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琳琳 日期:2021-12-28 01:52:38
本稿将网络中的虚拟自我的发展分为初级阶段和不错阶段。初级阶段的虚拟自我是依赖网络环境的虚拟自我,具有明显的感性特征,受到网络中外界信息和网络运营商的很大影响,往往不能自控。尽管从心理上可以感受到虚拟自我的存在,但不能接近自主,因而不是本质意义上的自我。不错阶段的虚拟自我是经过自觉反思和道德提升形成的,是理性支配下的具有自觉意识的自我。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只有达到这一阶段,网络才能真正成为人的有利工具而不是束缚或误导人的设施。达到网络中虚拟自我的不错阶段,是网络中虚拟自我发展的目标,但现在很多人尚未达到这一阶段,很多相关社会问题都由此而来。本稿较深入探讨网络中虚拟自我对人们认知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影响,寻求网络中虚拟自我与网络技术的应然关系,使网络技术活动成为真正由自我意识所主宰的整体自我的活动,成为自我整合、自我协调和人格升华的活动,而不是自我分裂的活动。重塑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虚拟自我”,不但需要建构网络中虚拟自我的伦理,而且需要社会教育、舆论导向共同发挥作用。徐琳琳,1980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任沈阳师范大学马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科技伦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级项目5项,其他市校级项目7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红旗文摘》转载1篇《中国技术哲学年鉴》转载1篇。参编《科技伦理意识养成研究》、《科技伦理案例解析》等相关著作7部。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