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约翰·佩里,苏西 日期:2015-11-05 11:55:00
一位人见人爱的萌教授,写出了一本人见人笑的《拖拉一点也无妨》。
堂堂哲学家佩里教授是一位“凡事都爱拖一拖”的老先生,而且和大部分拖延者一样,这位萌教授一直因为自己“做事爱拖拉”的习惯心怀愧疚。这不,17年前一个阴郁的午后,老先生正因为自己没有完成一件“本该做的事”而觉得自己就是个窝囊废,但转念一想,其实自己很能干,不是块懒骨头,对所在的斯坦福大学也贡献颇多。
于是,那件本该完成的、很重要的事又一次被顺理成章地搁置了,佩里开始研究起“拖延”这个谜题来。他发现:由于没有做某些事情,爱拖沓的家伙做成了不少别的事情。他据此写出了短文《结构化拖延法》,不想这篇短文一经发表,就得到了无数拖延者的来信感激,大家纷纷表示:对对对,我就是这样!
时至今日,17年过去了,佩里仍然会收到读者发来的感谢信,这篇短文在无形中帮助了千万拖延者。
自打佩里在2011年凭借“结构化拖延法”理论一举摘得搞笑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赫芬顿邮报》等知名媒体争相报道该理论。英文原书写成之后,还一度引发了五家出版社争夺版权。
这本别具一格、享誉全球的战拖书并不是要把拖延者身上“爱拖拉”的毛病根治得一点儿也不剩。相反,佩里希望拖延者们能够通过阅读本书正视自己的问题,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用一些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减轻自己拖延的症状。
本书简介:
一本拖了15年才写成小书资深拖延者兼堂堂哲学家佩里教授,在这本风趣机智的小书中为拖延者翻了案。其实,大部分拖延者都不是一事无成的窝囊废,在逃避那些“本该做的事情”的同时,拖延者们还是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不少其他事情嘛。
在这本充满哲思的小书中,佩里慷慨地分享了他多年来得出的一套战“拖”心法。比如,拖延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畏难心理,调整待办事项清单,办成不少不那么重要但也挺重要的事情,例如:第一项,学外语;第二项,翻修厨房;然后你就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做完了第三项,遛狗。
拖拖拉拉不是罪。最重要的是,佩里希望拖延者们能够不再从心理上“对抗”拖延,而是学会“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聪明地利用它。毕竟,沮丧和罪恶感只会加重我们拖延的欲望。
多年来,佩里一直有心要为《结构化拖延法》添加内容,不料积习难改。如今,沿着这篇短文的思路,同时拖着作业不改,论文不看,佩里终于为自己正了名——他确实写完了这本书,在首次提出该理论仅仅15年之后。
作者简介:
佩里正在实践“工作没做但仍然在用海草跳绳”没错!上面这位拖着学生的论文不改、教科书的订单不填,却跑去海边跳大绳的老先生就是本书的作者约翰·佩里。
佩里先生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荣誉客座教授、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已出版、发表了100余部哲学作品的他为当代哲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以至于这些“满是真知灼见的文章”(佩里自语)被其他作者收集整理,出版成册。
然而,所有这些“深刻而睿智”的作品都不如本书中的第一篇短文《结构化拖延法》来得人气爆棚。自发表以来,这篇短文在15年间一直受到拖延者的热捧,并于2011年帮助佩里一举夺得了“初看引人发笑,细想令人深思”的搞笑诺贝尔文学奖。
除了写作,授课,有事没事拖一拖,在博客上开心地售卖“结构化拖延”的T恤之外,佩里还用他迷人的嗓音主持着一档颇受欢迎的广播节目——《哲学清谈》。
目录:
前言拖延的悖论
第一章 结构化拖延法
第二章 拖延与完美主义
第三章 待办事项清单
第四章 放点音乐吧
第五章 电脑与拖延
第六章 “平摊型”人士的呼吁
第七章与敌人合作
第八章额外福利
第九章你看拖延不顺眼?
第十章从哲学角度替拖延说两句
第十一章充满深刻哲思的结语
附录 如何战胜拖延——结果如何,恕不负责至少,现在你不会因为所有人都会碰到的拖延问题而心烦意乱了。比起那种“今日事今日毕”的陈词滥调,佩里博士的战术听起来更理智。你不如遵从他改写的规则:第二天也许会消失不见的任务,今天就别做了。
——《纽约时报》
佩里博士建议拖延者们将比较不艰难的(而且很有用的)工作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他说,聪明的拖延者可以获得“高效”的好名声,同时也可以继续“屈服”于自己拖延的冲动。一位“罪恶感减少了一大半儿”的读者赞扬了这种更高效的拖延模式:“我觉得很好。一边赚钱,一边还在拖延。”
——《华尔街日报》
所有的拖延者们都会拖着本该做的事情不做,“结构化拖延法”的艺术性就在于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缺点。拖延者们也能得到很不错的额外奖励:正是因为没有严格遵照日程安排,他们干成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美妙的事情。
——《赫芬顿邮报》
佩里的方法不仅能让拖延者变身高效能人士,还不必改掉拖延的习惯。“结构化拖延法”足以让全世界生产效率提高一大截。至少,现在你不会因为所有人都会碰到的拖延问题而心烦意乱了。比起那种“今日事今日毕”的陈词滥调,佩里博士的战术听起来更理智。你不如遵从他改写的规则:第二天也许会消失不见的任务,今天就别做了。——《纽约时报》佩里博士建议拖延者们将比较不艰难的(而且很有用的)工作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他说,聪明的拖延者可以获得“高效”的好名声,同时也可以继续“屈服”于自己拖延的冲动。一位“罪恶感减少了一大半儿”的读者赞扬了这种更高效的拖延模式:“我觉得很好。一边赚钱,一边还在拖延。”——《华尔街日报》所有的拖延者们都会拖着本该做的事情不做,“结构化拖延法”的艺术性就在于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缺点。拖延者们也能得到很不错的额外奖励:正是因为没有严格遵照日程安排,他们干成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美妙的事情。——《赫芬顿邮报》佩里的方法不仅能让拖延者变身高效能人士,还不必改掉拖延的习惯。“结构化拖延法”足以让全世界生产效率提高一大截。——拖着序言没写的科学松鼠会成员0.618佩里的“结构化拖延法”可能不属于普通意义上的“战拖方法”,却颇有市场,并广受关注。而且据老爷子宣称,效果还不错。——拖延症权威研究机构“战拖会”会长高地清风第一章 结构化拖延法早在好几个月前,我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为何我终于动了笔?是因为我终于有空了吗?非也。我有学生作业要批改,有教科书订购单要填,有一份国家科学基金的申请要审阅,还有一堆论文初稿要读。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正是为了不去干那些事!这就是我称之为“结构化拖延法”的精髓之所在。我发现,这项了不起的策略能令拖延者们化身高效能人士,使他们因高产和善用时间而备受众人的尊敬与崇拜。[好吧,起码算我“重新发现”的吧。1930年,罗伯特?本奇利(RobertBenchley)为《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Tribune)撰写了一篇题为《成事要诀》的专栏文章,在文中他写道:“只要某件工作不是某人当时本该做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他都能够完成。”如其所示,本奇利已然认识到了这项基本原理。而且我估计,肯定还有其他同他一样身为结构化拖延者、想法深邃的思想家也发现了这一点。待我回头再作些深入研究吧。]每位拖延人士,都会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往后拖。结构化拖延法则正是一门关于如何利用这一消极特征、让它为你服务的艺术。在这个概念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爱拖延的家伙们极少什么都不做,他们的确会做些略微有用的事,比如做做园艺啦,削削铅笔啦,画个重新整理文档的简图以便自己有空时去收拾啦什么的。为何拖延者们愿意做这些呢?因为做了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而如果他们的待办事项里只剩了“削铅笔”这一件,那么天底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促使他们拿起削笔刀了。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结构化拖延法正是利用了拖延者的这种心态,为某人必须完成的那些任务梳理出一个结构来。你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按重要性列个清单,在脑子里想想也行,或者专门写下来也可以。你甚至可以称之为自己的“优先级清单”,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但也要有些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于是,完成后边这些任务,就变成避免去做清单最上方的任务的一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排列得当的任务结构,拖延人士就变成了有用的人!事实上,他们甚至还能像我一样赢得“做事高效”的好名声哩。我把“结构化拖延法”演绎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一回,就是同太太一道在一栋名为“索托楼”的斯坦福学生公寓里担任“公寓指导老师”(residentfellow)的时候。每到傍晚,尽管有学生作业要批改,有教案要准备,还有委员会的事要处理,我还是会走出我们紧邻公寓楼的小屋,跑到学生活动室里去跟住在那儿的同学打乒乓球,或是去他们的房间里侃大山,或者就只是坐在那边翻翻报纸。于是我因此赢得了美誉——大家都觉得我是位很棒的公寓指导老师,像我这种愿意花时间跟本科生们打成一片,并去了解他们的教授级人物,还真是举校罕有。我这么安排还不赖吧——打打乒乓球就不用去做那些更要紧的事了,还能赢得一个“契普斯先生”契普斯先生(Mr.Chips)的美名。拖延者们往往采取完全错误的做法。他们尽量少向别人作出许诺,还以为如果自己手头上只有几件事要做,他们就能改掉拖延的毛病,顺顺当当地把事做完。可这完全违背了拖延者的基本天性,也破坏了他最重要的动力源泉。根据我之前下的定义,清单上那寥寥几桩任务将被归为最重要的级别;那么避免去做这些事的唯一选择,就只剩什么也不做了。这可是一条沦为无所事事的“沙发土豆”(而非高效能人士)的不归路啊。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清单最开头的那几件重要任务怎么办?永远也不做了?”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问题。诀窍就在于,要为优先级最高的位置选对任务。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期限(但实际上并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幸运的是,这种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学里的绝大多数工作都能归入此类,而且我敢肯定,大多数其他大型机构里的情形也是一样。就比如在我目前的任务清单里暂列第一的这件事吧,是要为一本讲语言哲学的著作写一篇点评文章。这东西本该在11个月前就写好的。为了不去写它,我已经完成了不计其数的重要事务。几个月前,出于愧疚,我给编辑写了封信,对人家说我实在太抱歉啦,这么晚还没交稿,同时也表达了我准备动笔的良好愿望。当然了,写这封信本身也成了我先不去琢磨那篇文章的一个理由。可结果呢,我也并没有比其他作者晚交多少。再说这篇文章到底能有多重要?也并没到登峰造极、无可匹敌的地步嘛,所以比它更加重要的事总归还会冒出来。于是到了那时候,我就会开始动笔的。 另一个例子是填写教材订购单。我写这篇文章时正值6月,10月份时我要开一门认识论的课。我已经错过了书店要求提交订书单的最后期限。有了这样一个日渐紧迫的截止日期,这件事很容易被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我得对你们非拖延人士指明一点:截止日期总是在被拖过一两周以后,才会真正让人开始产生紧迫感)。我几乎天天收到系里秘书发出的提醒;学生们有时也会问我,新学期要看什么书;而那张还没填写的订购表,就不偏不倚地躺在我的桌子正中,压在空薯片袋的底下。这件事在我的清单上几近顶端,弄得我心烦意乱,激励我去做另一些也算有用却没那么重要的事。不过实际上啊,书店已经接到了大量没有拖沓恶习的老师们填好的表格,正忙得不可开交呢。只要我把自己这份赶在仲夏之前提交,时间就应该刚刚好。我都盘算好了,要从办事效率颇高的几家出版社那儿订几本大众熟悉的著作,我一向这么干。毫无疑问,从现在到(好比说)8月1日之间,我肯定还会接到某个更重要的任务。到了那时候,我心里就舒服多了,可以动手填这份表格,以免去做那项新任务。读到这里,善于观察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实践结构化拖延法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的。因为你得对自己用上一种“金字塔式传销”的招数,才能保持高效状态。一点没错,你要为那些夸大重要性、虚设截止日期的任务投入自己的精力,同时还得让自己相信,这些任务的确既重要又紧迫。这都不是问题,因为说到底,所有拖延人士都拥有一流的自欺本领。何况,还有什么能比利用一种性格缺陷去抵消另一种性格缺陷的负面影响更高贵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