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道衡 日期:2014-12-07 13:15:31
我所期望于年轻一代的倒是杜甫的两句诗:“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希望他们真正能以先辈大师为榜样,吾侪碌碌,不足道也。——曹道衡 著名文学史家曹道衡先生,作为新旧学转型之际成长起来的老辈学者,对读书与治学见解独到。本书是其学术自传,语脉井井而间生波澜,笔触平实却不乏个性。曹先生谦抑地说,回首几十年,有的只是在困而学之后所得的一孔之见,但相信读者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代大家于道德、文章两端的自励,及对后来者的殷殷期许之情。
作者简介:
曹道衡(1928-2005),著名学者,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遗产》编委。代表著作有《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来京以前
(一)家庭和童年
(二)初进中学
(三)重返私塾
(四)学医无成
(五)在无锡国专
(六)报考北大的前一年
第二章在北大上学
(一)初到北京
(二)在北大学习
(三)初任课代表
(四)下乡“土改”
(五)补课和等候分配
第三章在中央文学研究所自序第一章 来京以前(一)家庭和童年(二)初进中学(三)重返私塾(四)学医无成(五)在无锡国专(六)报考北大的前一年第二章 在北大上学(一)初到北京(二)在北大学习(三)初任课代表(四)下乡“土改”(五)补课和等候分配第三章 在中央文学研究所(一)第一天报到(二)在大同煤矿(三)再次分配工作第四章 不平静的书斋生活(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二)《红楼梦》研究批判(三)不断的运动(四)运动的间歇(五)从1957年到1958年(六)进城以后(七)“文化大革命”的前奏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二)“五七干校”的生活(三)运动的继续(四)在文化部“录音组”(五)回到文学所第六章 走上正轨(一)领导班子的建立和几项工作(二)南京之行(三)访问日本(四)右目失明和眼科手术(五)繁忙的1984年第七章 曲折的道路(一)突如其来的改选(二)走自己的路(三)继续探索(四)我的退休(五)初次培养博士生第八章 九十年代(一)“文选学”研究会(二)招收第二届博士生(三)几项业务工作第九章 我的退休生活(一)退休之初(二)移居西直门(三)手术室外(四)赴台讲学的设想(五)退休后的乐趣.后记
后 记
这本小册子记录了我从上海来到北京及在北京的经历。我自问是一个极平凡的人,不但无德可述,无功可记,而且连一些足以让人感到有趣、提供茶余酒后以资谈助的笑料也不多。再加上我拙于文笔,更难使读者对这些平凡的事产生兴趣。坦率地说,要我来写这样的书,确实很难胜任。因此当我拿起笔来时,总觉下笔极为困难,正如陆机说的“兀若枯木,豁若涸流”。尽管这本小册子字数不多,而在我来说,则比写学术论文不知要艰难多少倍。看来对这种文字,我还是以藏拙为好。在着手写这本小书前,我曾经作过这样的考虑:我既非作家,又无任何不同寻常的经历,因此只能着重谈谈自己的治学经过。然而,这亦非易事。回首几十年来,我虽然也写过几本书,发表过若干文章,却很难说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和创见。有的只是在困而学之以后所得的一孔之见,这些看法能否成立,还有待于大家的匡正。尽管我至今为止,仍在学术上无所成就,而在这方面我倒也不是无话可说。我常对一些年轻同志说:“我这个人虽无学问,却见过不少真正有大学问的学者。”这不是谦虚,也不是夸大。说实在的,像我这样的人,稍稍读了几本书,发表了几篇文章,就被有些人看做“有学问”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比起我的师辈来,我觉得自己还差得太远。这就使我想到,对于比我年轻的一代来说,面临着这样的任务:即继承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加以发扬光大,把我国的学术推向一个新的辉煌阶段。应该承认,许多年轻同志处在今天这样可以安心治学的时代,在学术上应该能远远地超过我们这一代,而且事实上亦已在不少方面超过了我们。不过,超过我们这一代,还是不难的,而真正要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优秀传统就不这样容易了。我深以为遗憾的是,我的许多师辈,大多已归道山,他们对我的教诲至今记忆犹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未能好好地去做,而只能寄希望于比我年轻的一代。所以我觉得有责任把许多师辈对我的教诲记下来,让年轻一代有所遵循。这对我国的学术事业当有裨益。“桑榆之光,理无久照”,对我自己来说,已难有所成。我所期望于年轻一代的倒是杜甫的两句诗:“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希望他们真正能以先辈大师为榜样,吾侪碌碌,不足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