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勇先 日期:2014-08-22 21:25:21
壬辰年桂月,文友刘勇先先生发来他的文集《汉江拾贝》打印稿,请我为之作序,这一下把我难住了,因为自愧墨水不多,功底不足,学识浅薄,岂敢为之。老实说,我不是为刘先生著作写序的适合人选,却之再三,然刘先生多次盛情相邀,恭敬不如从命,只好赶着鸭子上架,捉笔涂鸦了。
刘勇先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他退休后,却余热犹暖,“老树春深更著花”,不吋有他编写的书籍和文稿相赠。多年来,我们文来书往,也常常促膝谈心,互通信息,交换资料,修改文章。他的文字功底深厚,熟悉古汉语常用字、繁体字、篆书、草书、金文,对甲骨文也略知一二,视力又好,我的几部著作都是请他在文字方面为之校正把关的。
在不断接触中,我慢慢知道了刘勇先是山东单县人,1937年11月出生在贫苦农家,比我小近半岁,童年时,父母相继病故,由祖母及叔婶养大。由于他自幼聪慧,异常勤奋,学习坚韧刻苦,曾考入山东工学院。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先后参与过青铜峡、石门、葛洲坝、安康、大峡等几个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他是高级工程师和处级干部,并在20世纪60年代的《青铜峡报》、 《青铜峡工程报》以及80年代的《安康电站报》供过职,曾任过安康地区记协的常务理事。他一生转战大江南北,为新中国的水电建设作过贡献。1997年卸下了公职担子,却退而不休,转而从事几部书籍的编纂和陕南地方人文历史、出土文物的研究工作。2008年编辑出版37万字的《青铜峡诗抄》,2009年又编辑出版126万字的《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史》,2011年又编辑出版78万字的《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史》,这次结集出版的《汉江拾贝》,就是他研究陕南特别是安康地区的历史文化的丰硕成果。
作者简介:
刘勇先,山东单县人,1937年11月出生于贫苦的农家,童年父母病故,共产党员,进过大学,评过高级职称,任过处级干部。一生爱做文字游戏,写过少文章,笔名东方晰,曾编著过4本书。
目录:
良知,责任
——《汉江拾贝》序
第一篮:叙事篇
石门旧影
——《石门十三品》摩崖部分老照片
清驻兴安府三位武将曾参加解决台湾问题
汉阴为什么人才辈出
沈伊默和郭沫若友情的见证
不管风吹雨打昔H荣华依旧
——浅识乾隆进士冯晋祚题《盛世耆英》匾
书画瑰宝献国家社会贤达赤诚在(一)
——谢裕枋捐献书画赏析
书画瑰宝献国家社会贤达赤诚在(二)
——祝凯、杨瑞周、顾元伯等捐献书法作品赏析
浅议紫阳茶马古道良知,责任
——《汉江拾贝》序
第一篮:叙事篇
石门旧影
——《石门十三品》摩崖部分老照片
清驻兴安府三位武将曾参加解决台湾问题
汉阴为什么人才辈出
沈伊默和郭沫若友情的见证
不管风吹雨打昔H荣华依旧
——浅识乾隆进士冯晋祚题《盛世耆英》匾
书画瑰宝献国家社会贤达赤诚在(一)
——谢裕枋捐献书画赏析
书画瑰宝献国家社会贤达赤诚在(二)
——祝凯、杨瑞周、顾元伯等捐献书法作品赏析
浅议紫阳茶马古道
从一幅太上老君画像看陕南道教文化
小名头的书画也有收藏价值
喜得状元王仁堪对联
七月流火小扇有风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一件装帧考究的飞白书法册页引起的思考
少见小楷之叹
浅识袁枚的笔记小说集《子不语》
古牌匾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陕西旬阳县太极城民俗博物馆藏品撷英
……第二篮:历史篇
第三篮:人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