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 姚锦镕 日期:2015-11-27 18:52:18
这是琥珀经典文丛之一。
周国平、曹文轩、刘震云、严歌苓、毕淑敏、白岩松,推荐导读
于污浊黑暗中看到纯真光明;于邪恶仇恨中看到善良温情。
《童年》:
童年时期,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巢,里面进进出出形形色色平凡而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像蜜蜂,尽其所能,慷慨地以自己的知识和对生活的智慧之蜜丰富我的心灵。这些“蜂蜜”常常夹有杂质,含有苦味。但不论何种知识,都不失为“蜜糖”。
文学评论家、作家安波舜:
童年的时候读《童年》,庆幸自己不是可怜的阿廖沙,经历过那么多的苦难。
青年的时候重读《童年》,隐隐觉得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苦难,高尔基还会成为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吗?
中年的时候再读《童年》,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高尔基,将心底的悲惨和苦难丝丝缕缕地摊在孩子们的面前,无疑是想在少年洁白的心地上铺上善良的底色。这样想,那些父母以及作家的苦难,变得无比的珍贵……
贫穷会让人多么恶,贫穷又会让人多么善。——刘震云(著名作家)
本书简介: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作者简介:
高尔基(МаксимГорький,1868-1936)
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深切体验,是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及《海燕》《母亲》《敌人》《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俄罗斯童话》等。
姚锦镕(1937-)
本名姚锦熔。浙江大学副教授、著名翻译家。译有屠格涅夫、普希金等名家中短篇作品;所译长篇作品有狄更斯的《巴纳比·拉奇》与《远大前程》、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尔·费恩历险记》、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伯内特夫人的《小公主》、托尔金的《魔戒》第二部《双塔奇兵》、高尔基的《童年》、比安基的《森林报》等。
目录:
译序/001
一/001
二/013
三/028
四/047
五/061
六/077
七/086
八/100
九/119
十/138
十一/161
十二/183
十三/206前言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一个细工木匠的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因外祖父破产而辍学。他从十一岁开始独立谋生,当学徒、做童工、在轮船上做仆役、在戏院里当配角等。1884年,他离开故乡到喀山,做工之余,勤奋读书,并接触到民粹派和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工人和农民中进行革命宣传,为沙皇政府所监视和逮捕。他曾两度在南俄和乌克兰一带流浪,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愿望了解很深。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鼓舞着艰苦卓绝斗争中的中国革命志士。
1913年至1923年间,高尔基陆续创作并发表了其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记述了作者二十岁以前的坎坷经历,并鲜明地描绘了俄国整个时代及当时底层人民贫穷、落后、愚昧而空虚的生活状况,是俄国文学史上一部宝贵的纪实性系列小说。在一间半暗不明而狭小的房间里,窗口附近的地板上,躺着我的爸爸。他身穿一件白衣服,人显得异乎寻常的长,光着双脚,脚趾叉开,怪怪的。一双原本令人亲切的双手温顺地放在胸口,手指扭曲着。一双本是欢快的眼睛,紧闭着,上面压着两枚圆圆的黑色铜币旧时俄国民间风俗,人死后在他的眼睛上要放两枚铜币。。他善良的脸庞乌青发黑,龇牙咧嘴,令人见了心惊肉跳。
我妈光着上身,下身穿着红裙子,跪着,用梳子把我爸那柔软的头发从前额往脑后梳。那梳子原是我常用来切西瓜的。我妈的嘴不停地念叨着,声音低沉、嘶哑。她灰色的眼睛红肿,泪珠儿像融化了的冰水,滴滴答答淌了下来。
我的手被外婆拉着。她长得胖胖的,脑袋大大的,眼睛也大大的,鼻子肌肉松弛,可笑地耷拉下来。她一身的黑衣黑裤,显得软绵绵的,挺讨人喜欢。她也在哭哭啼啼,起起伏伏,像是与我妈的哭声合着拍。她浑身都在哆嗦,一手拉着我,把我往我爸跟前推。我硬是缠着外婆不敢往前去,干脆躲到她身后去。我既害怕又不自在。
我从没见过大人也哭哭啼啼的,也不明白外婆不停地念念叨叨着的是什么意思:
“你跟你爹告个别吧,往后再也见不到他了。他去了,宝贝,走得不是时候,太早了……”
我曾病得很厉害——刚刚好起来。我害病的时候——这事儿我记得一清二楚——我爸快快活活地照料着我,可他突然就没了,替他照顾我的换成了一个古怪的陌生人——我的外婆。
“你打哪儿来?”我问她。
她说:
“打上头来,打下诺夫戈罗德下诺夫戈罗德曾改名为高尔基市,苏联解体后,又改回。来。可不是走着来,而是搭船来的。水上可走不了人,你这小鬼头儿。”
怪哩,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上头,我家上头不是住着几个染了发的大胡子波斯人吗;地下室里,待着的是一个卖熟羊皮的黄皮肤的卡尔梅克老头。倒是可以骑着楼梯的扶手,从上往下滑,要不就是一个跟斗翻下来——干这种事儿我很有一手。这关水什么事?瞧她说得多邪乎,全乱套了。