突然传来两声枪响。接着,一群荷枪实弹的鬼子、伪军恶狼般闯了进来。他们端着明晃晃的刺刀驱赶开看热闹的众人,一齐涌到八仙桌前,将新郎、新娘等人团团包围起来。在数九寒天的季节里,刺刀光格外阴森,格外寒气袭人。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使众人一时不明就里,惊愕万分。村长明保生走到一个腰挎指挥刀的鬼子军官面前,一边打手势一边说:“太君,我是这里的村长明保生,你们这是……”这时,长得鼠眉獐目的伪军小队长张三站了出来,他先朝鬼子军官鞠了个九十度的躬,然后转身对大家开了口:“院子里的人都给我听着,这位是大日本帝国驻大鲁庄据点里的皇军小队长山本太郎,今天到这里来,是奉命来抓私通八路的共匪的!”明保生一愣:“老总,你说什么?私通八路?我们村老百姓连八路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怎么能有人私通八路呢?全村人可都是规规矩矩、安安分分的良民啊!”张三将明保生的话告诉了山本太郎。山本太郎狞笑一声:“你的告诉他,有人告密,说新媳妇就是私通八路的共匪,皇军要把她带到据点里去审问。”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