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名祺 日期:2015-05-26 00:15:01
《为什么我们会痛苦:住在我们心里的15个怪物》现代人受社会、经济、家庭、职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本书将人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分为愤怒、猜疑、嫉妒、恐惧、逃避等15种,把它们视为束缚人们的15种心灵牢笼,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被困在这些心灵牢笼中的人们的痛苦,分析了这些痛苦的根源,让人们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的欲望和现实是如何相悖的。本书摆脱了心理学、精神医学、行动科学的局限性,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告诉人们应该怎样逃出心灵的牢笼。
作者简介:
崔名祺
精神科医生,教授。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医学院,后在美国杜克大学经营学院进修MBA。曾就职于首尔牙山医院。现任韩国扶余多慈爱医院院长,并担任韩国庆熙大学医疗经营学院的研究生导师。崔名祺教授还是医学专门网站医疗经营调解(Medigate)专栏的长期撰稿人。
目录:
序言为了那些在心灵牢笼里苦苦挣扎的人
1︳依赖的牢笼:“独自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
逃离依赖的牢笼
2︳强迫的牢笼:“如果情况不受自己掌控就觉得要疯了似的”
逃离强迫的牢笼
3︳懒惰的牢笼:“不论什么事情总是一拖再拖”
逃离懒惰的牢笼
4︳愤怒的牢笼:“如若生气,就怒不可遏”
逃离愤怒的牢笼
5︳批评的牢笼:“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白痴”
逃离批评的牢笼
6︳嫉妒的牢笼:“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
逃离嫉妒的牢笼
7︳猜疑的牢笼:“不相信任何人”
逃离猜疑的牢笼序言为了那些在心灵牢笼里苦苦挣扎的人
1︳依赖的牢笼:“独自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
逃离依赖的牢笼
2︳强迫的牢笼:“如果情况不受自己掌控就觉得要疯了似的”
逃离强迫的牢笼
3︳懒惰的牢笼:“不论什么事情总是一拖再拖”
逃离懒惰的牢笼
4︳愤怒的牢笼:“如若生气,就怒不可遏”
逃离愤怒的牢笼
5︳批评的牢笼:“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白痴”
逃离批评的牢笼
6︳嫉妒的牢笼:“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
逃离嫉妒的牢笼
7︳猜疑的牢笼:“不相信任何人”
逃离猜疑的牢笼
8︳关心的牢笼“不论何时何地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关注”
逃离关心的牢笼
9︳逃避的牢笼“不喜欢和人打交道”
逃离逃避的牢笼
10︳缺少耐性的牢笼:“做什么事情都坚持不到最后”
逃离缺少耐性的牢笼
11︳忧郁和负罪感的牢笼:“什么错都往自己身上揽”
逃离忧郁和负罪感的牢笼
12︳虚荣的牢笼:“过高地评价自己”
逃离虚荣的牢笼
13︳恐惧的牢笼:“畏首畏尾损失的只能是自己”
逃离恐惧的牢笼
14︳上瘾的牢笼:“不管怎么努力就是戒不掉”
逃离上瘾的牢笼
15︳理性的牢笼:“认识不到自己内心的麻木”
逃离理性的牢笼
后记直面自己内心的各种情感,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前言为了那些在心灵牢笼里苦苦挣扎的人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生活在不安和痛苦中。经济不景气,很多人的工作都不稳定,前途一片渺茫。不少年轻人因为没有钱,婚期一拖再拖。现在的我们就像被夺走了神灯的阿拉丁一样,坠入了悲惨的地狱。
好像只要有神灯在手,我们就不用担心自己内心的痛苦。但是当神灯里的妖魔走了之后,我们反而感觉越来越痛苦。要想战胜这种痛苦,就需要对症下药。问题是现在我们所遭受的这些痛苦以前从没有人经历过。所以过去的治疗方案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遭受的痛苦不同于以往呢?它又特别在哪里呢?首先,我们的寿命延长了,包括韩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人们的平均寿命都在80岁左右。人类的寿命为了那些在心灵牢笼里苦苦挣扎的人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生活在不安和痛苦中。经济不景气,很多人的工作都不稳定,前途一片渺茫。不少年轻人因为没有钱,婚期一拖再拖。现在的我们就像被夺走了神灯的阿拉丁一样,坠入了悲惨的地狱。
好像只要有神灯在手,我们就不用担心自己内心的痛苦。但是当神灯里的妖魔走了之后,我们反而感觉越来越痛苦。要想战胜这种痛苦,就需要对症下药。问题是现在我们所遭受的这些痛苦以前从没有人经历过。所以过去的治疗方案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遭受的痛苦不同于以往呢?它又特别在哪里呢?首先,我们的寿命延长了,包括韩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人们的平均寿命都在80岁左右。人类的寿命从没有这么长过。如果说20岁算是成人了,那作为成年人,还可以再活60年。小时候内心所受的伤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套理论在100年前或者50年前或许还适用,不过现在它已经过时了。因为过去人类作为成年人生存的时间很短。而现在人类作为成年人生活的时间长了,会慢慢忘记小时候所受的伤害,记得的是成年之后遭受的痛苦。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痛苦会影响一个人的中年,中年时期所经历的痛苦会影响一个人的老年。所以我们需要寻找全新的治疗方法,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一般情况下,男人在外面赚钱养家,女人在家里做家务、抚养子女,整个社会通过这种男女分工合作的方式得以高速发展。在以前只要公司一句话,让男人去哪儿他们就得随时听从派遣,下面的分公司也好,越南分公司也好,又或者悉尼分公司也罢,他们绝无二话。如果有人拿家人当借口,说不想与家人分开,拒绝调派,就会被人指着鼻子耻笑。但是现在很多男人拒绝做赚钱的机器。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家庭的幸福比升职更重要。然而当今社会,在一般人的眼里男人的能力还是重于一切的。
当今社会女人面临的苦恼也在增多。在过去,女人到了适婚的年龄必须结婚,很少有出来工作的。但是现在,女人如果要找个好的结婚对象,就必须得有个好工作。要是没有工作,就会被人看轻。在过去,对女人来说结婚是她们的义务,但是现在对有能力的女性来说,婚姻掌握在她们自己手中。当今社会给了女人和男人一起竞争的条件,也越来越重视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家务和子女的养育问题仍然被看作女人的分内事。婚后为了家庭女人不得不做出牺牲,所以她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子女的教育上,想以此得到社会层面的心理补偿。
当今社会孩子们内心所承受的痛苦也不同于以往。过去孩子大都在父母的管教下长大,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现在随着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很多不负责任的父母为了自己的人生,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加之现代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所承受的痛苦比被虐待有过之而无不及。家庭破裂导致孩子人格发展停滞不前,随之也带来更大的问题——精神发育的不成熟。
20世纪大量心理方面的书籍问世,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卡尔·兰塞姆·罗杰斯的《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及70年代出版的维琴尼亚·萨提尔的《人类的继续教育》和玛格丽·马勒的《个体心理的诞生》。这些书籍最新的也是反映30年前人们的价值观,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与30年前不同了。而且这些书上的理论全都是立足于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的文化,所以并不适合用于解决现代韩国人的心理问题。
这一刻在我生活的这个国家,人们正饱受心灵之苦的折磨,要想治愈这些人心灵上的创伤,需要另辟蹊径。本书尝试着让人们摆脱依赖、强迫、愤怒、猜疑、嫉妒、恐惧等15种令人痛苦的“心灵的牢笼”。同时本书摆脱了心理学、精神医学、行动科学的局限性,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多样的视角告诉人们应该怎样逃出心灵的牢笼。
1依赖的牢笼
“独自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
35岁的罗依存女士从小就是个什么事情都依赖别人的人。她非常聪明,毕业于名牌大学,却对别人过于依赖,害怕独处。上学的时候,她从没有一个人去吃过饭;只要朋友们说去看电影,就算那部电影她不喜欢看,也会勉强自己跟着去。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她希望有人陪着自己,只有这样她才能感到安心。所以她经常会约朋友见面,要是朋友太忙,不能赴约,她就会不断地打电话给其他朋友,看看谁可以马上来陪自己。她也知道朋友不愿意出来,有时候为了哄朋友开心,她会特意准备一些小礼物。她一边诉说自己的委屈,一边看朋友的脸色,希望能从朋友那里得到安慰。要是朋友听烦了她没完没了的诉苦,找借口离开,她还会继续打电话给其他朋友,直到自己得到安慰为止。
她交往过的男朋友刚开始都觉得她很可爱,不论发生什么事她都会给他们打电话。但是渐渐地他们发现,她遇到一点点小事也会打电话来发牢骚,最终他们受不了了,一个个地离开了她。她受不了分手后心里空落落的感觉,马上又会交新的男朋友,即使她觉得那个男人配不上自己。有时候她担心男朋友会离开自己,即使她不愿意也会和男朋友发生性关系。她瞒着父母曾偷偷做过两次流产手术。她看上去很柔顺,总是低着头不说话,很难想象她和很多人发生过性关系。其实不是她喜欢和人发生性关系,而是那些男人利用了她的弱点,哄骗她和自己发生性关系。
她上学的时候成绩非常优异,大学毕业之后通过父母的介绍进入一家外国银行工作。但是没多久她就辞职了,因为在工作中她总是无法自己做决定。上司交代下来的工作她可以做得无可挑剔,但是让她自己负责一个新项目,她就事无巨细地去征求上司和下属的意见,导致进度一直跟不上,最后不得不由上司出面处理。后来比她晚进公司的人都升职成了她的顶头上司。她就只好辞职了。
就连给5岁的女儿买衣服,她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一定要问过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再做决定。她和她老公是相亲认识的,每次与老公闹别扭,她都会打电话回家埋怨她妈妈让她嫁给这样的人。她一天给老公打的电话、发的短信能有几十个,芝麻绿豆大的事她也要征求老公的意见,要是老公太忙来不及回她电话或短信,她就会很失望。她希望老公能理解自己,对自己热情一些,但是这些要求她根本不敢和老公说,担心说了之后老公会和她分手。她在公婆面前也总是小心翼翼的,担心自己违背公婆的意愿,老公会因此生气而离开她。
结婚不久老公就抱怨她太沉闷了。老公当初娶她是觉得她学历高,在外企上班,而且话不多,看起来很柔顺。婚后她每件事都征求老公的意见,刚开始老公觉得这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和爱,但不久就对她感到厌烦了,经常晚归。老公还不太想和她保持亲密关系,时间久了她觉得老公可能有外遇了。但是,她担心老公会离开她,又一句话都不敢说。
她为了抓住老公的心,会回娘家拿钱给老公买名牌衣服、买进口车。她父母对此颇有微词,不明白女婿这么不顾家,女儿为什么还抓着不放。周围的人也不理解,大家都觉得她既漂亮又聪明,娘家又很有钱,没必要在老公面前这么委曲求全。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她担心和老公离婚之后,要自己一个人带孩子,这是她死都不愿意的。
有些小孩在2~3岁的时候会表现出分离不安的症状。在这个时期,虽然他们身体上可以自由地活动,但是整体上来看他们的表现还不成熟,有很多生活上的问题还需要依靠父母,看不到妈妈他们就会感到不安,甚至大哭大闹。
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像人这样长时间地依赖父母。这样长时间的养育使得孩子与父母的分离变得很困难。儿时过分依赖父母,会造成成年之后也离不开父母。有的时候也是因为父母过多的干预,才使得孩子到了该独立的时候不能独立。
对幼儿、儿童、成年人来说,好父母的标准大相径庭。对幼儿来说,总是陪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的妈妈是好妈妈。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一方面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另一方面又想依赖父母。要想做儿童的好妈妈就要适当地把握这个度。而要想做成人的好妈妈,就不能过分地干涉子女,还要适时地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和引导子女。
但是,在韩国有很多父母会让孩子替自己去实现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如果你问孩子们为什么学习,10个有9个回答“爸爸妈妈让我学习”“如果学习不好爸爸妈妈会发火”。虽然很多父母会辩解说“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让孩子成才,才让孩子好好学习的”,但是实际上孩子就是为了父母在学习。尤其是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之后,父母会让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有时候学习成绩甚至成了判断父母是否称职的标准。
有很多高学历的妈妈非常执着于让自己的子女去上各种补习班。因为这个社会把结婚也看作是一种工作。一般人找到了工作以后,最希望的就是赶快升职、加薪,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认可。那么作为主妇来讲,只有孩子学习好,考上个好大学,自己才能称得上是称职的主妇。这就是住在首尔江南区的那些高学历的妈妈们让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的原因。能把孩子送进名牌大学,妻子从这里所得到的满足感就如同丈夫在公司里签了一个数十亿韩元的大单一样。
但是在孩子们看来,即使进了好大学,自己的能力也不会得到父母的肯定。因为父母会认为如果不是自己让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孩子肯定进不了好大学,父母还会拿这个当作理由来束缚孩子,继续用孩子来帮自己赚取好名声。所以孩子上了大学并不意味着可以摆脱父母对自己的干涉。
过去,高中毕业或者大学毕业工作几年之后,年轻人差不多在25岁左右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就算是真正地与父母分开了。但是现在有很多成年子女仍在“啃老”,家境殷实的孩子尤其如此。结婚的时候他们接受父母金钱的资助,婚后仍会向父母伸手要钱。随着现代人平均寿命的延长,即使上了年纪,父母们依旧精力充沛,所以仍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干涉子女。而不少子女既想独立又在经济上依赖父母的资助。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种关系在朋友、夫妻之间也很常见。如果一个人小时候被父母管得很严,没有说“不”的权利,那么长大之后他就会缺乏责任感,没什么主见,过多地依赖朋友、上司或者配偶。对这种依赖,他们自己也觉得很无奈,很不舒服。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情况——身体上已经成年了,但是心理上总想着依赖他人,对于这样的自己他们也很反感。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那时他们会更痛苦。
虽然这种过分的依赖是人走向成熟的绊脚石,但并不是说要拒绝别人的帮助。如果一个人小时候被父母管得很严,什么都听父母的,那么成年之后就无法接受他人的好意和情感。只要对方想过问自己的生活,他们就会拒之千里,不管对方是善意还是恶意。他们不想让别人破坏自己独立的决定权,所以会时刻警惕着。一个男孩如果有一对强势的父母,那么他结婚之后会把妻子的话当耳边风,认为妻子很唠叨。
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做出决定之后就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同时在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懂得求援,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该有的态度——真正健康的生活态度。要知道向他人求助并不意味着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逃离依赖的牢笼
不要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依赖他人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害怕承担责任。但是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小时候他们一方面被父母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一方面一旦他们做得不够好,就会遭到父母严厉的批评。这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他们也会去征求父母的意见,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父母就会翻脸。正是父母的这种双重标准造就了今天的他们。
事实上对于总是干涉你的人,应该让他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这才是生存之道。如果你的生活总是被别人干涉,时间久了你就会把所有事情的决定权都推给别人。当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时,你就会推卸责任,埋怨别人。慢慢地,你就会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
不要为了逃避责任而征求周围人的意见。你做了父母以后,你就是孩子的依靠,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来担当。所以,从现在开始所有的事情都试着自己决定。如果真的很难决定,就交给某方面的专家处理。比如,家暴问题可以交给警察处理,家庭不和问题可以咨询家庭问题顾问,离婚诉讼可以交给法院处理。
︳学会忍受孤独
喜欢依赖他人的人非常害怕自己独处,只有身边有人陪伴才会感到安心。当然遇到大的变故的时候,谁都想要有所依靠。比如当父母或者兄弟姐妹遭遇窘困或者生了重病,即使之前家人关系很恶劣,这个时候一家人也会相互依靠。但如果不是遇到这种特殊情况,其他时候就应当学会自己面对。
有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不喜欢和妈妈分开,这种分离带来的不安使得小孩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虽然他身边有老师,有很多小朋友,但是妈妈不在身边,他就会觉得孤单。如果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他长大,那么在成人之后他就会害怕一个人独处,还会变得没有主见。
要想改掉依赖他人的毛病可以有计划地给自己安排一些独处的时间,比如独自去看电影,独自去吃饭。如果可能,可以去异地求学,与父母和朋友暂时分开,尝试忍受孤独。可以先短时间地独处,然后不断地将独处的时间延长。
想要忍受一个人的孤独,可以做一些能一个人独立做的事情。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需要一些替代的对象来代替父母的存在。比如,孩子经常抱着睡觉的玩偶或者小狗之类的宠物可以充当这种对象。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画画或唱歌,这些都会起到替代对象的作用,都比不断地打电话约人出来见面更有意义。
︳创造一个更牢固的自我空间,学会自我尊重
过分依赖他人的人大都是因为不自信。依赖型的人只有觉得自己受到了他人的保护时,才能安心。他们希望从某个特定的人那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个特定的人一般是异性,有时候也会是同性。他们会对依赖对象过分地顺从,他们渴望被人宠爱,就像宠物从人那里获得宠爱一样。他们的自我意识十分薄弱,如果没有人在身边陪着他们,他们就会感到非常不安,好像下一刻就会崩溃。他们希望别人可以给自己忠告,但并不是真的要听别人的意见,而是想以此消除自己内心的不安。
依赖型的人即使知道自己的依赖对象不够好,也不会离开他们。对依赖对象他们有着一种怜悯之情。有一个女人,每天被酒气熏天的老公打骂,她觉得老公之所以打骂自己是因为老公的童年很不幸,老公很可怜。她觉得要是自己离开老公,老公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而且她对老公抱有希望,希望老公能改过自新。她还会不断安慰自己,其他人的婚姻生活也是如此。她认为正是因为自己坚韧无比的爱,才使得自己能够忍受老公永无止境的侮辱和虐待,她甚至为此感到自豪。
这个女人不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被老公虐待,但是她却离不开她老公。她认为离开老公自己就活不下去。她这种病态的想法不会轻易改变。对她而言,摆脱这种生活最好的办法是先找份工作,就算不是体面的工作,赚的钱少也没关系。只要自己经济上独立了,就会有独立生活的信心。同时她应该参加一些对提升自信心有帮助的活动。有些活动可以让她感到温暖,觉得自己是被珍视的,觉得自己可以被无条件地接纳。这都有例可循,有些受虐待的女性会参加宗教活动,从神那里寻求慰藉。因为神给她们的爱是无条件的,会让她们觉得力量倍增。参加社会福利活动对提升自信心会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帮助他人,可以认识到自己不再是毫无存在价值的弱者,对某些人来说自己也很重要。这样就可以获得独自生活的力量。
︳不要把肉体的接触错认为爱情
花花公子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唐璜之流的淫荡之徒,另一类是像卡萨诺瓦一样的风流才子。唐璜之流可以说是另类的收藏家。当他们和漂亮女人交往的时候,会心系心灵聪慧的女人;当他们和奢华大气的公主交往的时候,会倾心小家碧玉型的灰姑娘;当他们和上了年纪的女性交往的时候,偏偏妙龄少女会让他们怦然心动;当他们和丰腴的女人交往的时候,又会遗憾和自己交往的为何不是苗条淑女。
卡萨诺瓦之流往往是因为忍受不了孤寂而搞外遇。他们对爱人很忠诚,相爱的时候会全心全意地付出,但是一旦两人之间出现问题或者他们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哪怕只是瞬间的感受,就会马上离开对方另结新欢。依赖型的男人对自己缺乏自信,无法忍受片刻的孤独,所以这种男人极有可能沦为卡萨诺瓦之流的花花公子。
而依赖型的女人即使知道自己的男人很坏,也不会离开他。她们觉得没有他,自己就活不下去,但不断的争吵会让她越来越心力交瘁。大部分喜欢上坏男人的女人会同时陷入依赖的牢笼和关心的牢笼。尤其是当她们用性来慰藉自己逃离孤独的时候,依赖性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