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扶栏客 日期:2021-12-17 03:54:51
于是李广只好忍气吞声蹲在霸陵城下等待天亮。
那个夜晚一定是李广人生当中最屈辱、最煎熬的一个夜晚,甚至比他曾经带领一百骑兵对峙匈奴数千铁骑的那个夜晚更加难熬。当年的李广毕竟拥有权力、尊严、荣誉和骄傲,而此刻的李广孤身一人,茫然四顾,陪伴自己的只有无尽的黑夜。
如果没有后来匈奴的再次入侵和汉帝国的军事失利,李广因霸陵尉轻侮而产生的愤恨可能只能永远埋藏心底了。除非同归于尽,否则一个平民怎么可能报复一个县级官吏?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死,于是太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匈奴的入侵和韩安国的失败让武帝想起了下岗的飞将军李广,李广再次恢复了右北平太守的职务。
匈奴来了,霸陵尉离死不远了。
李广上任后向皇帝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不是级别待遇也不是粮草辎重,而是向武帝指名道姓要霸陵尉到军前效力。这样的时刻,武帝当然不会拒绝前线的“军区司令”调一个县级官吏到前线协助工作的要求,于是霸陵尉很快就到了李广的大军,很快就掉了脑袋。“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客观地说,霸陵尉的确死得相当冤枉,但如果从帝国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大我”来看,这样的结果也非常现实。在战争频繁的年代,“小我”永远需要牺牲,成全国家的“大我”。在当时,霸陵尉的性命是“小我”,右北平太守的仇恨是“大我”。
当然,李广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仅仅因为自己的个人恩怨就杀掉霸陵尉仍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从李广杀霸陵尉的事件来看,李广是个注重名声和面子的人,他不屑搞阴谋诡计,连狠毒也如此耿直。事后,李广主动向武帝承认错误,要求处分。为了跟一个县级官吏赌气,李广居然押上了自己来之不易的再次受到重用的机会。
武帝的回答不仅非常具有理论水平,而且洞悉人心。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到李广因为杀霸陵尉而上交的检讨,立刻做出重要批示,正式答复李广:“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司马法》曰:‘登车不轼,遭丧不服,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行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伏;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儋乎邻国。’夫抱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刘彻这段话说得太有才了,主要有四层意思:第一是让李广明白自己的定位。将军就是帝国的爪牙,只有用你的时候才需要你锋利,不用你的时候你最好老实点。第二是指出李广的错误。著名的兵书《司马法》都说了将军应该抛弃自己的个人情感,登上战车就不能扶着轼(车前面的横梁),家里死了亲人也不能穿孝衣,这样才能服众带领三军战无不胜,威震匈奴和邻国。李广你再反省一下自己,为了跟霸陵尉赌气就公报私仇、毫无顾忌,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第三是卖人情。你犯的错误根本不是写个检查就能过关的,应该摘掉帽子光着脚来磕头请罪,可是这不是我刘彻想看到的。你要面子我就给足你面子,这些都可以免了。第四是提出希望。现在你李广已经在右北平上任了,你不是自负很有本事吗?我就期待你在右北平开创和平安定的局面,迎来硕果累累的金秋。这番话既打击又肯定,既鞭策又鼓励,既严肃又活泼,可谓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用意可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其效果可谓深入浅出、恩威并用。刘彻这段短短一百四十一字的讲话充分显示了历史上知名皇帝刘彻过人的驭人之术,以及过人的领导智慧和心机,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与秦始皇比肩的征服型领袖。
这次李广又欠了武帝一个天大的人情,如果让李广脱帽赤脚磕头请罪比杀了他还可怕。
P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