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泓 日期:2018-11-13 10:46:07
本书从历史人类学和社会史的角度,考证了北京魏公村及其历史主体由金、元、明、清、民国迄今,随都城政治中心空间位置转移之形成、变迁、复归及其社会生活。认为族群与其信仰是可跨越的。
基于蒙元的怯薛(宿卫)出仕与荫叙制度作为参与创元的畏兀儿人仕官入朝、充任重臣的文化机制和政治空间,认为家族、宗族制度,不仅仅是汉人社会的文化根基或核心,而且是其他族体具有的深层依托和信任链,因而亦成为其扩展的内因和方式。它是社会交往结构的圈层格局解说。
诠释了族群社区的自我重构与政治空间构建的关系,提出族体的空间过程和记忆资本与其历史地位和政治信任系结。同时认为,即使在中国政治权力中心所在的京城——国族文化建构的中心地,亦存在多位异元或同一性之外的边缘文化。主张族属研究应注重族体自身的历史认同,对于族体的建构行为,非赞同纯粹注视社会竞争资本的功利目的,而关切族性之源因。弥补了以往京城该群落的研究,以及官方民族史和中心与边缘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