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心理上处于人际交往的劣势,表现为怯于和陌生人打交道,不敢理直气壮地提要求,不敢应对别人的挑战,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为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行为而辗转反侧顾虑重重……
其实我们自己,也不免会产生这样的怀疑: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在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想要什么?我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别人会怎么说?
可以说,当自我认知困惑到一定程度,当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差距甚远,一个人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冲突和痛苦。而这一切,源于一个人没有真正的自信。即便他在一些人眼中已经足够优秀,他内心却并不以为然,因为他没有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是一个人找到平衡、保持内心动力和幸福感的前提。接纳自己的过程,就是树立真正的自信的过程。而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最终取决于他的自信。
如何塑造自己?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整合自己?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如何不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和影响?如何不受他人的心理控制?如何喜欢“我”、接纳“我”,充满信心地发掘“我”,从而做真正的“自己”?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韩三奇先生为此专门写作了《自信比金子还宝贵》。这本书围绕“自信”这一主题,通过5个专题48篇短文,对一个人如何建立起自信心进行了简洁又实用的指导,能够给当前社会中因自卑而焦虑、压抑的人们切实的心理支持。
作者简介:
韩三奇,中国首批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著名心理专家。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湖南卫视、香港凤凰卫视等多个媒体热门栏
目录:
制节目百余期,长期受邀为各大机关、著名企业、高校开展各类心理讲座,受到听众广泛欢迎。
目录:
本书导读
【关于自信的第1个专题我是谁】
你有这些困扰吗
我到底是谁
如何认识自己
什么是你最想要的
从笔迹了解心理特点
你的心理防御机制
正确评价你自己
无条件接纳自己
【关于自信的第2个专题成长是毕生的功课】
给过去画一个句号
忘掉痛苦的最好方法是接受它
拥有适可而止的道德感
原谅你的父母本书导读
【关于自信的第1个专题我是谁】
你有这些困扰吗
我到底是谁
如何认识自己
什么是你最想要的
从笔迹了解心理特点
你的心理防御机制
正确评价你自己
无条件接纳自己
【关于自信的第2个专题成长是毕生的功课】
给过去画一个句号
忘掉痛苦的最好方法是接受它
拥有适可而止的道德感
原谅你的父母
“拒绝长大”的心理阻碍成长
越求完美越自卑
内向性格有优势
要自信,不要自负
实现你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于自信的第3个专题我与他人】
弄清自己的角色
通过别人观察自己
人际的距离
摆脱从众的压力
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做一个会说“不”的好人
帮助别人是在帮助自己
抓住他人的心理特点
【关于自信的第4个专题我可以更自信】
心理暗示的力量很强大
重视自我交流接受自己的情绪起伏
提高自己的情商
改进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先不要挑战自己的缺点
让坏习惯不再被重复
知道为什么做不到
性格是可以改善的
我一定要改变
【关于自信的第5个专题人生路上的重要话题】
关于生命:生命有没有意义
关于死亡:体验死亡,让当下更清晰
关于命运:自己能掌控的轨迹
关于爱情:明确自己的需要
关于金钱:这一生需要多少钱
关于职业:谋生的手段,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
关于幸福: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附录一:六个自我反思】
我对于“真善美”的理解——自我反思之一
那不是一场独角戏——自我反思之二
成人之路:人生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自我反思之三
一颗平常心,做个普通人——自我反思之四
禅,一种诗意的生活——自我反思之五
既死,何必生——自我反思之六
【附录二:常见心理困扰问答】(略)
参考及推荐书目
后记
这本书为解决人的自信问题及相关心理疾病的预防,提供了一套富有人性又卓有成效的方案。它让我们静静地进入一种愉快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改变……作者的语言很平实,方法很管用。这不是市场上常见知道为什么做不到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三奇老师,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我也思考过,但实际生活中,或者遇到具体事情时,还是想不明白,不知道怎么做,甚至明明知道那样做是对的,可就是不去做!”
有人知道很多正确的道理,在分析别人烦恼、开导别人的时候,那些道理非常管用,可同样的道理,落实到自己身上却不起作用。
为什么这样呢?
他的解释是:“我的情况跟他们的不一样。”
其实,既然能够分析别人非常透彻,那么对自己的分析也会非常透彻,只是他不敢面对自己的困扰,找借口而已。很多人跟我说:
“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你想不想做?”我说。
“怎么不想?不想改变怎么会找你?”
“你会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吗?”
“当然会。”
但是,当我告诉他怎么做时,他说:“难道就这么简单吗?”“我做不到,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或者说:“我什么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你为何做不到呢?”
“不知道,因此才来找你啊。”
“我再问你:你想不想做?想不想改变?”
“当然想。”
“既然想,为什么做不到呢?”
“我也不知道。”
“那么,你知道什么呢?你刚刚说你什么都知道?”
“不知道。但我确实知道这样做是对的,就是做不到!”
“你的问题不在于行动力,而在于你想不想做,只要一个人想去做一件事情,没有他做不到的,因为人的行动总是与其想法一致的。如果你手里有一块金子,你会把它扔到垃圾箱里吗?你绝对不会那样做!因为人不会做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因此,既然知道什么是对的,就要去做,否则就不要说那样的话!”
知道却做不到,难道真是“知易行难”吗?当然不是。
内心肯定还是不想做,可明明知道呀,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个人的头脑里通常有两个知道体系:一是通过感性知识建立起来的,就是感觉到的知道;一是理性知道,通过归纳分析等逻辑分析得来的知道。就像一个人头脑里有两个我:一个感性的、情绪化的我,一个理性的我。
对于任何事情,两种知道会有相同或不同的解释。当两者解释同一件事物趋向一致的时候,就没有什么烦恼;当两者解释同样的事情却不能一致,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时,烦恼就来了,这时,感觉到的知道占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因为你的所有知道都是先从眼、耳、口、鼻、触等感觉器官得来的,理性判断得来的知道往往起不了作用。
当一个人知道却做不到时,通常在其内心真正影响行动的想法是潜意识层面的,既然是潜意识层面的情绪想法,就不能意识到,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明明知道,却做不到”的内心冲突。
不过,通过想法与行为冲突的事实,可以推测出来潜意识的想法是什么。
那个不能意识到的想法通常是不可理解的,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因此,处理那个情绪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知道并且做到”。
如果没有把自己的情绪处理掉,跟着感觉走,会想当然地下结论,得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或结论。比如,恋爱中的人经常情绪推理:“你忘记我的生日,就表明你不爱我”“他能记住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间,说明他很爱我”“我打你电话你不接,你一定是生气了!一定不爱我了!”亲子之间也是如此:“妈妈不高兴,一定是我做得不好”“爸爸骂我,因为他不喜欢我讨厌我”等,职场中的许多冲突也有这个特点:“他一定怀恨在心,因为我以前跟他吵过架”“领导又批评我,因为他一直不喜欢我”,等等。
人的认知过程中,感性的东西总是先于理性的判断,而且感性资料是第一手的,给人真实感,让人很难去伪存真。还有,感性的东西比较具体,能够切实感受到,而理性的东西比较抽象,是虚的。比如,有人遭受重大挫败,尽管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是磨刀石”之类的理性观念,但遇到挫败时产生的痛苦感、无助感等强烈的消极情绪更真实,更能影响他的判断,出现情绪推理现象——带着强烈情绪作理性判断。
情绪推理对人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根深蒂固,它往往披着一层“理性”的外衣,被自己不断“合理化”,使人不能意识到,成为潜意识,从而扭曲行动,导致身心失衡,进而出现“知道做不到”的现象。
以后,再出现“知道做不到”的情形,就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想不想做?让自己的理性想法跟感性想法做一次真诚的对话,让感性的自己接受理性的自己,如果感性的自己知道那样做有利于自己,真正有效的行动会立刻出现。
感性的自己要跟理性的自己经常沟通,相互补充,彼此谅解,才能有双赢的结果。
感性的自己常常会犯一些错误或者不够完美,理性的自己不能一味指责,而是能够爱护那个跟着感觉走的自己。
通过下面两组对话,体验感性自己和理性自己,并根据自己状况找出你的感性自己和理性自己,让他们进行一次真诚的对话,消解感性自己的许多不良情绪,比如后悔、痛苦、不满、失落、委屈、自卑感等。第一组:
“我真恨自己,当时一冲动,做出那样的傻事。”这就是理性的自己指责感性的自己。
“我虽然那时太冲动,做了错事,但我会吸取教训,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学会灵活处理。”这就是理性的自己理解感性的自己。
第二组:
“我恨妈妈,因为从小到现在,她总打击我,从来不鼓励我,造成我现在很自卑,老觉得不如别人。”这是活在过去体验中的感性自己,渴望妈妈有一天会改变,变得宽容,然后自己就能跟她和谐相处。
“尽管从小到现在妈妈都很少鼓励我,但我现在不是小孩子了,我可以自我鼓励,因为自我激励才是真正的动力,况且妈妈也不是有意这样,她从小也被外公打击,她内心还是为我好,只是表达方式不好。”这就是理性自己跟感性自己对话,能够解开心结。
知道为什么做不到呢?不要再自我欺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