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 日期:2015-11-05 11:48:02
本书简介:
《北大国学课》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四个部分,涵盖经学、史学、诸子学说、古典文学、历代科学与艺术、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既涉及大量国学瑰宝知识,同时,还有北大学者的各种研究成果和观点佐证,力图用最简洁的文字将国学经典中最精华的思想传递给读者。一书在手,就如走进北大国学课堂;一卷在握,就将传统智慧收入囊中。
目录:
经部
第一章易经——易学中的智慧“妙胜”
《易经》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易经》成书时间有何争论
“爻”是何概念?如何而来
何谓“八卦”和“六十四卦”
古人如何用易学预测吉凶
奇门遁甲中有哪四“盘”
乾坤两卦蕴含了什么文化内涵
第二章诗经——中华诗歌的源头,华夏文章的根基
诗经成书过程有几种说法
何谓“风雅颂”?分别有何特点
何谓“赋比兴”?它们如何表现诗情
后世四言诗对《诗经》有何继承
《诗经》中涉及什么饮食文化经部
第一章易经——易学中的智慧“妙胜”
《易经》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易经》成书时间有何争论
“爻”是何概念?如何而来
何谓“八卦”和“六十四卦”
古人如何用易学预测吉凶
奇门遁甲中有哪四“盘”
乾坤两卦蕴含了什么文化内涵
第二章诗经——中华诗歌的源头,华夏文章的根基
诗经成书过程有几种说法
何谓“风雅颂”?分别有何特点
何谓“赋比兴”?它们如何表现诗情
后世四言诗对《诗经》有何继承
《诗经》中涉及什么饮食文化
《诗经》中经典植物有何意象
如何品读《诗经》中的爱情诗
第三章文字——解读字词句,字通、词通、句通、上下文通
训诂学有何发展历程?有何研究方法
音韵学如何划分语音发展时期?研究内容为何
双声与叠韵各指什么
汉字为何竖写?何时改为横写
最早给汉字注音是什么时候
汉字有多少?收字多的字典有哪些
为什么越古老的姓越多“女”字旁
第四章礼仪——礼节、仪式所代表的社会规范
“五礼”分别指什么
古人的“相见礼”如何行
“三朝”“满月”“百日”“周岁”分别指什么
“弱冠”和“及笄”分别是什么
古代婚姻仪式中的“六礼”指什么
古代婚礼有何细节事项
古人在饮食上有哪些礼仪
古人有什么尊称和谦称
第五章伦理——寻求天伦人伦的道德标准
“谥号”“庙号”“年号”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底是何含义
什么是“三纲五常”
古人有哪些“名讳”
“男女授受不亲”是否被误解
“三从四德”有哪些压迫女性的层面
中国古代女性为什么要缠足
女性为什么不作揖
第六章宗法——按血统嫡庶组织统治社会的法则
如何看待古代的“嫡庶之别”
“父权”“夫权”到底有多大
何谓“大宗”“小宗”
“宗子”是什么?他的权力有多大
“家谱”都有哪些作用
“宗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族规”到底有多大的权力
宗族都有哪些活动
姓氏与宗族有何关系
第七章衣饰——服饰着装也是一种制度
“钗”都有哪些形制特点
鞋都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戒指本义为何?为何在佩饰中略失华彩
皇帝的龙袍都有什么讲究
凤冠霞帔本是贵族妇女的礼服吗
旗袍有何历史变化历程
唐装是唐代服装吗?它有何历史变化
唐女穿着真的都十分暴露吗
第八章舞乐——歌舞乐律背后的文化启示
音律学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发展的
什么是“宫、商、角、徵、羽”
“八音”分别指的是什么
何谓“律吕”
学“三分损益法”有什么用
“剑器舞”就是“舞剑”吗
古代都有哪些乐器
箜篌产自何处
第九章饮食——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国学智慧
“小食”与“点心”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古人有时候说“吃茶”而不是“喝茶”
何谓“粒食”和“粉食”
“五谷”是哪些粮食
烹调上为何要讲究“五味调和”
什么是“八珍”
古代的食器都有哪些用处
为什么古代称豪门为“钟鸣鼎食之家”
史部
第十章历史——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为什么有些朝代会被分为“前后南北”
“三皇五帝”到底是指哪些人
“二十四史”指的是哪24部史书
“三通四史”从何而来
何谓编年体史书?有何代表作
何谓纪传体史书?有何代表作
何谓纪事本末体?有何代表作
何谓国别体史书?有何代表作
何谓“正史”与“野史”
第十一章节日——节日蕴含着天地人之道
元宵节有何来历?有何风俗
压岁钱是何时出现的
正月初九是什么日子
清明节有什么典故、风俗
端午节一开始是为了祛毒吗
七夕到底是什么节日
立秋都有哪些历史风俗
重阳节有什么旧风俗
腊八节有何民间故事和食俗
冬至有何由来和传说
第十二章居所——家居建筑中的文化元素
中国古代建筑有何特点
中国古代家具都有哪些发展历程
“席”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凉席吗
“几”是古代的“茶几”吗
“阁”“厢”“殿”分别指什么
何谓“堂”
何谓“亭”
何谓“瓦”
何谓“版筑”
第十三章职官——朝堂为官的等级典制
何谓“花翎”?它和官秩有何关系
“卿大夫”这个官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储君皇太子”在帝王制度下是怎样的角色
“三公九卿”是怎样一种官制
“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俸禄制度有何演变
谏官有何职责
第十四章科举——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体制
科举制度都是怎么演变的
“正科”“恩科”都是怎么开的
科举是否更具有公务员性质
何谓两榜?何谓放榜
曲江宴会、雁塔题名是怎么回事
如何理解科举制中的“科名”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有何典故
为何对官宦子弟有科举限制
第十五章称谓——称呼中的文化背景
孟姜女姓孟还是姓姜
中国古代“万岁”一词含义的演变
古代帝王的各种称谓
“陛下”本义是“台阶之下”,怎么又成皇帝的尊称
“公子”之“公”表现了什么含义
古人对家里人和别人都有何称呼
古代夫妻之间的称谓
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
第十六章传说——故事背后传承的历史
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夸蛾氏”是什么神仙
“太岁”是指什么
“仙人”等于“真人”吗
“王母”和“玉帝”是否是夫妻
“三星高照”指的是哪三个神灵
财神到底是什么人
龙之九子,分别是哪九子
第十七章星命——仰观天象,能知“天命”
“天干地支”涉及怎样的命理学
什么是“七政四余”
“二十八宿”是哪些星宿?起源何时
什么是“节气”
候与日、节气、季度、年是什么关系
霜降节气都有哪些习俗
“漏刻”是什么?如何计量时间
……
子部四、宾礼。是指诸侯朝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节。大致包括朝、聘、盟、会、遇、觐、问、视、誓、同、锡命等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朝是诸侯按规定的时间拜见天子的礼节;聘礼是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的礼节;盟是指诸侯之间以语言为信约提出某种共同遵守的原则,即“信约为誓”;锡命,又作赐命,是上对下的给予,专指帝王赐予臣僚爵位、服饰、车仗等;会、同即为“会同”,泛指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也指诸侯会合。遇指诸侯或官吏不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突然相遇的礼节,比较简单。
五、嘉礼。是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礼仪制度,也是最为庞杂的一种。嘉礼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结婚到请客,从成人礼到养老礼等不一而足。《清史稿·礼志六三》:“二曰嘉礼。属于天子者,日朝会、燕飨、册命、经筵诸典。行于庶人者,日乡饮酒礼。而婚嫁之礼,则上与下同也。”古代男子年满二十为弱冠,即进行加冠礼,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以示成年。射礼也是嘉礼的一部分,古代贵族在举行重大活动时,以射箭为戏,展现尚武风尚。
古人的“相见礼”如何行
在以礼为纲的中国古代社会,人与人见面相交,可不是像今天大家点个头、握个手这么简单。“五礼”当中有“宾礼”一项,为不同人之间的交往制定了基础的礼节。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如何,从他是否熟知这一套礼节上就能看出来。后来,随着历史沿革,宾礼中的相见礼逐渐发展成为一套烦琐但森严的礼仪制度。《儒林外史》中写范进进学回家,向他老丈人胡屠夫作揖,胡屠夫批他不要与平头百姓“拱手作揖,平起平坐”,中举之后,张乡绅来访,更是“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可见,相见礼在古时生活中是比较规范化的,根据相见者身份、场景等相异有所不同。比如长幼之间、平辈之间、大小官职之间、平级之间都有不同的礼节要求。那么,古时主要的相见礼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