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狸 日期:2014-12-07 13:20:15
本书将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浓缩为小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趣味性极强,它不仅让大人们在阅读中受到历史的启发,也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
作者简介:
雪狸,资深文学编辑,兼历史小说作家,文字底蕴颇丰,胸怀广博更心系天下,深怀悲悯之心。曾在文学网站连载多部历史小说,已出版文学小说多部,尤以文史作品见长,文风简练,清新自如,内容深厚,知识性强,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
目录:
1
序4
君王篇4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这段历史时期充满了王侯间的争斗,成则王,败则寇。谁能笑到最后才是最终的赢家。4
1、秦穆公五张羊皮换五贤4
2、秦武王举鼎斗勇枉送命6
3、秦惠王“送金牛”计取蜀国7
4、秦嬴政统一六国称皇帝8
5、楚庄王绝缨计笼络人心9
6、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0
7、燕昭王千金买骨群贤必至11
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兴国力12
9、卫懿公玩鹤丧志亡家国13
10、齐桓公九合诸侯成霸主15
11、宋襄公“不乘人危”误战机16
目录:
1
序4君王篇4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这段历史时期充满了王侯间的争斗,成则王,败则寇。谁能笑到最后才是最终的赢家。41、秦穆公五张羊皮换五贤4
2、秦武王举鼎斗勇枉送命6
3、秦惠王“送金牛”计取蜀国7
4、秦嬴政统一六国称皇帝8
5、楚庄王绝缨计笼络人心9
6、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0
7、燕昭王千金买骨群贤必至11
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兴国力12
9、卫懿公玩鹤丧志亡家国13
10、齐桓公九合诸侯成霸主15
11、宋襄公“不乘人危”误战机16
12、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复国17
13、晋重耳富不忘贫成就霸业18
14、晋文公退避三舍先礼后兵20
15、周桓王进退无据遗留笑柄22
16、郑庄公谋弟黄泉见母23谋臣篇24
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各方诸侯挑起的惊涛骇浪,那么围绕在王侯身边的谋臣志士便是那推波助澜的人。得一良士胜过千军万马,他们的故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241、晏婴使楚善辩赢尊严24
2、西门豹揭骗局治邺有方25
3、田忌赛马孙膑献奇计26
4、陈轸坐山观虎斗大败韩魏27
5、甘罗出使十二封上卿27
6、蔺相如斗强秦完璧归赵28
7、蔺相如渑池会屈秦王29
8、商鞅南门立木重诚信30
9、苏秦悬梁刺股佩六国相印31
10、苏秦临终献计擒刺客32
11、张仪连横破合纵说楚盟秦_32
12、子产不毁乡校广开言路33
13、子产闻哭声断案查冤情34
14、范雎远交近攻一统天下35
15、管仲谋鹿楚田荒36
16、唇亡齿寒虞虢灭国36
17、慎到连环三计保东地37
18、孙膑斗庞涓诈疯脱难38
19、鲍叔牙荐贤管仲相齐38
20、吕不韦奇货可居一本万利39
21、晏婴二桃杀三士40
22、弦高献牛犒军救郑国41谏客篇43
说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服帝王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但凡一个英主都离不开这敢于说出不同声音的人,这便是谏客,敢于反对国主的人。431、优孟哭马谏楚王43
2、晏婴贺弦章谏景公罢宴44
3、晏婴一日三谏显忠心44
4、晏婴借弈棋谏君修仁政45
5、邹忌论美劝齐王纳谏46
6、甘茂立约止谗谣言息47
7、魏王攻赵南辕北辙47
8、荀息叠蛋谏晋王戒奢48
9、秦王骊山追李斯废逐客令49
10、士会死谏救统帅50
11、郤缺夫妻相敬如宾得举荐50
12、孟轲谏齐王明察秋毫51
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53
14、晏婴讲故事劝齐王仁政53 序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群起争霸,烽烟滚滚,战乱不断。中原大地被众多的诸侯国分割成片,弱国依附强国,大国吞并小国。周王室名存实亡,。各国君主为争得霸主之位,集贤才,招勇士,对内革新内政,对外不断变化外交政策。各诸侯在自己的封地上割据称王,争夺土地,都想成为能够号令天下的霸主。由此,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各国君主为谋得国家的强盛,广开门路,招贤揽士,不少有雄心有抱负的能人异士纷纷投奔自己所认同的君主,为其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乱世之中故事多,或关于君主,或关于谋臣,或关于能人志士,或关于娇媚红颜。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数不清的故事,或为后人所传唱,或被世人诟骂唾弃,那些人、那些事的是非功过,任凭后人品读评说。
王室中少不了为得王位而明里暗里进行钩心斗角,为夺权力而厮杀不断的兄弟相残。诸侯间总是因为利益而循环往复的求和反目,因为国力的强弱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卑微和强横。身为一国之主,有的有着雄才大略,治国有方;有的心怀天下,势必完成统一大业。一方天下几国主,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管到什么时候,人才,绝对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春秋战国时期的争斗,有的发生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有的存在于暗藏杀机的朝堂间。一个成功的君主绝对少不了良臣的辅佐,一个国家的衰败也少不了奸臣小人的祸害。看那些智者之间的博弈争斗,不见兵刃,却能步步见血,和风细雨般便决出了胜负。有时候,女人太美也是罪过,尤其是那些围绕在帝王侯将相身边的女人,即便无心也能铸成大错。似乎红颜便注定摆脱不了成为祸水的命运,几生几世都要背负亡国的罪名。那些宫廷中的女人,或许就有着征战在前方的男人没有的武器。一笑倾城,再笑便倾了国。
这些存在于历史中的小故事,穿越时间的隧道呈现在我们面前。谁对谁错,谁是谁非,看过了,在你的心中便已然有了一个结果。君王篇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这段历史时期充满了王侯间的争斗,成则王,败则寇。谁能笑到最后才是最终的赢家。
1、秦穆公秦穆公五张羊皮换五贤羊皮换贤
百里奚原是虞国的大夫,具有非凡的才能。后来虞国被灭,百里奚成为了亡国大夫。晋献公本想对他委以重任,可是百里奚觉得十分屈辱,便宁死不从。后来秦穆公派人向晋国提亲,晋献公便把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秦穆公。当时有人向晋献公进谏,既然百里奚不愿意做官,那就让他做个陪嫁的奴仆吧!所以百里奚便跟随着晋国公主的陪嫁队伍走向秦国,可是在半路上他却偷偷逃走了。
后来秦穆公在查看陪嫁的奴仆名单时,发现少了一个人,便向他人询问。别人都认以为不过是个奴仆,不必太在意。此时,朝中有个从晋国投奔而来名叫公孙枝的武士,他便把百里奚具体介绍了一番,并告知秦穆公他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因此,秦穆公发誓一定要找回百里奚。秦穆公百里奚从陪嫁的队伍中逃走之后来到了楚国的边境上,楚兵发现了他并怀疑他是奸细。百里奚急忙辩解自己是虞国人,是给有钱人家放牛的,国家亡了才出来逃难。楚兵见他年岁已大,长相老实,也不像个奸细,于是就把他留下来看牛。想不到百里奚还真有一套养牛的本事,没多久便把那些牛养得个个膘肥体壮。人们都称呼百里奚为“放牛大王”。不久,他的这个名号传到了楚王的耳朵里,便命他去南海牧马。
后来秦穆公得知了百里奚的下落,便准备了一份厚礼,想要派人将百里奚要回来。这时公孙枝拦住了秦穆公,并对他说:“以前楚王不知道百里奚是个人才,所以才让他去牧马。倘若我们如此大张旗鼓地要人,就等于告诉了楚王百里奚的价值。由此,楚国又怎能轻易地放人呢?”
秦穆公听完他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可是他又急于将百里奚换回来。
公孙枝便说道:“我们最好低调一些,就用一般奴仆的价钱,用五张羊皮将他换回来就行了。”
秦穆公听完,便按照公孙枝的建议派出了使者。
秦国的使者见到楚王说道:“我们之前走失了一个奴隶,他犯了很重的罪,我们已经找他很久了。后来听说逃到了楚国,希望您能允许我将这个罪犯带回去。”说完便献上了带来的五张上等羊皮。楚王一听不过是个奴隶,于是很痛快地答应了使者的请求,让他将百里奚带回了秦国。
秦穆公满心欢喜地去见百里奚,却发现他原来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失望的表情顿时显露出来:“可惜啊,年纪太大了。”
百里奚笑道:“您要是让我跟随您去涉猎飞禽走兽,臣确实力不从心了。可是要让我同您商讨国家大事,臣还不算老呢!”
秦穆公听完不禁高兴起来,他急忙向百里奚请教:“你有什么办法让秦国成为众诸侯国中的强国呢?”
百里奚说:“秦国最大的优势便是我们的地势。秦国虽在边陲地区,可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伺机而动。”
秦穆公不禁对百里奚肃然起敬,认为他果真是个人才,于是便封他为上卿,协助自己处理国事。不料百里奚婉拒了秦穆公的好意,却推荐了自己的一个朋友:“我有一个朋友叫蹇叔,他的才能远胜于我,您还是把重担放在他身上吧。”
秦穆公一听大喜,竟然还有比百里奚更能干的人才。求贤若渴的他急忙令使者带着重金去迎接蹇叔。
蹇叔为了能够安抚好友,让百里奚安心地的为秦国佐政,便跟着使者来到了秦国。秦穆公非常高兴,他对蹇叔说:“以往只是听说过你的才能,但是从来没有见识过。我想听听您对治国有什么意见。”蹇叔说:“秦国之所以不能立于强国之中,主要是威德不够。”
秦穆公急忙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蹇叔答道:“首先治法要严,这样才能在别的国家中树立威严;对百姓要宽容,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要想国家强盛,必须教民礼节,贵贱分明,赏罚公正。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贪心。当今的许多强国都已经有了衰退的趋势,秦国正在一步步强盛起来,您最后一定能实现您的霸业。”
听完蹇叔的话,秦穆公对此人非常叹服。于是封百里奚为左庶长,蹇叔为右庶长,称为“二相”。由于百里奚是用五张公羊皮赎回来的,所以人们又称他为“五羖大夫”。后来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荐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没多久,百里奚的儿子也投奔到秦国来,被秦穆公拜为将军。此后,秦穆公五张羊皮换来五位贤人的故事广为流传。
回观历史,但凡能够成就大业的人必然是知人善任、求贤若渴的人。一个人不管有怎样的宏韬伟略,倘若身边没有智者谋臣的倾心帮衬,也很难创造一段广为传颂的历史。秦穆公羊皮换贤,不得不说他捡了一个大便宜,但是倘若没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怀气魄,恐怕也无缘于这些贤臣良将吧!2、秦武王举鼎斗勇而亡枉送命
秦武王是秦惠王众多儿女中最神武的儿子,秦惠王给其起名为“荡”,为的就是让他达成称霸中原、荡平天下的愿望。秦武王是秦国最著名的君王,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其雄心壮志不逊于任何一位有做为的君主。可是他却因为一时逞能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实在令人惋惜。
秦武王身高体壮,重武好战,有着天生的神力。他常常和勇士们以斗力为乐,而且对于勇力过人者都十分欣赏。当时乌获、任鄙就是因为勇猛力大而受到了重用,秦武王继位后,对二人更是宠爱有加,纷纷提拔他们为上将。
在卫齐国(有说是齐国)的民间也有个力大无穷的人,名叫孟贲,他就是因为力气大而闻名于乡里。人们形容他的神力,“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传说有一次他上山砍柴,看见两头公牛在打斗。孟贲上去便攥住了两头牛的牛角,一下子便见它们分开了。其中一头牛感受看到孟贲的蛮力便温顺地匍匐在地,另一只却有点不服气,对着孟贲不停地晃动牛角,大有和孟贲决一死战的劲头。谁知孟贲一怒之下狠狠的揪住了牛角,按住牛头,硬是将牛角拔了出来。那头牛顿时鲜血喷出丈余高,之后倒地而死。
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孟贲的厉害,因此都不敢与其发生争执。后来孟贲他听说秦武王在招贤纳士,他想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于是连忙赶往秦国。从齐卫国到秦国要经过黄河,所以必须走水路。那天在岸上等待乘船的人非常多,按照规矩,每个人都是要排队登船的。可是那天孟贲来了,因为有一身况且他凭借自己的神力,孟贲从来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于只见他是孟贲一把将前面的人都拉到了自己的身后,抬脚就要上船。
别人已经等了很久,见到他如此不讲道理,就有人十分气愤,便拿着船桨打他的头:“你以为你是孟贲啊,不排队就想上船。”
孟贲十分生气,转身就用双眼瞪着那个说话的人。只听见他大吼一声,顿时河水波涛汹涌,站在船上的人都被震到了河里。为了早日赶到秦国,孟贲也没工夫和那些人计较,于是他把船桨插在岸上,站在船上用脚猛地一蹬,船就划到了十余米外,转眼间就到了河对岸。他很快就到了咸阳见到了秦武王。经过一番测试,秦武王对他的才能非常赞赏,当即给他封了官职,像对待乌获、任鄙一样宠信爱他。
秦武王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不屑与六国为伍。六国都设有相国一职,于是秦武王便将秦国的相国改为丞相,并设有左右两个丞相。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秦武王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学识渊博、聪明绝顶之人,于是他找机会向二人问道:“如果你们能够让我统一各国,灭掉周朝,得到君王的威望,那么我死了也值了。”接着秦武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先从韩国入手,灭掉韩国。
樗里疾表示反对,因为到韩国的路途不光遥远而且艰险,兴师动众不仅,劳民伤财,还而且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万一赵、魏两国趁机从背后偷袭,将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
秦武王转过头来看着甘茂。,甘茂愿意到魏国去做说客,不但阻止魏国向秦国偷袭,还会让魏国出兵助秦灭掉韩国。秦武王听后大喜,便给了甘茂很多的财物,命他速速出使魏国。经过甘茂的一番努力,魏国果然答应出兵助秦。
没多久,秦武王便命甘茂率领十万大军向韩国进攻。后,又命乌获率领五万援兵前往韩国支持甘茂。秦、韩两国在宜阳城下展开了战斗。,乌获手持一双重一百八十斤的铁戟,独入韩军,身后军士所向披靡,没有敢抵挡的韩军。甘茂与将军向寿各自率领一支队伍,乘势追击。韩军打败,七万多人被斩首。乌获一跃登城,手攀城墙外沿,没想到城墙竟然承受不了乌获的巨大臂力,顿时坍塌了。乌获摔下城墙,被摔得粉身碎骨。秦军很快攻破宜阳,韩王感到十分惊恐,急忙让出了三产之地,秦武王的第一个愿望就这样达成了。
接下来秦武王便到巩、洛之间游玩了。他带着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和大队人马起程,直入周王朝所在地——洛阳。周郝王迫其压力,派使者以及其隆重的礼节到郊外迎接。可是秦武王却拒绝了周王的召见,因为他急于想见到一件东西,那就是象征着王权的九鼎。他早就听说这九鼎就放在周王室太庙的一侧。于是他马上来到周太庙,在侧室果然见到了九个宝鼎。这九鼎是当年大禹王收取九州的贡金,各铸成一鼎,上面记载着本州的山川人物,以及贡赋田土士之数,足耳都有龙文,又称之为“九龙神鼎”。它是周朝的镇国之宝,当初周武王攻克殷商,便把九鼎迁到了洛邑。这九个鼎就好似九座小山,周武王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将其搬了过来,人们都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
秦武王看到它们赞不绝口,立刻决定将其带回秦国。他看着鼎,转而对身边的人说:“你们可有人能将这个鼎举起来吗?”守鼎的小吏答道:“自从有了这鼎,就从未有人能将其举起来。听说每个鼎重达千余斤,没人能举得起来。”
秦武王于是转身问任鄙、孟贲:“你们都是力大无穷的勇士,你们可否举得动这个鼎?”
任鄙深知秦武王是个喜欢争强好胜之人,于是答道:“小人只能举得动百余斤的东西,这个鼎这么重,我恐怕举不起来。”
可是孟贲却是个愣头青,他不知道秦武王的用意,卷起袖子便走上前,说:“让我来试试,倘若举不动,大王也别怪我。”
于是孟贲束紧腰带,抓住两个鼎耳大喝一声,只见那鼎离地约有半尺,但是很快又落到了地上。而孟贲由于用力过猛,眼珠迸出,鲜血直流。秦武王笑道:“果然是个力大的勇士。既然你能举起此鼎,我岂能落到你后面。”于是秦武王上前想要举鼎。
这时任鄙急忙劝道:“大王乃万乘之躯,不可轻易尝试啊!”
秦武王完全不理会他的劝解,当即解下锦袍玉带,束缚腰身。任鄙反复劝解都没有用,秦武王大步向前,心想:“倘若不能举起它走几步,那怎么能显示出我的神威。”于是,他猛的地吸一口气,用尽生平神力,大喝一声将鼎举到了离地半尺。他刚要转身走几步,顿时感觉体力都已经耗尽,大鼎从手中落下,秦武王来不及躲闪,鼎重重地砸在了右脚上。只听得一声闷响,整个右脚胫骨被压个粉碎。秦武王顿时昏死在地上。
随从人员慌忙将其抬扶回住处,鲜血染红了整张个床。秦武王疼痛难忍,不到半夜便断了气。真正应了他之前说的那句话,“要是能够在巩、洛之间游玩一次,死了也无憾了。”今日果然死于洛阳。
一个心怀大志的君主,却因为跟人比力气而死于非命,听来确实让人哭笑不得。由此看来,争强好胜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身为一国之主,树立威信是有必要的,可是笨到拿命去博一个大力士的面子就有点匪夷所思得不偿失了。君主当以国家大事为重,秦武王因为举鼎而亡,而造成了秦国长达三年的争夺王位的内乱,不可不说,秦武王死得不仅极其荒诞,而且也太不负责任了轻如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