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埃里克埃克 日期:2015-05-21 14:18:45
铁血宰相俾斯麦,威名赫赫,整个欧洲听闻他的名字,都如雷贯耳,战栗发抖。他无愧于这个称号,俾斯麦的智慧和意志力远远超越时代,他的功业彪炳千秋——统一德国,完败奥地利,战胜法兰西,瓦解丹麦,实现德意志帝国的霸业。在他的领导下,德意志统一而强大,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但另一面是,实力政策和利益政治,以及强加给人民的威权制度,削弱了德意志民族的自由意识、正义感和人道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德国及欧洲的历史走向,对未来世界造成了难以预料的灾难。俾斯麦的霸业未能持久,终成废墟。
作者简介:
【英】埃里克·埃克(ErickEyck(1878—1964)生于德国柏林,曾就读于柏林大学和弗莱堡大学,以法律记者、议员的身份在上诉法院从事法律工作。1937年为躲避纳粹迫害,他移居英国,在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讲学,并开始反思德意志民族崛起之路。埃克博士论著宏富,著有《魏玛共和国史》(商务印书馆,1994)、《俾斯麦研究》等论著。《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是他以牛津大学的课堂讲义为基础写成的总结性专著,是公认的经典之作。
目录:
第一版序言
前言
绪论
第一章准备时期
1.父母及青少年时代
2.1847年的联合议会
3.1848年革命
4.俾斯麦在法兰克福
5.“新纪元”,从法兰克福召回俾斯麦
6.圣彼得堡
7.普鲁士的军队改组和维拉弗兰卡停战协议的后果
8.任驻巴黎大使
9.首相的任命
第二章与国会和奥地利的斗争
A.通向加施泰因专约第一版序言前言绪论第一章准备时期1.父母及青少年时代2.1847年的联合议会3.1848年革命4.俾斯麦在法兰克福5.“新纪元”,从法兰克福召回俾斯麦6.圣彼得堡7.普鲁士的军队改组和维拉弗兰卡停战协议的后果8.任驻巴黎大使9.首相的任命第二章与国会和奥地利的斗争A.通向加施泰因专约1.首相的第一步2.针对报刊的命令,王太子的反对3.与奥地利的冲突4.1863年的波兰起义5.法兰克福代表大会上的德国君主们6.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7.与丹麦的战争以及伦敦会议8.丹麦战争的后果9.1865年5月29日的国王政务会10.宪法冲突的持续11.国际形势12.加施泰因专约B.通向布拉格合约1.比亚里茨,1865年2.宪法冲突的激化3.1866年2月28日的国王政务会4.1866年4月8日,与意大利结盟5.普选权6.避免战争的努力7.要俾斯麦性命的企图。补偿问题8.欧洲大会的提议9.战争的爆发10.普鲁士的胜利11.拿破仑尝试调停12.匈牙利军团13.尼科尔斯堡14.法兰克福的吞并和虐待15.美因河线16.与拿破仑的外交斗争第三章北德意志邦联和普法战争1.补偿议案2.先于州议会的吞并。俾斯麦生病3.北德意志邦联的宪法4.“威尔芬基金”5.南德意志和奥地利6.卢森堡问题7.法兰西、奥地利和意大利三方同盟的尝试8.霍亨索伦王室的西班牙王位候选人以及1870年法德战争的源头9.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第四章作为帝国宰相的俾斯麦1.三帝同盟2.德意志的“自由主义纪元”3.“文化斗争”4.阿尼姆事件5.1875年的战争恐慌6.“自由主义纪元”的终结7.反社会民主党的法律8.1878年的柏林代表大会9.向贸易保护措施的转变以及民族自由党的分裂10.与哈布斯堡君主国结盟11.俾斯麦的殖民政策12.1887年的七年期斗争13.与俄罗斯的再保险条约,1887年14.腓特烈三世的悲剧15.俾斯麦的垮台译名对照表前言绪论
这些篇章的主题是19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人物,此人不仅对于德国,而且对于整个欧洲的历史和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他的行动造成的影响之深远,同时代的任何政治家都无法相比。位于欧洲大陆中心地区的德意志的统一,奥地利被逐出德意志和意大利,第二帝国的衰落,法兰西的战败,以及随之而来的法兰西与德意志的长期敌对,德意志帝国与哈布斯堡(Habsburg)君主国的结盟,丹麦王国的分裂,这些事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是欧洲历史的明显界标,而它们全部是俾斯麦(Bismarck)的成就。每个人都明白,另一种转变不那么明显但是同样重要而且影响深远,即德国人民的精神和心态的转变,俾斯麦对此也应该负责。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俾斯麦是“铁血宰相”。这一称呼有很好的理由。他本人创造了“铁和血”这个词组,而且贯彻终生。与同时代的政治家相比,他具有智力上的优势,不绪 论 这些篇章的主题是19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人物,此人不仅对于德国,而且对于整个欧洲的历史和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他的行动造成的影响之深远,同时代的任何政治家都无法相比。位于欧洲大陆中心地区的德意志的统一,奥地利被逐出德意志和意大利,第二帝国的衰落,法兰西的战败,以及随之而来的法兰西与德意志的长期敌对,德意志帝国与哈布斯堡(Habsburg)君主国的结盟,丹麦王国的分裂,这些事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是欧洲历史的明显界标,而它们全部是俾斯麦(Bismarck)的成就。每个人都明白,另一种转变不那么明显但是同样重要而且影响深远,即德国人民的精神和心态的转变,俾斯麦对此也应该负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俾斯麦是“铁血宰相”。这一称呼有很好的理由。他本人创造了“铁和血”这个词组,而且贯彻终生。与同时代的政治家相比,他具有智力上的优势,不仅他的国民,而且整个欧洲的外国政治家们都公认这一点。1870年法国战败,在拿破仑(Napoleon)垮台以后担任法兰西共和国外交部长的朱尔·法夫尔(JulesFavre)承揽了谈判和签订停战协议的困难任务。他无疑没理由喜欢俾斯麦。可是他说俾斯麦“这个政治家凡是他能想象得到的就能超越”。不列颠的首相索尔兹伯里(Salisbury)尖刻地批评俾斯麦的政策,可是他在后者失势之后写道:“德意志的亚西多弗(Achitophel,《旧约圣经》中大卫王的谋士——译者注)走了——可是我怀念那位老人的非同寻常的洞察力。”俾斯麦的回忆录《思考与回忆》(GedankenundErinnerungen)是英国历史学家广泛阅读的作品,乔治·古奇(GeorgeGooch)说它“作为治理国家的技巧的手册,其价值是难以超越的”,“政治家、历史教师和学生必须选择它作为保留读物”。无论如何,它无疑是一部文学杰作。其中一些场景令人难忘。我要补充一下,他还是第一流的文字作者。他写给他的婚约者和未来妻子约翰娜(Johanna)的一些信件属于用德文写成的最精彩的文字之列。这些仅仅意味着俾斯麦是个值得研究的人物。不过若要问他的卓越才能是否用来实现真正的理想,他的行为和成就是否有助于德意志和欧洲的真实进步,他的力量究竟属于善还是恶,那就完全是另外的问题了。接下来我将尝试解答这些问题。俾斯麦出生于1815年,正是拿破仑在滑铁卢(Waterloo)战败的那一年。他比迪斯雷利(Disraeli)年轻十一岁,比格莱斯顿(Gladstone)年轻六岁。1862年他成为普鲁士首相,就在同一年,帕默斯顿(Palmerston)出任大不列颠首相,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就任美国总统,在维多利亚(Victoria)女王朝代的53年间,俾斯麦统治普鲁士和德意志帝国28年,直至1890年被威廉二世撤职。他与格莱斯顿在同一年即1898年去世,终年83岁。1871年1月18日,他的生涯达到了顶点,在凡尔赛(Versailles)宫的镜厅,他正式宣布德意志帝国建立,普鲁士国王加冕成为尊贵的德意志皇帝,而48年后,就在同一地点,德国签署了“一战”的停战条约。权威,富有启发性,很好读……埃克博士在这本优秀著作中,揭示了人们对俾斯麦传奇的很多误解。他的分析是冷峻而悲情的。——《观察者》第一章准备时期1.父母及青少年时代俾斯麦(Bismarck)的父亲是普鲁士的容克(Junker)。“容克”这个词无法确切翻译成英文,因为英国没有与之对应的社会和政治地位类别。容克既是贵族,又是大地主。中间名“冯”(von)表示贵族的身份。容克是一种贵族,但是他们的重要性不如英国的贵族统治阶级。在物质财富和政治影响力方面,他们都无法与英国贵族相提并论。在18或19世纪,普鲁士的容克几乎没人能像英国的领主那样生活。他们大多数只是小贵族,依靠军官或行政官员的薪水生活。容克与平民之间的界线不如英格兰的那样泾渭分明,因为贵族的〖=H(〗所有〖=〗后代都坚持保留贵族身份,中间名“冯”就是外在的有形表现。另一方面,在英格兰,只有长子能继承父亲的爵位,幼子都是平民。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Churchill)是公爵的孙子,可是他的称呼仅仅是“先生”,因为他的父亲不是长子。俾斯麦也是小儿子,可是他的全名是奥托·冯·俾斯麦。名字是区分全部贵族成员与平民、一般市民、“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Bürgerlichen)的标志。这种惯例不仅在社会方面而且在法律方面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腓特烈大帝(FredericktheGreat)统治时期。腓特烈国王颁布政策,保留容克手中的地产——即“骑士的领地”(Rittergüter),这个名称意味深长——并专门从容克中间招募军官,“因为贵族的子孙在保卫国家和种族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应当用一切手段维护他们”。在俾斯麦出生的年代,这些特权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了,但实际上并未废除。事实上,在普鲁士军队里,尤其在卫兵的精锐团或者骑兵队里,只有贵族能担任军官。1806年拿破仑在耶拿(Jena)击败普鲁士军队以后,冯·施泰因(Stein)男爵和哈登贝格(Hardenberg)伯爵进行了改革,自此贵族地主的法定地位经历了非常重要的转变。在那以前,农民一直是贵族地主的世袭的农奴(erbuntertan)。施泰因解放了他们,使他们变成了自由的农民。那是1807年的事,距离俾斯麦出生仅有八年时间。当然,这类法律上的改革在短期内并未改变社会习俗和精神习性。此时,贵族仍然是管理农村地区行政事务的领袖,对其居民行使裁判权。年轻的俾斯麦在父亲的庄园长大,周围的人们都习惯接受贵族的统治甚至命令,将其家族成员视为天生的贵族。不过容克与不列颠的贵族统治阶级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德国从来不存在辉格党。当然,普鲁士的一些容克贵族也有自由思想(伟大的改革者帝国男爵冯·施泰因不属于此类,他生于德国西部,不是普鲁士人)。举例来说,19世纪60年代期间,激进派进步党的议会领袖是东普鲁士的贵族冯·霍费贝克(Hoverbeck)男爵。但是作为一个阶级,容克在政治领域总是思想一致。他们是严格的保守派,激烈地反对改革,积极维护自己的法律、物质或社会特权。他们曾经残酷无情地反对施泰因和哈登贝格的改革,并取得了相当大的胜利,在拿破仑垮台、普鲁士的危机解除之后,他们完全阻止了改革。保守派的一个领袖指责改革者企图使“美好的旧普鲁士变成新奇怪异的犹太人国家”,另一个人大声惊呼:“倘若自由的农民与我们为邻,乡村将变成我们的地狱。”容克贵族是热心的保皇主义者,不过这种共识的基础是国王维护他们的古老特权和权利,尤其是在军队和政府中晋升的优先权。俾斯麦自认为是容克的一员;1848年,他对议会中与他关系友好的一个自由派议员说:“我是一个容克,并希望借此获益。”单从父亲一方而言,他确实属于贵族阶层。但是他的母亲没有贵族血统,只是中产阶级家庭出身。她名叫威廉明妮·门肯(WilhelmineMencken),是腓特烈·威廉(FrederickWilliam)三世信任的一个高级官员的女儿。在俾斯麦的双亲之中,无疑母亲聪明得多,在精神上更加重要。他的父亲没有任何优秀的素质,只是个平庸的人物。他的母亲对许多问题都有明确的见解,诸如人类的存在意义、涉及的道德责任以及实现人生目标的教育。可是由于她缺乏无私的母爱,过多干预儿子的意志,俾斯麦对她没有任何好印象。尽管如此,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非常敏锐的神经、充沛的活力和超群的智慧。作为贵族家庭的幼子,俾斯麦可以选择两种前途:要么去军队当军官,要么进入较高级别的行政部门或者外交部门任职。他不喜欢严格的纪律,所以不愿意参军。若要在普鲁士的行政机构获得一个职位,首先必须学习法律,然后在司法和行政岗位上作为不领薪水的候补官员(Referendar)或见习律师(Auskultator)工作几年。俾斯麦离开普鲁士,开始在汉诺威(Hanover)的哥廷根(Gtingen)学习,当时汉诺威的君主也是大不列颠的国王。他学习不太认真,极少去上课。他过着“联合会学生”的不负责任的生活,大量喝酒,跟人决斗过至少25次,欠下了相当多的债务。后来在柏林学习时,他同样不去听课,避免与大学的知名教授们接触。尽管如此,他仍然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一名见习律师,在莱茵(Rhein)省靠近比利时边境的亚琛(Aachen,Aix-la-Chapelle)任职。那时亚琛是著名的国际疗养胜地,俾斯麦由此融入了国际社交界。他还在那儿遇见一个漂亮的英国姑娘,坠入了爱河。他的爱情对象似乎是克利夫兰(Cleveland)公爵的外甥女拉塞尔(Russell)小姐。他向她求婚,跟着她和她的家人去其他地方,放弃了自己的公务。他甚至写信给一个朋友说,他预期于1838年3月在莱斯特郡(Leicestershire)的斯卡斯代尔(Scarsdale)举行婚礼。我们不知道事情的确切经过。在后来写给朋友的信中,他提及一位50岁的上校,他只有一只手臂,年收入5000,“俘获了船”。挫败的俾斯麦回去工作,几个月后就递交了辞职书。在若干年后的一封引人注目的信件中,俾斯麦陈述了他如此决定的理由。其中的一个句子体现了他的性格本质:“普鲁士的行政官员就好比管弦乐队的成员,但是我希望只演奏自己喜欢的乐曲,否则就不要演奏音乐。”这是真正的俾斯麦。年轻时他就想当领袖,不管在哪里都要占据首位,而不是当管弦乐队的成员,不得不演奏其他人选择的乐曲。其后他返回家乡,开始从事农业,管理父亲的一些庄园。然而那也令他失望,他感到极度无聊。为了克服无聊,他尝试了许多方法。由于那段时期的放纵言行,他博得了“狂野的俾斯麦”(DertolleBismarck)的绰号。他造访了他喜欢的不列颠,虽然他厌恶那里的星期日。后来他曾经提起那件事,某个星期日,他在利斯(Leith)的街上一边吹口哨一边走,有人直言不讳地告诉他:“请不要吹口哨,先生。”幸运的是他读了许多书,包括一些哲学书,海涅(Heine)和莱瑙(Lenau)的诗歌,还有很多历史作品。然而当他年近30岁时,他的人生却似乎注定一事无成。由于与一个女人结下友谊,他的人生迎来了转折点。玛丽·冯·塔登(MarievonThadden)是特里格拉夫(Trieglaff)的一个波美拉尼亚(Pomeranian)贵族阿道夫·冯·塔登的女儿。这位塔登先生是一个奇怪的社交圈子的核心人物,其成员是非常虔诚的绅士,具有非常明确甚至有点异常的基督教信仰。他们是虔敬派教徒,坚定不移地相信圣经的每个字都有启示性质。俾斯麦与他们的观点之间存在深刻分歧。那时他是自由思想派和不可知论者,注意斯宾诺莎(Spinoza),是黑格尔(Hegel)的激进追随者。玛丽·冯·塔登与俾斯麦的一个朋友莫里茨·冯·布兰肯伯格(MoritzvonBlanckenburg)订了婚,两人因而结识。玛丽和俾斯麦就宗教信仰问题谈了很多话。他们都感到对方有强烈的吸引力,可是玛丽仍然嫁给了布兰肯伯格。故事的结局是个悲剧,玛丽在结婚后的第一年就去世了。她病得很严重时,担忧的俾斯麦为她向上帝祈祷,那是他16年来第一次祷告。他觉得自己人生的一个阶段从此结束了。玛丽曾经介绍俾斯麦与一个年轻朋友约翰娜·冯·普特卡默(JohannavonPuttkamer)结识,她也是那个虔敬派圈子的成员。他知道玛丽希望他与约翰娜结婚。他学会爱上她,并向她求婚。她也爱他,不过她清楚地说明,她只会嫁给基督教徒,而且必须征得她虔诚的父亲的许可才能结婚。1846年12月,他写了一封信给她的父亲,那是他内心生活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那封信文笔出色,开诚布公,有男子气概,而且十分聪明。他以富有吸引力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宗教信仰的发展历程,故事的中心和转折点是他第一次破例为玛丽祈祷的事。结果他成功了,几星期后,他与约翰娜订婚了。这里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封著名的信件是否表述了他的真诚的宗教信仰,抑或仅仅是一种外交策略,是为了达到娶约翰娜的目的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可能兼而有之。关于从不可知论转向基督教信仰的叙述确实是真诚的,尽管如此,其中仍然包含了很多圆滑老练的外交手段的成分。若论解析他人的性格和与别人打交道的技巧,俾斯麦是老练的能手。他算计精准,总是知道如何提出最能说服别人的论据和意见。他的信件始终显示出这种素质。他具有令人无法抗拒的能力。在这方面,他或许与迪斯雷利(Disraeli)相似,在写给维多利亚(Victoria)女王的信件中,后者表现出了同样的技巧。事实上,从那以后,他开始自称基督徒。在他写给妻子的信件中,随处可见宗教感情的表述。至少在其后的若干年间,他一直参加礼拜仪式。不过真正的检验标准是宗教戒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凡是这样想的人都会问,基督教义或任何宗教规范是否曾经在俾斯麦人生中的任何时刻影响过他的私人或政治行动?按照本书作者的看法,相关证据无法找到。如果我们回想起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期间,俾斯麦如何运用他的宗教信仰处理战争问题,这就不足为奇了。他在比较德国与法国军队的优点时说:“法国人缺乏德国人的责任感,德国士兵能冒着生命危险,在黑暗中独自站立坚守岗位。这来源于我们民族的宗教信仰;他们知道长官不在场的时候,仍然有谁在看着他们。”另一位外交家用讽刺的语调描述过这种态度,他说:“倘若俾斯麦相信上帝,那么上帝肯定是普鲁士人。”还有一个更突出的例子。色当(Sedan)战役之后,他告诉英国外交家爱德华·马利特(EdwardMalet),他已经决定吊死所有不穿制服的武装人员,也就是说全部法国佬(francs-tireurs)。“我不怎么重视人类的生命,因为我相信彼世。”维多利亚女王看了这份报告惊呼道:“这句话反映了俾斯麦性格中最可怕的思想。”事实上,罗马天主教的宗教大法官本可以用同样的理由烧死异端者。从政治角度而言,皈依宗教对俾斯麦有很大益处。这使他与容克的立场协调一致,在后来的斗争中,他们成了他的政治盟友。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圈子里,有些贵族对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有很大影响力。其中地位最突出的两个人是冯·格拉赫(Gerlach)兄弟——利奥波德·冯·格拉赫将军,助理将军,即国王的私人侍从武官,路德维希(Ludwig)·冯·格拉赫,高等上诉法院的院长。在柏林和宫廷社交圈中,这两兄弟是高级托利派的领袖。1847年春天俾斯麦作为第一届普鲁士议会“联合议会”(VereinigterLandtag)的成员前往柏林时,就是向这两兄弟请教意见和询问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