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谛闲法师 日期:2014-05-17 01:38:09
谛闲法师是近代天台宗的泰斗,著作众多。本书主要收集了他的《大乘止观述记》、《教观纲宗讲义》、《始终心要略解》三部书。
《大乘止观法门》为南朝陈代慧思大师所著,以如来藏缘起思想为基础,阐述了大乘止观的学理及修行方法,对后世天台宗及禅宗都有极大的影响。《大乘止观述记》即是对本书的讲解,重点揭示了本书的主旨及止观修行的方法。
《教观纲宗》是明末蕅益智旭大师阐扬天台教观的名著,天台宗教义与观行并重,理论与实修双运。本书是研究天台宗和修学佛法的必读书。
《始终心要》为唐代湛然大师所著,阐释了真谛、俗谛、真谛三谛及空观、假观、中观三观,提出立三观,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的思想,是一部很重要的佛学经典。
谛闲法师对这三部经典做了讲解,是理解天台宗及佛学的很好的入门书。
作者简介:
谛闲法师(1858--1932)浙江黄岩人,号卓三。毕生幸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为天台泰斗。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众。一生著述宏丰,有《圆觉经讲义》、《圆觉经亲闻记》、《大乘止观述记》、《教观纲宗讲义》、《金刚经新述》、《楞严经叙指味疏》、《始终心要略解》、《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等书。
目录:
《归元文库》总序
大乘止观述记/001
教观纲宗讲录/247
始终心要解略抄/321谛闲法师是近代天台宗的泰斗,著作众多。本书主要收集了他的《大乘止观述记》、《教观纲宗讲义》、《始终心要略解》三部书。
《大乘止观法门》为南朝陈代慧思大师所著,以如来藏缘起思想为基础,阐述了大乘止观的学理及修行方法,对后世天台宗及禅宗都有极大的影响。《大乘止观述记》即是对本书的讲解,重点揭示了本书的主旨及止观修行的方法。
《教观纲宗》是明末蕅益智旭大师阐扬天台教观的名著,天台宗教义与观行并重,理论与实修双运。本书是研究天台宗和修学佛法的必读书。
《始终心要》为唐代湛然大师所著,阐释了真谛、俗谛、真谛三谛及空观、假观、中观三观,提出立三观,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的思想,是一部很重要的佛学经典。
谛闲法师对这三部经典做了讲解,是理解天台宗及佛学的很好的入门书。有人问沙门曰:“夫禀性斯质,托修异焉。但匠有殊彫(雕),故器成不一。吾闻大德,洞于究竟之理,鉴于玄廓之宗。故以策修,冀闻正法尔。”
有人问者,大师设为问端,以资发起,不必实指何人。沙门,梵语,此云勤息,勤修众善,息灭众恶也。以广义言之,凡在人道,皆可称沙门,以人人皆宜修善息恶故。然自古相承,此二字久为出家人之专称矣,故师即以自承。善有多多,如有漏善,无漏善,二边善等。恶亦多多,根本不外贪瞋痴。就出家人言,必须修戒定慧,息贪瞋痴。不然,非沙门也。即在圣位,亦皆如是勤息,何况凡夫耶?性者,即本书自性清净心,乃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性是。质者体质,即是五阴色身。禀,禀受。斯,此也。凡有此身,皆禀此性。不禀此性,便非生物。托,依托。修,进修。异者,十法界之差别。禀性斯质,本是一而不异,所谓性相近也。托修异焉,乃致异而不一,所谓习相远也。盖因迷悟之心,托染净之缘,起逆顺之修,成十界之异,可不惧哉。匠,师匠,彫即雕字,雕凿也。殊,不一也。器成不一者,如一木材,因匠人雕凿之高低不一,故成器之精粗美恶,亦因之而不一。此喻师友皆以其所自得者,传授于人。自非有过人之资,即随所传习者,而成种种差别。如遇恶友,即牵入三恶道。遇善人,即导归三善道。学出世间法者,倘不遇善知识,而遇邪知邪见,及外道邪师,求其不入歧途,难矣。或遇自了汉,即今证果,亦不过成一自了汉。能遇大道心人,劝令发大心自度度他,广修万行,即可望成菩萨。更能遇净土家,教令念佛,回向往生,则一生取办,径登不退,尤妙之妙也。此即所谓匠有殊雕,器成不一。由此可知,吾人得遇善知识,真堪庆幸,不可当面错过也。大德二字,褒赞之词,所谓名称远闻,道尊德备是也。洞者,洞达。理者,理性,即是性德。此之性德,古今不变,万劫常新,故曰究竟。鉴者,明澈。宗者,修德。不滞浅近,是为深玄,所谓发深心也。不局小境,是为宽廓,所谓发大心也。此洞于二句,即是显其大德之词。末二句之意若曰:因慕大师性修二德,所以策励修行,希冀得闻正法尔。佛所说法,如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以及自度则说小乘,度人则说大乘,莫非正法,今问者未有专指,泛云正法,故科目谓之泛标。
沙门曰:“余虽幼染缁风,少餐道味。但下愚难改,行理无沾。今辱子之问,莫知何说也。”
染,习也。青黑色为缁,出家人衣缁,在家人衣白。师幼即出俗,故曰幼染缁风。道者,无上菩提妙道,即指佛法言。少餐,犹云浅尝。难改者,谦言习气未除。无沾者,用功如掘井,未及于泉,无所沾溉,故曰无沾。若谓余虽幼年出家,浅尝法味。但以下劣愚鲁,习气尚在。以致行道未证妙理,何能沾溉及人。盖一以示谦退,一以观来机。因问者泛云正法。以下愚故,不能悬鉴他心。莫知问意所属,从何说起耶?故下文紧接云:辱子之问,莫知何说也。
标宗大乘大乘是体,即吾人一念之心性。今不曰标题,而曰标宗者,体之与宗,本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全性起修,则不二而二。全修在性,则二而不二。然此番问答,皆是说修。如曰:大乘行法,谨即奉持。又曰:要藉行成其德,皆修也。故以标宗目之。前科是泛标正法,兹乃确指大乘。小乘戒定慧三学,各别而修,不能圆融。大乘则戒中即有定有慧,定中即有戒有慧,慧中即有戒有定,法法融通。举一即三,而三而一,此大乘小乘之别也。
外人曰:“唯然大德,愿无惮劳,为说大乘行法。谨即奉持,不敢遗忘。”
外人,即前第一番请法之人。然前曰有人,今曰外人者,何故?前不知其为何等人,故泛称有人。今彼请问大乘行法,乃是由外向内之人,故称外人,并非贬其为旁门外道。须知外字普赅凡圣,若其未悟三谛融通妙理,则心游理外,虽证阿罗汉辟支佛圣果,亦名外人;虽是凡夫,而已了得此理者,即非外人。即别教十住十行十向菩萨,亦外人也。何以故?因其先空、次假、后中,次第历别而修,不了圆融妙理故。盖凡心有内外者,皆名外人。是故能知心外无法,万法缘生,即空即假即中,三谛圆融,此名字位内人也;依此起行,观行位内人也;从修而悟,相似位内人也。如诸大菩萨,如理亲证,乃分证位内人,佛为究竟位内人。此内外之分也。唯然者,敬诺之词。大德者,褒赞之称。说大乘行法,甚不易易,故曰愿无惮劳。既曰大乘,又曰行法,可见请法者,非仅欲闻大乘之名,乃愿得大乘之法门而实行耳。末二句,至诚之极。谨字,即表显其至诚。即者,闻斯行之,不敢稍懈。奉者,奉以自度。持者,持以度人。可见此人便是菩萨心肠,大乘根器。不敢遗忘者,非但不忘所说之法,亦不敢忘其说法之恩也。
沙门曰:“善哉佛子,乃能发是无上之心,乐闻大乘行法。汝今即时已超二乘境界,况欲闻而行乎?然虽发是胜心,要藉行成其德。但行法万差,入道非一。今且依经论,为子略说大乘止观二门。依此法故,速能成汝之所愿也。”
善哉佛子,赞叹之词。先用善哉二字以慰其心,能请大乘行法,又能谨即奉持,故善而称之曰佛子。下数句,正明佛子之义。无上心者,菩提心是,即大悲心也。惟菩提心,称为无上。试观世人,莫不但求自利而不利他,发此大心,实为甚难。此人乃能发心担荷大法,岂非大悲心乎?惟大悲心能拔众生之苦,故曰无上。发菩提心,必克菩提之果,为佛亲种,堪绍佛位,故称之曰佛子也。乐者,欢喜也。乐闻大乘行法,正明其能发无上之心。二乘者,罗汉辟支是。二乘人于菩萨法,无好乐心,故能发大心,即超二乘。即时已超者,言即此发心之时,已超过矣。云何即超?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外一心。所以发此因心,即超二乘。夫但能发心,并未进修,即已超过。况闻即行之,则超过二乘多多矣。胜心,即无上之心。要,必也。藉,仗也。德者,三谛之理。未修成,谓之理,即俗谛真谛中谛是也。已修成,谓之德,即俗谛成解脱德,即真谛成般若德,即中谛成法身德是也。愿如海,必须行如山,方能成就其愿,故言必仗修行以成其德。万差者,方便有多门也。行门既有万差,故入道非止一途。有从空门入者,有从假门入者,有从双亦门入者,有从双非门入者。每教有四门,四教即十六门。引而伸之,其数无量,故曰万差非一。必依经论者,示其言不越轨。所谓佛祖言说,皆是一鼻孔出气是也。略者,要略也。略说者,大乘行门,具有万差。今则惟说止观,故曰略。所以惟说止观者,以此法门,能生一切法,摄一切门故。又大乘止观法门,经论广备。今则说其纲要,故曰略。又广作分别,尚在后文,此处但略开示名义耳,故曰略也。依此修习,不离当念可以成德,故曰速能成汝之愿。如大师于一夏中,即修成六根清净位次,即是速能成愿榜样。
外人曰:“善哉愿说,充满我意。亦使余人展转利益,则是传灯不绝,为报佛恩。”
善哉愿说,欢喜踊跃之词。展转,有横竖二义:由一传十,由十传百,普遍无边,此横也;师弟父子,递相传说,尽未来际,此竖也。若能展转相传,则利益大矣。佛法,乃佛之心灯。闻此法门,自得利益,欲他亦得利益,是为以心印心,即是传灯不绝,灯绝则不能展转利益矣。今之愿展转利益,灯灯相传者,何故?为报佛恩故。佛以说法度生为事,惟传佛法,能报佛恩耳。
沙门曰:“谛听善摄,为汝说之。所言止者,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
谛听者,审实而听,一心而听。若身在道场,而妄想纷驰,即非谛听。此闻慧也。善摄者:善,善巧也;摄,收摄也。谓将一切妄想放下,将心摄在听处。盖必善巧收摄其心念,方能谛听。此思慧也。从闻思而起修,三慧具足,方是真闻法人。此谛听善摄句,是诫词。下为汝说之句,是许词。若不能谛听善摄,说复何益?故先诫后许也。自此以下,正示止观矣。讲者固须广说,听者宜择要而行,诸君其善听之。
吾人自无始来,念念流动,不得停息。止者,即止其流动也。夫人之不能止其流动之念者,无他,随一切诸法而转耳。若知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一切诸法,惟是一心,有何分别?如能作如是观,妄想自能不流,不流则止矣。此中自所言止者,至故名为止三行文,极关紧要。若能洞知此等道理,对境随缘,皆作如是观,尚复有何妄想?妄想既息,非止而何?知字观字,最当注意。倘不能如是知,如是观,而勉强止之,如何能止?是为以石压草,妄想更多,反增其病矣。今将此三行文,分三节详说之:即一、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二、当知一切诸法,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三、当知彼一切从虚妄因缘而有之诸法,有即非有,惟是一心,体无分别。所谓一切诸法者,何法耶?如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法界等,内而身心,外而世界,凡由因缘和合而生之法皆是,故以一切字诸字包括之。此一切诸法,就表面上看去,生灭不停。吾人不察,迷为诸法实有,乃随之而妄想纷起,此大误也。必须从其根本上体会,而知诸法本无自性,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既是诸法无性,是为非有,当体不生。本既不生,今何有灭?故曰:一切诸法,从本以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也。此理,约三止言,名为体真止;约三观言,名为从假入空观,即《中论》所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也。此第一节之要理,吾人必应知之者也。
又因缘所生诸法,固性自非有,然而不无虚妄幻相。有幻相故,所以非有现有。故又曰: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当知非有而有,乃是幻有。若真实有之,即不得云非有而有矣。此理,约三止言,名为方便随缘止;约三观言,名为从空入假观,亦即《中论》所云,“亦名为假名”是也。此第二节之要理,吾人必应知之者也。
又彼因缘和合而有之诸法,既是幻有,本自无生,则是有即非有矣。诸法既非有而有,有即非有,本无生灭而见有生灭者,当知唯是一心变现之虚相。若泯相入体,本无有与非有之可言。故又曰: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也。无分别者,空有二边,皆无分别。何以故?空有是对待法,心体绝待无外故。此理,约三止言,名为息二边分别止;约三观言,名为中道第一义观,即《中论》所云,“亦名为中道”是也。此第三节之要理,吾人必应知之者也。
若明得此三节中法由心起,心外无法之理,事事皆作是观,则不为境转,妄念不流,不流则息,故名为止也。此种功夫,便是背尘合觉。虽然若但修止行,则住在不生不灭中,心体大用,几乎息矣,故又必修习观行功夫。本文曰: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虽者,未尽之词也。心性缘起者,此心不守自性,随缘而起,所谓随染缘净缘,造十法界是也。以其随缘即起,故有应世之用。然虽有世用,须了知其虚妄。有世用而不了知虚妄,是为凡夫。我佛说为流浪生死,莫出苦轮者,便是此辈。知虚妄而无世用,是为二乘。我佛说为堕无为坑,焦芽败种者,便是此辈。此中虚妄世用四字,字字紧要,不可不知。犹如幻梦非有而有二句,正明虚妄世用之义。梦字范围极广,睡时固是梦,醒时亦是梦。且如凡夫见思烦恼,二乘尘沙烦恼,菩萨无明烦恼皆梦也。究极言之,惟佛无梦耳。何以故?佛是究竟觉故。幻者,假也,如做戏然。明明知其假,却随缘而做,然虽做却不可不知是假。诸善知识,一切诸法,无非是幻。有是幻,空是幻,中道亦是幻。十方诸佛,即是大幻师。我辈今日建道场,作佛事,亦是以幻除幻。永明大师曰:降伏镜像魔军,大作梦中佛事。广度如化含识,同证寂灭菩提。此之谓观。此种功夫,便是全体起用也。须知此一行余文中,虽知本不生今不灭句,即是随缘不变。以三止三观配之,即体真止,入空观也。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句,即是不变随缘,亦即方便随缘止,入假观也。犹如幻梦非有而有,即息二边止,中道观也。又此大乘止观法门,极圆极顿。虽止观分说,实则止观不二。寂而常照,言止而观在其中;照而常寂,言观而止在其中。且不止而止,止而无止,无止无不止;其观亦然,是之谓妙止观。吾人若于此妙止观道理,略得消息,受用不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