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迈克尔贝希 日期:2014-11-06 18:41:42
《达尔文的黑匣子:生物化学对进化论的挑战》智能设计领袖
以无可辩驳的生化论据
向达尔文进化论发起了强力挑战
《达尔文的黑匣子》率先发起了智能设计运动,它认为大自然具有设计的迹象,远远超出了达尔文的随机性范畴。今天,随着智能设计运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劲,迈克尔J.贝希更新了他的书,在全新的第二版里加进了一个全新的重要后记,以跟踪和讨论目前智能设计运动的辩论状态。这是他首次对这个主题所做的新的重大声明,将会受到成千上万希望继续这种激烈辩论的人欢迎。
美国国家评论将《达尔文的黑匣子》一书列入了20世纪100本最重要的非小说类图书的名单,评委乔治吉尔德写道:“就像量子理论在20世纪初推翻牛顿学说一样,这本书在20世纪末推翻了达尔文学说。”H.艾伦奥尔在2005年的《纽约客》上讨论此书时说:“他是研究智能设计的科学家小圈子中最突出的一位,他的论点是迄今为止最有名的。”
《达尔文的黑匣子》已广为人知,成为智能设计运动的开创性经典著作,一本能够确定众所周知的达尔文进化论是否足以解释生命现象所必须阅读的书。
贝希认为,生命复杂的生物化学基础不可能通过渐进进化方式突变产生形成,因为有太多的相互依赖的变数不得不同时改变。通过对眼睛、血液凝结功能和免疫系统的解释,他发起了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生命存在的唯一解释的争论。他从不求助于宗教支持他的论点。相反,他探讨了一些不赞同生物进化的科学文献,包括在本书末尾他自己提出的支持生命由设计产生的论点。这个有争议的工作的重要性是,它提出了进化是否能作为生命的唯一创造者的问题。纵观本书,应该推荐给所有与进化有关的图书馆和关注生命现象及生物进化的读者。
作者简介:
迈克尔J.贝希(MichaelJ.Behe),智能设计运动领袖,美国里海大学生物学教授,自1985年起就在此工作。1978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1978—1982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博士后工作,研究DNA结构。1982—1985在纽约市皇后学院担任化学助理教授。目前的研究涉及蛋白质结构的设计界定和自然选择。他最有名的著作是《达尔文的黑匣子》。他和妻子、九个孩子住在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
译者简介:
伍义生,中国院力学所研究员,中国翻译家协会资深翻译家。
目录:
目录:
001□序言
001第一部分黑匣子是打开的
003第1章小人国的生物学
025第2章螺母和螺栓
047第二部分考查匣子里的内容
049第3章划呀划,划你的船
071第4章代代相传的鲁布戈德堡动画
095第5章由此及彼
113第6章一个危险的世界
135第7章公路毙命
157第三部分黑匣子揭示了什么
159第8章不发论文,自取灭亡
179第9章智能设计论
197第10章与设计有关的问题
目录:
001□序言
001第一部分黑匣子是打开的
003第1章小人国的生物学
025第2章螺母和螺栓
047第二部分考查匣子里的内容
049第3章划呀划,划你的船
071第4章代代相传的鲁布戈德堡动画
095第5章由此及彼
113第6章一个危险的世界
135第7章公路毙命
157第三部分黑匣子揭示了什么
159第8章不发论文,自取灭亡
179第9章智能设计论
197第10章与设计有关的问题
219第11章科学、哲学、宗教
237后记:十年之后
255附录:生命的化学
275注释
283致谢
“如同量子理论在20世纪初推翻牛顿学说一样,这本书在20世纪末推翻了达尔文学说。”
——乔治吉尔德(GeorgeGilder),《国家评论》(NationalReview)
“一本有说服力的书。它适合外行的读者甚至专业的进化论者,如果他们能花点时间自己判断生物的起源,读一读最终的黑匣子是有益的。”
——《华盛顿时报》(TheWashingtonTimes)
“独具匠心,拥有优雅的论点和知识的力量……没有人能够为达尔文的理论提出辩护而不碰到这本出色的、引人注目的图书的挑战。”
——戴维伯林斯基(DavidBerlinski),《微积分之旅》的作者
“他是研究智能设计的科学家小圈子中最突出的一位,他的论点是迄今为止最有名的。”“如同量子理论在20世纪初推翻牛顿学说一样,这本书在20世纪末推翻了达尔文学说。”
——乔治吉尔德(GeorgeGilder),《国家评论》(NationalReview)
“一本有说服力的书。它适合外行的读者甚至专业的进化论者,如果他们能花点时间自己判断生物的起源,读一读最终的黑匣子是有益的。”
——《华盛顿时报》(TheWashingtonTimes)
“独具匠心,拥有优雅的论点和知识的力量……没有人能够为达尔文的理论提出辩护而不碰到这本出色的、引人注目的图书的挑战。”
——戴维伯林斯基(DavidBerlinski),《微积分之旅》的作者
“他是研究智能设计的科学家小圈子中最突出的一位,他的论点是迄今为止最有名的。”
——H.艾伦奥尔(H.AllenOrr),《纽约客》(TheNewYo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