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发现者


作者:布尔斯廷,吕佩英  日期:2014-08-19 12:17:16



《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上下)》是一部描述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探索世界和自我的文明史的杰作,在美国出版后即不胫而走,畅销不衰,已被译成20多国文字。
  《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上下)》全书分四卷:“时间”、“陆地与海洋”、“自然”和“社会”。
  在第一、二卷中,作者丹尼尔·J·布尔斯廷通过历史上翔实而有趣的故事,娓娓动听地叙述了人类初始各种伟大的发现:人类第一项伟大发现是时间?一星期有7天?时钟是怎样发明的?陆地与海洋是怎样发现的?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发现”欧洲和美洲?为什么人们那么久后才知道地球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等等。
  在第三卷中,作者翔实地描述了从眼镜到望远镜以及显微镜等拓宽人类视野的新发明,以及人类如何将这些新发明用于茫茫大海引航、探索深邃无垠的天宇、观察肉眼所不及的微生物机体的奥秘,从而开辟了航海学、天文学、微生物学、胚胎学等知识领域的新前景。作者还生动地叙述了发现家们不畏千难万险地寻觅新奇罕见的物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动植物分类学,又为人们进一步揭开了大自然的奥秘。
  在第四卷中,作者另辟蹊径叙述了人类共同生活的社会,从古老的人类起源、原始人的冲突入手,叙及人类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风采,并探索了古代文明与近代文明的关系。同时,作者以流畅的笔触、独具只眼地介绍了人类一切智慧之母,即记忆术和印本书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为记忆术和印本书籍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进步的保证。作者还叙述了温克尔曼和谢里曼等先驱者如何艰难地发掘古典文化遗址,发现了古希腊和罗马等地辉煌的建筑物和古物宝藏,开考古学之先河。最后,作者以渊博的学识阐述了人类学,对人类社会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了系统的评价。
  《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上下)》堪称一部展现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史的巨作,不仅广采博引,资料丰富,而且贯通古今,颇具独到之见。
  作者简介:
  丹尼尔·J·布尔斯廷(1914—2004)是美国著名文学派史学家,也是曾获普利策奖的《美国人》的作者。1989年,布尔斯廷因其一生对文学的卓越贡献,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他曾任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达12年之久。
   
  早年,他就是著名的罗得斯奖学金获得者,曾经在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美国历史,成绩卓著;后来曾任罗马大学、京都大学等校客座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还聘他为该校三一学院的研究员,并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他的一些著作已被译成欧洲各国文字、日文和中文。特别是《发现者》一书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影响甚广而又脍炙人口的巨著《美国人》(3卷本)和《发现者》的姐妹篇《创造者》、《探索者》均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
  目录:
  致读者
  第一卷时间
  第一编天体之国
  第二编从日光计时到时钟计时
  第三编传教士的钟
  第二卷陆地与海洋
  第四编想象中的地理
  第五编通向东方之路
  第六编世界倍加宽广
  第七编美洲的意外发现
  第八编海路通向四面八方
  第三卷自然
  第九编看到肉眼不能看见的东西
  第十编人体内部
  第十一编科学走向普及致读者
  第一卷时间
  第一编天体之国
  第二编从日光计时到时钟计时
  第三编传教士的钟
  第二卷陆地与海洋
  第四编想象中的地理
  第五编通向东方之路
  第六编世界倍加宽广
  第七编美洲的意外发现
  第八编海路通向四面八方
  第三卷自然
  第九编看到肉眼不能看见的东西
  第十编人体内部
  第十一编科学走向普及
  第十二编将万物分类编目
  第四卷社会
  第十三编扩展知识领域
  第十四编揭开过去
  第十五编考察现在
  描绘天堂与地狱要探索地球、大陆和海洋的形状,很大的障碍不在于无知,而在于认识上的错觉。想象使人们勾勒出一些粗略的轮廓,可以在瞬息问适应自己的希望与恐惧,而认识只能由经验的逐步积累与互相矛盾的证明而得到增进。村民们自己害怕攀登山峰,因而认为死去的人处于那个不能进入的天空高处。
  天体是表现生生灭灭的最佳例证。太阳每夕西下,每晨又重升,月亮每月再生。每次再生的月亮是否就是原来的那个天体呢?日落时在天空中闪闪发光的繁星是否就是黎明时消失的那些呢?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像星辰那样能死而复生。无怪乎人们认为天体,特别是月亮,与死者的复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将举例说明来自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这些观念,并提醒大家,这种观念并非仅仅产生于地中海区域或欧洲世界。
  在希腊的远古时代,月亮女神赫卡忒被认为是鬼魂的召唤者,是冥府女神。按照东方流行的占星术,月亮的幽冷光线能使死者肌体腐朽,从而使其灵魂出窍,脱离尘世苦海而上升天堂。古代叙利亚人在月光最皎洁之夜晚在坟墓祭祀,想使亡灵早日超升。东正教会也是为了实现这种愿望而为死者选定葬礼日子的。
  印度教的占老经文《奥义书》说:“所有离开尘世的人都前往月亮,他们的气息使月亮在上半个月膨胀起来。”追随波斯圣哲摩尼(约216—约276)的摩尼教信徒们在他们的神秘教义中赋予月亮以光辉的作用,把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和基督教的教义混合成为一种相当有吸引力的新教派。许多早期的基督教徒,包括圣奥古斯丁在内,都受其影响。他们解释说,每当月亮从地球摄取了发光的灵魂,它就成为半钩形。
  月亮把这些灵魂转送至太阳后,就渐渐亏蚀。月亮之舟每月在天河往返,载上一批批新来的灵魂,定期把这些灵魂转送上更大的太阳之舟。半钩状的弯月是永生不灭的象征。古代的巴比伦以及凯尔特诸国和非洲各地,人们都以此来装饰墓石。罗马共和时代的元老院议员们,都以象牙弯月装饰在鞋上,作为他们精神纯洁的象征,因为贵族死后,其灵魂将被送往天堂,在月亮上步行。
  灵魂飞升月球,已不只是个譬喻。根据斯多葛派的学说,月亮周围有一个由特殊物质组成的环带。灵魂是一种燃烧着的气息,自然地通过空气向天空的火焰上升。灵魂在月亮附近找到了天空的以太“门廊”,而以太是一种与灵魂的本质极为相似的物质,因此灵魂以平衡的状态在那里飘荡。每个灵魂都是一个赋予智慧的火球,所有的灵魂在发光的月亮周围汇合成一种永恒的歌唱队。这种观念与毕达哥拉斯学派过去所主张的不同,即埃律西昂乐土不是在月球上,而是在月球周围的以太层中,只有纯洁的灵魂才能进入这里。
  根据当时流行的天文学,月球是七大行星中最低的一个,它的以太层与地球的不洁净大气层最为接近。毕达哥拉斯学派与斯多葛派想象灵魂环绕月球一周后又返回地球。因此,“在月下”一词是用来指地上的、尘世的或生命短暂的万物。
  也许,正如欧洲民间故事所说的那样,人各有其归属的星宿,由他的地位和命运决定星宿的明暗。在人诞生时,他的星发出光芒,而在人死亡时,星也就陨灭。所以流星可能表示某人死亡。亚历山大的优西比乌斯主教在五世纪时就感到奇怪:“在亚当与夏娃时代,难道天上只有两颗星吗?诺亚和其他七人以方舟度过洪水之灾后,难道天上只有八颗星吗?”每个人出生时,都有一颗幸运或不幸之星在他头上。拉丁词ascrosus(不幸之星)的意思就是命运不利。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感谢我们的“幸运之星”。
  许多人想过,如果死后的灵魂变成鸟,飞离尘世,那么灵魂不就自然会上升到天体去吗?世世代代死去的前人,不可胜计,这就可以解释天空的星为何如此众多了。有人认为,银河聚集着无数死者精灵,是死者灵魂的大道。奥维德叙述了维纳斯如何隐身降临元老院,把恺撒的灵魂从他的肉体带回天堂去,这个灵魂又如何成为火焰,飞越月球,变成一颗有尾巴的彗星。
  ……P99-102
  







阅读提示:发现者的作者是布尔斯廷,吕佩英,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发现者下载地址

上一本:民国政要的私密档案
下一本:中国的自由传统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