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水生 日期:2015-04-06 17:55:30
本书主要从汉字文化学角度出发,围绕40个汉字,对其中所体现的汉民族礼仪之美分四个部分加以阐述:(一)饮食起居;(二)婚姻生育;(三)丧葬祭祀;(四)游艺竞技。全书共16万字左右。古语云:“礼失求诸野”,古代礼仪的形成、发展乃至消亡都和民俗文化紧密相关,故本书行文在通过一个个汉字介绍各种礼仪时,多注重结合民俗学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予以展开。
作者简介:
俞水生,男,1956年6月生。籍贯浙江绍兴。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社科部人文教研室副教授。长期执教《大学语文》、《宋代诗词鉴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从教之余,主要关注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并对民俗学、文字学多有兴趣。已发表论文《陈亮爱国词论》、《词中自有真情在——谈苏轼的婉约艳科词》、《屈原求女与巫术求神》、《国际商务应用文语体特征》等二十余篇,著作《汉字中的人文之美》,参编《中学生常用古汉语词典》(副主编)、《历代名臣上书录》等书。
目录:
鸡初鸣,咸”盥”漱
古人是如何”洗”涤的
休”沐”与理发
席地而”坐”
“立”姿与立容
叩”拜”之礼
古代的”饮”料
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的主食——”米”
无”酒”不成宴
丈”夫”的高度
“妻”子的角色
黄昏的”婚”礼
千里”姻”缘一线牵
“聘”礼的由来鸡初鸣,咸”盥”漱古人是如何”洗”涤的休”沐”与理发席地而”坐”“立”姿与立容叩”拜”之礼古代的”饮”料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主食——”米”无”酒”不成宴丈”夫”的高度“妻”子的角色黄昏的”婚”礼千里”姻”缘一线牵“聘”礼的由来哭”嫁”明媒才能正”娶”双”喜”临门“孕”妇为何要忌食生”育”观念的变化诞生礼的”庆”贺“祝”颂与祝寿“死”的忌讳喜”丧”“葬”的选择丧礼之”奠”家”祭”漫谈“巫”与巫文化“卜”的演变好”兆”头“灶”王爷的传说乡村的狂欢节——”社”日原生态的”歌”“舞”之魅猜灯”谜”,观民俗“博”戏趣谈“角”抵与角抵戏“射”箭与射礼五”御”之术话说投”壶”鸡初鸣,咸“盥”漱 盥洗,这是每个人日常起居最先做的功课。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已形成了这一习惯。《礼记·内则》云:“鸡初鸣,咸盥漱。”说明古人有早起盥洗、漱口的卫生习惯。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就餐时人们往往共用一个盛饭器,以手抓饭,所以饭前也需要洗手。除此之外,盥洗还是古代仪礼之一,用水使手洁净,以示对神对人的恭敬。那么,古人又是怎样盥洗的呢?有哪些细节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 古汉语“盥洗”一词,所指的范围较广,当然主要是指洗脸和净手,与我们今天使用的词义相近。不过,古人把盥洗用具归在礼器一类,故具有相应的礼仪性质。这一点,又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盥”字甲骨文写作,是一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为一有水的盆。两者相合,像一只手放在盆里承水冲洗。造字本义就汉字中的礼仪之美汉字中的礼仪之美是在盆里洗手。金文写作,与甲骨文字形相近,但又有所不同。上面,由原一只手变成两只手,而盆里的水则由水滴变成,像有水从上倒下,两手接水冲洗;下面(皿),是接水的容器。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写作。隶书作,将篆文的(两手)进一步简化为,而将篆文的(皿)简化为。《说文解字》曰“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云:“盥字的甲骨文字形从爪,在皿中,象于皿中澡手之形。”“盥”字初文反映其本义仅指洗手,后来词义扩大,洗脸洗手均称为“盥”,如盥栉指梳洗,盥沐指洗脸,而现代的盥洗室,是既可洗手也可洗脸,爱美女性还可用来化妆的。 从“盥”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我们可大致知道古人是怎样洗手的。那时洗手的器皿主要有两件,且是配套的:一件叫匜(yí),是用来往手上浇水;一件是盘,用来接洗手时洒下来的水。匜和盘都是盥洗用具,前者注水,后者承水,两者相互配套。先秦时期,匜、盘多以青铜制作,十分精美,这在先秦乃至秦汉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底部常铸有三足或四足。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到战国时才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