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辉 日期:2015-11-04 16:05:43
获得黄永玉九十华诞纪念T恤一件或《黄永玉传奇》DVD一本的名单如下(网站购买昵称):生活在别处黑猫哥哥三座山舞龙2009夜航舟Xiaoxiaozo云端行走醴沙风云jk邪友请各位关注自己的快递哦!
《传奇黄永玉》一书,始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10年7月出版,在今年湖南美术出版社14卷本鸿篇巨制《黄永玉全集》出版之际,且迎来黄永玉先生九十华诞,《传奇黄永玉(增补本)》改为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该增补本增加系统叙述黄永玉先生文学创作七十年的章节,四色彩印,精致大方,四百多幅历史照片和彩图,印制精美,更使此书成为一本值得长久珍藏的文化读本。本书简介:
黄永玉堪称中国才华横溢、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艺术家。本书就是一本关于黄永玉传奇人生的真实记录。黄永玉的名字与不同的传奇紧紧联系在一起:湘西凤凰古城、十二岁开始八年江湖漂泊、小学毕业却成为艺术名家、“文革”中的猫头鹰“黑画风波”、电影《苦恋》的主人公原型、创造集邮奇迹的猴票、领设计风气之先的“酒鬼”酒瓶、九十高龄仍继续创作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在《收获》连载……
著名传记作家李辉发挥其搜集和挖掘史料、档案的能力,将黄永玉与中国美术界将近七十年、特别是“文革”期间的风云变幻做了相当系统的叙述,对黄永玉传奇人生诸多方面作了首次披露。在书中,我们第一次读到,早在1948年,上海左翼文化界就将黄永玉的木刻艺术与钱钟书的《围城》放在同一个刊物上进行批判,并将之与其表叔沈从文的批判相呼应;五十年代初,香港左翼文艺界继续对黄永玉进行批判,而他在自我检讨中又尽量辩解。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叙述了“文革”期间美术的风云变幻,从对齐白石、陈半丁、丰子恺、李可染等人猛烈批判,到1974年的“黑画事件”大批画家的“全军覆没”,作者以对大量“文革”小报的归纳整理,以对群体画家故事的叙述,使中国画的“文革”命运第一次得到生动的呈现。于是,一个艺术家的传奇,也就成了中国美术史的一段传奇。
作者简介:
李辉:《黄永玉全集:文学编》主编,黄永玉最信赖的传记作者。黄永玉在《黄永玉全集:文学编》自序中写道:“说到底还是要多谢李辉,天晓得他运用甚么神力找到我几乎一辈子材料。他简直不是‘人'!”
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为主。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和老人聊天》、《百年巴金》、《封面中国》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6年散文家”奖项。
目录:
自序
在凤凰的日子
黄家传奇3
凤凰,这个“古怪”的地方
浸染于美丽
小学,小学,你是如此灿烂
江湖行
这一双漂泊的脚
集美之美
踏歌而行
黑白之美
高山流水,远近之间
一九四八,上海的亮相与批判
在香港:指责与自辩
写电影的“黄笛”自序
在凤凰的日子
黄家传奇 3
凤凰,这个“古怪”的地方
浸染于美丽
小学,小学,你是如此灿烂
江湖行
这一双漂泊的脚
集美之美
踏歌而行
黑白之美
高山流水,远近之间
一九四八,上海的亮相与批判
在香港:指责与自辩
写电影的“黄笛”
一九四九,转折之际
拼贴风中碎片
必要的追寻
中央美院“画室制”首当其冲
黄胄——第一个被公开批判的“黑画家”
“黑画店”荣宝斋更名
叶浅予和他的日记
蔡若虹、华君武被推到前台
《美术风雷》与一次大会
“二流堂”这些人
丰子恺的窘状
张乐平和“三毛”形象
“美人画”沧桑
是非齐白石
中国画落叶飘零
追寻“黑画事件”始末
“黑画事件”之谜
福兮祸兮猫头鹰
大幕拉开
没有公开点名的猛烈批判
关键批示浮出水面
告别“浅薄可怕残忍的日子”
主题变奏七十弦
文学场景的历史呼应
尝试与沉寂:谁人能言得与失?
潜在写作:“小屋中摸索着未来和明亮的天堂”
自觉与丰收:太阳下的风景增补本跋 前言自序
李辉
最初产生为黄永玉先生写传的念头,远在二十年前。
一九八九年清明时节,应黄先生之邀,随他一起前往凤凰古城,遂有了我的第一次湘西行。那一年,我三十出头,他六十五岁。
当时,我的研究课题是沈从文,我们一路上谈得最投机的也是沈从文。说得兴致来了,他说,我们找个充足时间,按照沈从文早年漂泊的路线,再在湘西泛舟漫游。他画画,我写文章,然后一起出本书。后来知道,他同不少人都这么兴致勃勃地提议过,可见他对这一构想一直情有独钟。当然,构想终归是构想,实现已不可能。岁月荏苒,水流不再,即便真的实施,行走与感觉,想象中的浪漫恐怕也未必尽如人愿了。
就在此次凤凰同行期间,我走进位于白羊岭的黄家小楼,听黄先生讲述沈从文一九八二年最后一次故乡行时住在这里的故事。我临走的前一天,我们改了话题,这一次是听他讲述自己儿时的凤凰记忆。于是,我的笔记本上,有了《传奇黄永玉》写作的第一次采访记录。
记得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下午,绵绵阴雨中,清明时节的凤凰仍有寒意。自序
李辉
最初产生为黄永玉先生写传的念头,远在二十年前。
一九八九年清明时节,应黄先生之邀,随他一起前往凤凰古城,遂有了我的第一次湘西行。那一年,我三十出头,他六十五岁。
当时,我的研究课题是沈从文,我们一路上谈得最投机的也是沈从文。说得兴致来了,他说,我们找个充足时间,按照沈从文早年漂泊的路线,再在湘西泛舟漫游。他画画,我写文章,然后一起出本书。后来知道,他同不少人都这么兴致勃勃地提议过,可见他对这一构想一直情有独钟。当然,构想终归是构想,实现已不可能。岁月荏苒,水流不再,即便真的实施,行走与感觉,想象中的浪漫恐怕也未必尽如人愿了。
就在此次凤凰同行期间,我走进位于白羊岭的黄家小楼,听黄先生讲述沈从文一九八二年最后一次故乡行时住在这里的故事。我临走的前一天,我们改了话题,这一次是听他讲述自己儿时的凤凰记忆。于是,我的笔记本上,有了《传奇黄永玉》写作的第一次采访记录。
记得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下午,绵绵阴雨中,清明时节的凤凰仍有寒意。
没想到,过了二十年,我才写出了这本书。其实,《传奇黄永玉》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传记,它更像一本介乎于传记与评传之间的散记。或以故事叙述为主(缺少史料印证的早期生活),或基于史料的发掘来解读传主与某一具体人物的关联(如与沈从文、汪曾祺的交往),或借传主的故事进而展开对某一时期美术界整体的考证与叙述(如“文革”美术风云的碎片拼贴)。从时间上看,所描述的黄老生平与创作,集中在一九二四至一九七六年之间。从这一点上说,本书应是《传奇黄永玉》的第一卷,而一九七六年之后的生平与创作,应是下一卷的主要内容。
从传记写作的角度来说,下一卷的写作可能更有挑战性,也更有历史分量。在此后三十多年时间里,随着黄永玉艺术与文学创作的进一步深入与拓展,随着其文化地位的日益重要,随着当代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随着他与朝野关系的交错起伏,随着他的性格的复杂性与在雅俗之间的游弋,值得描述的内容显然会越来越多——以他为主人公原型创作的电影《苦恋》的批判风波;猴票设计在集邮界引发的轰动和酒鬼包装设计的开创性意义;他在政治风云变幻中的激情迸发;他与一些艺术家之间的个人恩怨凸现出背后的历史风云和性格冲突;绘画之外他在诗歌、小说、散文创作上获得的殊荣和产生的影响力……
一切有待日后的再叙述。
二○○九年夏天,黄永玉创作了一幅纸本重彩画《荷》,这也是他迄今为止创作的最大一幅作品:长五米,高六米。黄永玉以痴爱荷花、善画荷花而著称,故将北京郊区寓所命名为“万荷堂”。画这幅《荷》,费时一个多月,他每日自己操作电动起落架,站在高高的平台上,画金色阳光下满池灿烂无比的荷花。起落之间,哪里像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
即将走进八十六岁的黄永玉,激情迸发,极富创造性。他大胆而独具匠心地在画纸的右上角,留下一圈白色作为太阳。阳光由白而明黄、而橘黄、而淡黄,然后漫天红色。以白色为太阳,阳光顿时明亮而辉煌,远比通常以红色画太阳更为生动,更有视觉的冲击力。同时,这一处理,在构图上使太阳与下方荷塘景象相交融,并形成轻与重、空灵与浓烈的艺术呼应。满池荷叶、荷花、浮萍、水草,错而不乱。黄永玉近年来酷爱斑斓色彩,突出重彩效果,这一次,画巨幅荷花,内心似有更猛烈的艺术冲动,使他几乎走到了尽兴挥洒色彩的极端。每一种色彩的选择,每一处细节的点染,既与以往风格相衔接,又因画面的巨大,而增加了色彩的层次与色块的呼应。画面整体效果气势恢弘,粗犷而富有张力,局部则又构思缜密,笔触细腻,就是在这种风格的呼应与渗透中,显出画家的艺术活力。
画过多少次荷花,恐怕这一次,黄永玉才尽兴画出了他对荷花的全部色彩的想象。这想象,因印象而来,也因梦而来。“我的魂都在里面了。”站在画前,黄永玉动情地告诉我。
“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谈到人生时黄永玉常爱引用这句诗。
阳光下,每个人的一切都将被照亮。
写于二○○九年十月,北京黄家传奇
姓黄,还是姓张?
姓黄?姓张?哪怕到了八十几岁,黄永玉自己也说不准确。
人也奇怪,在漂泊摔打跌宕起伏的岁月中,黄永玉从未想到过在父母那里追根究底。是顾不上,还是没有这个意识?自儿时起,他就听前辈说过他们家原本姓张,但为什么后来改姓黄,黄家的人死后的墓碑上通常照例刻上“张公”而非“黄公”,其中原因至今也不明白。祖辈的来龙去脉,对于他,或许知道个大概也就够了。
表叔沈从文一篇失而复得的小说《来的是谁》,在二○○七年一经面世,黄家的这个少为人知的秘密,忽然间又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黄永玉的曾祖父是沈从文的外公,而在沈从文前往北京进入文坛之前,陪伴沈从文一同漂泊湘西的正是黄永玉的父亲黄玉书。黄家的渊源,想必曾是两位表兄弟滞留洞庭湖时的一个话题。难以想象的是,沈从文对黄家家世的追根求源好像有着特殊的兴趣,尽管许多年过去了,以黄家家世来写一部小说的愿望,却在沈从文心中一直没有消失。“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文化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百无聊赖中却终于找到了重续文学之梦的最好方式——为黄家写一部小说。
一九七一年六月上旬,正在中央美院河北磁县“五七干校”劳动的黄永玉,突然收到了沈从文寄来的邮件,厚厚一叠。他回忆说:
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有关我黄家家世的长篇小说的一个楔子《来的是谁》,情调哀凄且富于幻想神话意味。……那种地方、那个时候、那种条件,他老人家忽然正儿八经用蝇头行草写起那么从容的小说来?……解放以后,他可从未如此这般地动过脑子。……于是,那最深邃的,从未发掘过的儿时的宝藏油然浮出水面。这东西既大有可写,且不犯言涉,所以一口气写了八千多字。
(《给刘一友的信》,载《文星街大哥》)
沈从文的小说开篇,渲染出神秘、魔幻的气氛,把“姓黄还是姓张”的悬念,与一位不期而至的老人的飘然而去,一并留给了小说中的黄氏一家人。
小说中,一位从乡下走进京城的老头,敲响了黄家的门。父母不在,只有兄妹两人在家中。一场老头与黄家女儿有趣的对话开始了:
“我找姓张的!”
“找张什么?”
“张永玉!”
“没有这个人!”
“那找张黑蛮!”
“我这里也没有张黑蛮,李黑蛮,却只有个——”
“那就找张黑妮!”
“我们这里住的不是姓张的,是姓——你找错了!”
——生活中黄永玉家的情况与小说完全一样,儿子叫黑蛮,女儿叫黑妮。
警惕骗子的黑妮没有开门。她听到外边的老头子带点失望神气自言自语:“那就怪了?明明白白是住在这里的,哪会错?”
小说写道:“引起了大姑娘一点好奇心,于是一面想起‘为人民服务’教训,另一面想再摸摸底,于是,变了变语气,和和气气,慢慢地,一字一句地说,‘老同志,您是哪里来的?您找门牌错了,这里住的姓黄,门牌上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您有什么事?’”
黑妮最终没有为老人开门,老人怏怏而去。父母回来听说此事,父亲猛然醒悟也许去世多年的爷爷并没有去世,又从家乡来找他们了。但当他和黑妮赶到火车站时,开往家乡的火车已缓缓启动,没有找到老人,只有黑妮透过车窗看到刚才敲门的老人模糊身影。回到家,却在信箱里发现一封信,信封上明明白白写着“张永玉同志收”。拆开一看,只是一摞白稿纸,在末后一页才发现用淡墨写的五六行小字:
“张永玉,你这个聪明人,真是越读《矛盾论》越糊涂,转向反面。到今为止,还不知道自己究竟姓什么,妻室儿女也不明白自己姓什么。世界上哪有这种聪明人?为什么不好好地做点调查研究,或问问有关系的熟人?你回家扫墓时,为什么不看看墓碑上写的是什么?”
小说中的父亲沉吟良久。他所琢磨的恰恰就是生活中的黄永玉不止一次与人谈过的内容:“对,我是没有问过,我自己父亲的一生也不大明白!上坟也没有看过碑上写些什么,只知道上几代有个黄河清,是读书人,点过拔贡,看守文庙,相当穷。老家有株大椿树,三四个人还抱不住,所以叫做‘古椿书屋’。此外白纸一张。有几个姑婆和几个伯伯叔叔,还不明白!”
姓黄还是姓张?沈从文的小说没有给出答案。遗憾的是,不知为何,小说仅仅写了第一章就戛然而止,试图解说的谜团,依然还是谜。不过,他的小说开篇的结束文字却为本书的叙述做了最好的铺垫。
姓黄还是姓张?对于叙述黄永玉人生故事的传记作者来说,是否能够找出真实答案,也许真的不重要。人们所知道的是,在一九四六年,二十二岁的黄永玉,与一位广东姑娘梅溪恋爱结婚。梅溪姑娘恰好姓张。
有意或无意,黄与张两个姓氏,真的融为了同一个家庭。
父亲母亲的浪漫爱情
在湘西古城凤凰,黄家本是一个有名的书香门第。
与沈从文小说中所写的名字一模一样,黄永玉的曾祖父就叫黄河清,他是凤凰县城最早的一名贡生,曾在文庙做过“画院山长”,用沈从文的话来说,“是当地唯一读书人”。
祖父则长期在外做官,后来衣锦还乡。黄永玉为祖父感到自豪。他说,祖父可以自豪地摘取凤凰城多项第一的桂冠:创办第一所邮局,开设第一家照相馆。祖父的妹妹即是沈从文的母亲。沈从文这样谈过自己与黄家的渊源:“舅父是个有头脑的人物……我等兄弟姐妹的初步教育,便全是这样瘦小、机警、富于胆气与常识的母亲担负的。我的教育得于母亲的不少,她告我认字,告我认识药名,告我决断——做男子极不可少的决断。我的气度得于父亲影响的较少,得于妈妈的似较多。”由此来看,即便在百年之前的二十世纪初期,黄家就已不是一个被传统紧紧束缚的家庭。没有循规蹈矩,没有迟疑,黄家以他们的特有方式,拥抱着千年古国摆脱封闭后大步走来的一个新时代。
提起父母,黄永玉同样为之骄傲。在五四运动兴起之后的二十年代初期,他们堪称凤凰的一代新型夫妻:他们是第一对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母亲第一个穿起短袖衬衫和短裙,第一个剪发,第一个织毛线;他们又是第一对从事教育的夫妻,而且在师范学校都是学习音乐和美术……他们在常德的结识与相爱,演绎了一段富有诗意的浪漫。有意思的是,沈从文恰恰是这一过程的亲历者,一九四八年他撰文《一个传奇的本事》,把当年的情景予以生动描述。这样,黄永玉才有可能知道在他出生之前父母的故事。
且把目光回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常德。
位于洞庭湖畔的常德,是当年湘西人乘船沿沅江而下,走向外面大世界的唯一通道。依码头而建逐渐形成的弯弯曲曲的小巷,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客栈。一九二二年前后,其中一个小客栈里,寄宿着两个来自凤凰的年轻漂泊者,一个是沈从文,另一个是沈的表兄黄玉书。沈喜爱文学,黄喜爱美术,穷困潦倒中他们拥抱着文艺的梦想,等待幸运降临,改变命运。
在沈从文眼里,这位表兄天性乐观,即便到了身无分文拖欠房租,被客栈老板不断催着他们搬走的境地,他依然于自嘲中表现出诙谐与玩世不恭。按照沈从文的回忆,客栈老板有一位白白胖胖的十六岁的养女,她似乎喜欢了表兄,常常背地里送表兄南瓜子和芙蓉酥,帮了他们不少的忙。但表兄并没有看中她,而是与沈从文一起取笑她一身白得像发糕,甚至以“发糕”作为她的绰号。
就在此时,表兄结识了一位同样来自凤凰的姑娘——杨光蕙,凤凰苗乡得胜营人氏,任常德女子学校美术教员,后来担任教务长。这座学校是由一位姓蒋的夫人创办并任校长,蒋校长有位女儿,叫蒋冰之——后来以“丁玲”笔名而著称于世。
表兄与杨姑娘恋爱了。表兄的这一感情进展,沈从文说得颇为生动形象:“表兄既和她是学美术的同道,平时性情洒脱到能一事不做整天唱歌,这一来,当然不久就成了一团火,找到了他热情的寄托处。”他还有这样的描述:
自从认识了这位杨小姐后,一去那里两人必然坐在大风琴边,一面弹琴一面谈情,我照例站在后门前去欣赏市景,并观观风。到蒋老太太来学校时,经我一作暗号,里面琴声必忽然弹奏起来,老太太却照样笑笑的说:“你们弹琴弹得真热心!”表示对于客人的礼貌,客人却不免红脸。因为“弹琴”和“谈情”字音相同,老太太语意指什么即不大分明。
(《一个传奇的本事》)
其间,更有趣的事情是沈从文成了为表兄代写情书的人。
每天回到客栈,表兄就朝沈从文不停作揖,恳请他为自己向杨姑娘代笔写信。沈从文在湘西从军期间,曾是长官的文书,代为起草文件,偶尔还为人书写碑文。当读到这篇《一个传奇的本事》时,我们方知他还是表兄的情书代写者。谁想到,在一九二三年前往北京闯荡社会走进文坛之前,他竟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开始了文学写作的预习。
沈从文回忆说,表哥对他所代写的情书颇为赞赏:
两人回到客栈时,表哥便一连丢了十来个揖,要我代笔写信,他却从从容容躺在床上哼曲子。信写好念给他听后,必把两个大拇指翘起大摇着,表示感谢和赞佩。
“老弟,真好,可以上报!”
(《一个传奇的本事》)
表兄说得不错,几年之后,他所欣赏的表弟真的成了文坛的新星。就这样,两个相爱的凤凰人,在另一个凤凰人的帮助下,进行着浪漫的爱情。
一九二三年,沈从文离开常德,独自一人前往北京,开始他的文学之旅。而他的表兄依然留在常德,继续他的爱情。很快,也在同一年,黄与杨姑娘在常德结婚。可惜的是,他们之间的情书没有保留下来,不然,该是他们送给孩子的多好的见面礼!
第一次遇险
一九二四年八月九日(农历甲子年七月初九),黄玉书和杨光蕙的第一个孩子在常德出生,起名黄永裕——一九四六年,沈从文建议黄永裕以“黄永玉”为笔名。这个笔名沿用至今,其原名倒不大为人所知了。
在黄永玉出生几个月后,父母把他带回了凤凰。后来将证明,父母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它使开始成长的黄永玉,从襁褓起就有了亲近凤凰土地、汲取凤凰灵气的可能。他的一生,将永远与故乡凤凰连在一起。
襁褓中的黄永玉在第一次返回故乡的途中,便经历了一生的最初传奇。
船出常德,溯沅江而上,进入桃源境内,在狭窄河道上行驶。行至一处山间,父母忽然听岸边有风声,说马上就有土匪来抢孩子绑票。船赶紧靠岸,父亲将黄永玉塞进一个大树洞,母亲则用锅烟抹抹脸,假扮船妇。不一会儿,土匪追来,上船打量一番,问是否看到一对带小孩的夫妇。母亲害怕得不敢做声,只是用手指指下游。土匪们叫喊着往下游追去:“快走,那个孩子能值三百大洋。”父母吓得紧揪着心,既怕孩子被虫咬,又怕孩子叫出声。
土匪走了,母亲赶紧跑到树洞前,只见婴儿安然无恙,没事一般自顾自地在那里笑着啃手指头。悬着的心这下子才放下来。
故事几似虚构,但却真实地发生在黄永玉身上。河水澄碧,夹竹林青翠,鸟鸣悦耳。多么令人陶醉、幽静的景致。但土匪的闯入——多么突出地带有当时湘西的特色——打破了这片安宁和悠然。
或许,可以把第一次传奇,看作他的人生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种暗示:未来的日子里,他注定要在美丽与丑陋、安宁与动荡的世界开始他的人生,而他永远是自己的主宰。
后来的黄永玉正是在这样的世界中走到今天。八十多年人生,漂泊、动荡、坎坷;丰富、刺激、充实;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大俗大雅……诸多反差强烈对照鲜明的生命元素与性格色彩,在他的生活与艺术中呈现。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值得体味,值得挖掘。
一个人传奇的开篇由此翻过。黄永玉走进凤凰,将在凤凰走过人生最初的十二年,然后,再朝外面的世界走去,朝未来的岁月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