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


作者:格拉宁,侯焕闳,唐其慈  日期:2014-08-18 16:14:35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他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
    我不打算通俗地阐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贡献。我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最后几十年(他是82岁时死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柳比歇夫对我最有吸引力的精粹、核心正是这个方法。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不问他其余的工作和研究如何,这种工作方法是独立存在的。
    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取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并且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目录:
  编者的话
  第一章
  怎么生活得更好:柳比歇夫一生的秘密
  我确实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我的主人公的日记和文档,我从中得到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发现,使我参透了一个人一生的秘密。
  这个秘密是——怎么才能生活得更好。
  第二章
  崇拜者眼中的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有他的崇拜者,有拥护者,有景仰者,也有读者。他没有学生,只有私淑弟子。也就是说,他并没有教他们,是他们向他学习。学习什么呢?很难说。主要是学习应当怎样生活、怎样思考吧。似乎咱们总算找到了一个人,他知道他活着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目的……仿佛他有什么崇高的目的,甚至可能领悟了他存在的意义。
  第三章
  令人惊叹的一生
  我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成的?最后几十年(他是82岁时去世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柳比歇夫对我最有吸引力的精粹、核心正是这个方法。
  柳比歇夫的遗产
  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编者的话第一章
  怎么生活得更好:柳比歇夫一生的秘密
  我确实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我的主人公的日记和文档,我从中得到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发现,使我参透了一个人一生的秘密。
  这个秘密是——怎么才能生活得更好。第二章
  崇拜者眼中的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有他的崇拜者,有拥护者,有景仰者,也有读者。他没有学生,只有私淑弟子。也就是说,他并没有教他们,是他们向他学习。学习什么呢?很难说。主要是学习应当怎样生活、怎样思考吧。似乎咱们总算找到了一个人,他知道他活着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目的……仿佛他有什么崇高的目的,甚至可能领悟了他存在的意义。
  第三章
  令人惊叹的一生
  我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成的?最后几十年(他是82岁时去世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柳比歇夫对我最有吸引力的精粹、核心正是这个方法。柳比歇夫的遗产
  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第四章
  时间开销日记中的“时间统计法”
  他认为他那些本本是“时间统计”。好比账簿,他是在用他的方法统计支出的时间。
  我发现,每个月到月底他都要做小结,画了一些图,列了一些表。到年终,又根据每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令人叹为观止的编号文档
  时间开销日记
  时间的账簿第五章
  时间统计法:生活的方式(生活的方法)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
  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1小时35分”、“1小时50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如何与时间相处
  “我对时间统计法已经习惯了,没有它就没法工作”第六章
  缘起: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样到底好不好?——给自己的生活定了框框,定得那么死。
  然而在事实上(这个事实很值得注意),柳比歇夫的命运并非如此。他的一生是生气勃勃、和谐协调的一生。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他生活中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他一生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上第七章
  人生的容量:如何做时间统计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逝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由于做了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随时随地利用“时间下脚料”
  时间统计法的本质:针对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
  总结的价值和意义第八章
  时间之镜
  柳比歇夫的总结公正客观地反映了过去一年的历史。柳比歇夫的方法,以它细密的网眼,抓住了变幻无常的、老想溜掉的日常生活,抓住了我们没有察觉到的、损失掉的、不知去向的时间。第九章
  时间统计法的胜利
  柳比歇夫是依靠他那最最合理的方法一手造就了自己;他创造了他的方法,他通过他的方法证明,如果把一切才能集中用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多么多的成就。第十章
  光亮的背面
  他能够叫时间服从他,但不能左右环境。他无非是个凡人,激情、爱、挫折都能叫他分心,连幸福也会影响他的专心致志。其他的事实
  柳比歇夫的自我评价
  生活的内容并不是苦难,而是成果
  向自己提问题第十一章
  井井有条的生活
  无数的日期、姓名、事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应用起来简直得心应手,这是因为他把这些材料都按一种巧妙的体系分别铭刻在头脑之中。至少可以这么认为,当需要的时候,即使不能“记忆如泉涌”,他也能像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需要的手册一样,在脑中找到这些材料。分门别类的爱好
  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热爱自己的事业第十二章
  一切皆有代价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表示非常欣羡柳比歇夫那种从容不迫、顺利安适的生活。柳比歇夫以其一贯的作风,把自己所有的倒霉事儿开列了一张清单作为对他的回答。说真话的人
  平反第十三章
  了解一个人,就要看到他的矛盾
  时间统计法成了他即兴演奏的乐器,用这乐器,他爱演奏什么就演奏什么。
  他如此精打细算地统计时间,可他把时间都浪费到什么上去了?年度总结:向时间做自我剖析
  不时走入岔道
  无休止的内心争执
  自我批评的能力第十四章
  比时间更宝贵的
  在他紧张的精神生活中,他崇敬的英雄们、他喜爱的人、他的表率都不断在变换。仔细去考察这种变化,该是很有意思的事。对于柳比歇夫,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他已“成为”怎样一个人。他永远正在“逐步成为”怎样一个人。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化,他总是重新考虑,不断提高对自己和理想的要求。计划没有全部完成
  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
  一个一生都不断成长的人第十五章
  自我认识的道路
  他不期待别人的赞扬,他学会了自己对自己做出公正的评价。时间统计法提供了客观的指标,能说明他的情况。他在1963年骄傲地记下了2006小时30分钟的工作记录,这是他的最高纪录。平均每天5小时29分钟。而战前,每天大约4小时40分钟!他清楚地了解这些数字的真正价值,他给自己规定了定额,他拿着秒表监视着自己,他自己奖励自己,自己惩罚自己。简朴生活:超过最低生活必需品限度的东西,他都不要
  保持独立的考验
  时间统计法的标尺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第十六章
  超越自己的可能
  柳比歇夫并没有建树丰功伟绩,可他建树的要比功绩的意义更为重大——那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
  对待时间的态度
  过得很好的一生附录:
  与时间统计法无关——
  谈《奇特的一生》的创作
  许多实干的、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对柳比歇夫这一十分明智的、合理的时间统计法很感兴趣,指望这个方法带来成效。这种愿望里有某种不对头的东西,某种柳比歇夫所没有的——就像我已在小说中一再强调过的,与柳比歇夫、与他的时间统计法毫无关系的东西。
  问题就在于: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柳比歇夫的遗产
  所有的人,连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
  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500印张,相当于12500页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科学史上,艾勒、高斯、赫尔姆霍茨①11、门捷列夫都曾留下巨大的遗产。对于这种遗产,我老是迷惑不解。这一点很难解释,但也挺自然——古时候,人们写得比较多。至于今日的学者,出版多卷本的全集是一种罕见的甚至奇怪的现象。连作家似乎也写得比过去少了。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20世纪30年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在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到1955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35箱地蚤标本,共13000只。其中5000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300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5倍。跳甲属的分类他研究了一生。这需要特殊的深入钻研的才能,需要对这种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价值及其说不尽的新颖之处。有人问到著名的组织学家聂佛梅瓦基,他怎么能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很惊奇:“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
  他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谈起英国的君主制度,他能够说出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临朝秉政的细节;说到宗教,不管是古兰经、犹太传经,还是罗马教廷的源流、马丁·路德的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都如数家珍。他懂复变数理论、农业经济、罗·费歇①12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古希腊、古罗马,天知道他还精通些什么。这,不是他要当万宝全书,不是死背硬记,他之所以获取这些五花八门的知识,是有原因的,下文自有交代。我说,他的坐功当然也是极好的。坐功好,不也是某些天才的特点嘛。说起来,这种本事在昆虫学之类的专业中颇为普遍,同时也是必需的。柳比歇夫自己就说过,他属于这样一类学者,给他们照相,不该照脸,该照臀部。
  根据列夫·贝尔格、尼古拉·瓦维洛夫、弗拉基米尔·贝克列米舍夫①13这一流专家们的反映,柳比歇夫的著作很有价值。今天,他的一些离经叛道的见解已升到有争议的等级,一些有争议的见解已升到无可争议的等级。对于他的学术声望乃至荣誉,大可不必担心。
  我不打算通俗地阐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贡献。我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最后几十年(他是82岁时去世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柳比歇夫对我最有吸引力的精粹、核心正是这个方法。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不问他其余的工作和研究如何,这种工作方法是独立存在的。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取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并且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阅读提示: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的作者是格拉宁,侯焕闳,唐其慈,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下载地址

上一本:30岁上下决定男人的80件事
下一本:把困难留给谁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