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旭彤 日期:2014-09-23 23:26:08
青年是所有类型媒体的重要受众,这个受众群体不仅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也代表着活跃的文化,本书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的青年报刊,书中搜集了大量史料,以第一手文献为基础,采用了文本分析、数据统计和中外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报刊对青年的影响及青年读者诉求的变化,第一次系统回顾了20世纪青年报刊
作者简介:
陈彤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传媒与青年研究所所长,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目录:
目录:
序言/1
自序/3
前言/5
第一章复制西方模式回应中国变革:基督教青年会报刊(1897—1933)
第一节西方式的传播系统职业化的编辑部门/2
第二节以同学、同伴的群体关系为传播的纽带/8
第三节沟通组织信息传播西方生活方式/14
第四节基督教女青年会的会刊《女青年》/24
第五节历史的局限性:对新思潮的被动回应/27
第二章继承太学传统启蒙公众思想:青年知识分子报刊(1915—1924)
第一节太学传统与近代维新的青年士子传播/36
第二节文化先锋姿态的《新青年》/39
第三节学生社团报刊结合人际传播对青年发生影响/52
第四节杂志群落与大学校园的传播生态环境/58目 录序 言/1自 序/3前 言/5第一章 复制西方模式 回应中国变革:基督教青年会报刊(1897—1933)第一节 西方式的传播系统 职业化的编辑部门/2第二节 以同学、同伴的群体关系为传播的纽带/8第三节 沟通组织信息 传播西方生活方式/14第四节 基督教女青年会的会刊《女青年》/24第五节 历史的局限性:对新思潮的被动回应/27第二章 继承太学传统 启蒙公众思想:青年知识分子报刊(1915—1924)第一节 太学传统与近代维新的青年士子传播/36第二节 文化先锋姿态的《新青年》/ 39第三节 学生社团报刊结合人际传播对青年发生影响/52第四节 杂志群落与大学校园的传播生态环境/58第三章 大众化风格:商业性青年报刊(1925—1929)第一节 《生活》:本土的商业性青年报刊/66第二节 《中国学生》:商业性的大学生刊物 /77第四章 争夺青年:政党青年报刊(1922—1948)第一节 语言变迁与报刊名称/100第二节 《少年》与少年共产国际 /109第三节 共青团的早期传播思想 /113第四节 《中国青年》:宣传的激情与策略/120第五节 学潮与传播 /142第六节 争夺青年:国家主义青年党与三民主义青年团报刊/147第七节 日本侵略时期对中国青年的传媒控制/158第五章 传统与偏向:全国青年报刊系统(1949—1985)第一节 苏联共青团报刊的传统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62第二节 全国青年报刊系统的形成 /170第三节 青年报人风格的形成/177第四节 动员青年与传播的偏向 /185第六章 渐进式改革:社会变迁中的当代青年报刊(1986—2004)第一节 从组织到市场:当代青年报刊的渐进式改革/198第二节 苏联及东欧政治体制变迁后的青年报刊/219第三节 美国青少年杂志的历史及启示/225结 论/235参考文献/239后 记/248中国新闻史上存在过大量的青年报刊,这些报刊有些是由青年宗教组织、青年政党创办的,有些是由商业出版机构创办的,也有些是由青年人自发创办的。这一类的报刊关注青年人关心的话题,使用青年人熟悉的语言,传播青年人的文化。青年报刊史是新闻传播史的一个有价值的组成部分,类型多样,适应读者需求,有很强的生命力。新闻史的研究除了研究新闻事业的发展,还要从受众的特点和角度出发,青年报刊史是这方面很好的研究对象。《二十世纪青年报刊史》这部著作的特点是:(一)把握长时段的变迁。从二十世纪初的基督教青年会报刊,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报刊,共青团报刊,商业青年报刊,以及新中国党报系统中的青年报刊,贯穿了二十世纪整体的历史。关于这个领域,有过一些个案研究,但是缺少对青年报刊历史的整体研究。这部著作的体例是关于青年报刊的通史,研究和写作都有较大的难度,作者把握住了每种青年报刊类型的特点。(二)通过青年报刊透视中国报刊历史的变迁。青年报刊的历史是中国报刊历史的一种类型,其传播规律是值得探究的,也可由此窥见报刊的整体规律。(三)尽量使用原始文献。从事新闻史研究要多用一手文献,对于近现代以来的报刊进行考察应尊重史实、依托于原始文献。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收藏有多种民国时期珍贵的青年报刊文献,该书在写作中使用了这些文献。作者也在国内其他图书馆进行了资料查询工作。(四)作者研究了许多个案。《青年》和《进步》是辛亥革命前后有影响的杂志,共青团创办的《中国青年》曾经广受读者欢迎。《中国青年报》和《北京青年报》是当代新闻史上独树一帜、读者众多的报纸。对于这些报刊个案的研究对于总结新闻传播的规律、探讨历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很有价值。(五)进行了中外之间的比较。作者在中国的青年报刊与外国的青年报刊之间进行了比较,包括美国和苏联、东欧的青年报刊,从中发现了历史的关联。(六)书中使用了许多图表。作者制作了青年报刊系统等图表,并且创新性地对青少年报刊的名称进行数据统计。这部著作是陈彤旭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陈彤旭勤于思考,热爱研究,才情敏给,淹博多识,在新闻史、互联网、传媒与青少年研究领域多有建树。她在这部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付出了许多努力,我很高兴看到这本书付梓,也期待她有更多的著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