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子今 日期:2016-09-05 18:25:40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战国时期秦史的关注和兴趣。本书就“芈月”所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原型进行详细介绍,分析了“芈月”的历史机遇和是非功过,勾勒了秦国霸业形成的历史轨迹,为读者揭开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神秘的面纱。同时,本书也就观众对电视剧的“找茬”“捉虫”进行了正面回答,进一步表达了理解和尊重艺术创作中变通的观点。 第二,艺术作品中历史人物的年龄表现,有时会因主题的需要而失真。
对这种情形,或许应当取某种宽容的态度。毛泽东是一位对历史非常熟悉的政治家,他对于历史主题的文学作品也比较关心。1958年11月,他在一次谈话中说:“《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二者不可等同视之。若说生动形象,当然要推演义;若论真实性,就是说更接近历史真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不如陈寿的《三国志》罗!”他说:“比如,旧戏里诸葛亮是须生,而周瑜是小生,显然诸葛亮比周瑜年纪大。这可能是来源于演义。而在《三国志》上记载周瑜死时三十七岁,那时诸葛亮才三十岁,即比周瑜小七岁。”(盛巽昌编著:《毛泽东和“三国”》,75页,上海,文汇出版社,1995)小说和戏曲中人物年龄处理与历史真实的差误,人们长期以来都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